越公井

越公井

越公井,歷史上有兩口,均位於蘇州上方山風景區治平寺內。原名“吳王井”、“吳王大井”。到公元590年(隋朝開皇十年),被封為“越國公”的楊素把蘇州郡治搬遷到石湖附近的新郭,對這口井進行了疏浚,以供軍民飲用,從此,人們把這口井改稱為“越公井”,現越公井有民國李根源題記、明代原井兩口,相隔不過數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公井
  • 地址蘇州上方山風景區
  • 時間:公元590年
  • 改稱:越公井
文物簡介,歷史沿革,民國越公井,明代越公井,

文物簡介

1926年,知名人士李根源先生在調查了蘇州城內外的名勝古蹟後,在《吳郡西山訪古記》中寫道:“越公井尚存,闊丈余,泉甘冽”,次年,李根源在治平寺里為他找到的“越公井”重新設定了八角形的井欄圈,並在上面刻了“越公井”、“隋開皇十年越國公楊素鑿”等字。這口井,就是現在人們所看到的“越公井”。近年,根據石湖景區建設保護規劃,石湖管理處重新修葺了久已頹毀的治平寺,並專門為該井建造了一座平面六角形攢尖頂的井亭,使這口井成為一處歷史景點。2008年,對石湖各景點進行梳理調查的當口,在 “越公井”西南面,的直線距離不過六七米的地方。工作人員在刨地時,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口明代越公井原物。挖出古井的土炕2米多見方、深約1米,大坑底部的井欄圈青石鑿成,平面外圍呈八角形,內壁為圓形,對角線長度達89厘米,井的直徑目測估計在2米以上,為罕見的大井。井圈內壁的邊緣有30多道深淺不一的吊繩勒痕,最深的達3厘米左右,整體線條簡潔,類似明代風格。出土時,上面還另外疊有一個用石板蓋住的較小的花崗石井圈,刻有“澗筠泉”三個字,井水水面離井口不過一兩米,但深不見底,井水清澈無比。
明代越公井明代越公井

歷史沿革

公元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改吳州為蘇州,取城西姑蘇山的“蘇”字為名,這是“蘇州”這個名稱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不久,由於朝廷在清查戶口、更定賦役中,觸犯了蘇州士族豪強的利益,民間傳言“欲徙江南士民入關”,結果豪強與民眾紛紛舉兵反隋。隋文帝派出大將楊素平叛,在平定了蘇州一帶的反抗後,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楊素考慮到蘇州城無險可守,且經戰爭城池受損,就放棄了舊城,把州治遷到上方山下,稱新郭。在戰事進行時,因隋兵屯師眾多,楊素命人鑿出大井,井成出水後可日飲萬人,因為楊素受封為越國公,故這口大井得名——越公井。
越公井越公井
蘇州遷址新郭的30多年後,唐高祖武德年間,新郭又因戰事受損,而老城區基礎尚存、水道依舊,於是,唐朝又將州治遷回到了老城。從此,蘇州城址再未有過變化。
越公井,因此成為蘇州城址變遷的一個重要物證,也因此一直受到後世史書、方誌的關注。南宋時范成大在《吳郡志》中記載,越公井徑一丈八尺,石欄如屏繞之,銘文不可辨。明朝人莫震也在《石湖志》中記載,越公井當時井欄已無,唯余清水一泓。再往後,越公井幾近失考。

民國越公井

民國時寓居蘇州的著名愛國人士李根源先生,曾經於1926年間在蘇州訪古、編志。他來到古治平寺內,見有大井一泓,經考證後定為“越公井”,又移來一青石八角井欄安於井口,並題“隋開皇十年越國公楊素鑿”,民國十六年,李根源的好友、著名愛國人士張一麐先生又在井圈上補書“越公井”三字。“越公井”自此“重現”上方山。
治平寺越公井治平寺越公井

明代越公井

當2008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員來到蘇州上方山治平寺時,在李根源所定越公井西南數米處,他們見到了近年來新發現的一口古井。該井有一青石八角瓜楞形井欄,上口內徑46厘米,外徑98厘米,對邊90厘米,高53厘米,從井欄形制上看,可以斷定為明朝時的遺存,最為難得的是,這口明井的井欄保存比較好,只是略微有些腐蝕。
普查人員在測量之後發現,古井井壁內徑超過1.5米,比李根源所定的那口“越公井”更大些,考慮到“越公井”鑿成時,可供萬人飲水之用,必定是當時、當地最大的一口井,故這口新發現的古井,有可能是歷史上那口“越公井”的原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