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

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

《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是 201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淳、申冠群。

基本介紹

  • 書名: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
  • 作者:劉淳,申冠群 著
  • ISBN:9787500693505 
  • 定價:¥45.00
  •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6-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後印象派繪畫開始,到波普藝術以至波普以後的種種實驗藝術……作者帶您進入一個個熟悉而陌生的境地,去觀賞並領略藝術家震撼人心的表達,相信您收穫的不僅僅是新奇。世紀l00年中,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影響的代表性作品96幅,逐一進行概括性的分析和賞評,並且從藝術發展史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產生的時代和社會背景,體驗藝術家智力活動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對從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如果說,現代主義藝術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強調原創性、開拓性,那么後現代主義藝術就是資訊時代的產物,它更多地強調觀念性。《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正是以此為標準,精選了2如果說,現代主義藝術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強調原創性、開拓性,那么後現代主義藝術就是資訊時代的產物,它更多地強調觀念性。《超越:世界現代與後現代藝術代表作品賞評》正是以此為標準,精選了20世紀100年中,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影響的代表性作品96幅,逐一進行概括性的分析和賞評,並且從藝術發展史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產生的時代和社會背景,體驗藝術家智力活動的內心世界,使讀者對從現代藝術到後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作者簡介

劉淳,男,1957年6月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成長於山西太原。曾就讀于山西大學藝術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在山西參與新潮美術運動,90年代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關注與思考。現在山西某雜誌社供職。 主要出版物: 《中國前衛藝術》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天津 《新潮藝術人生》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昆明 《中國油畫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年7月北京 《中國油畫名作100講》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6月天津 《西方油畫名作100講》百花文藝出版社2037年1月天津 《中華民國油畫史》(卷二)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12月上海

圖書目錄

現代主義部分
超越感官的精密設計
——喬治·修拉《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燃燒的激情
——文森特·梵谷《向日葵》
絕望的吶喊
——愛德華·蒙克《吶喊》
象徵意義和原始追求
——保羅·高更《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堅固與永恆
——保羅·塞尚《聖維克多山》
美麗的憂傷
——阿梅德·奠迪利阿尼《軟墊上的裸女》
生命進程的思考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吻》
視覺的幻象
——亨利·盧梭《夢》
精神的讚美
——弗朗茨·馬克《虎》
神秘與憂鬱
——喬治·契里柯《預言者的報酬)
純真與簡約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吻》
抒情的抽象
——瓦西里.賡定斯基《即興6號》
奇特的想像
——馬克·夏加爾《生日》
扭曲和痛苦的生命
——埃貢·席勒《擁抱》
現成品——偉大的創造
——馬塞爾·杜尚《泉》
狂熱與絕望——夢中的體驗
——諾安·米羅《哈樂群的狂歡》
在色與線的世界裡遊蕩
——保羅·克利《魚的魔術》
野性的兇猛諷刺的利劍
——喬治·格羅斯《社會棟樑>
理性的回歸
——皮艾爾·蒙德里安《構成·1929》
純粹的形式
——卡西米爾·馬列維奇《白色底面上的黑色方塊》
人類社會的哲學思考
——薩爾瓦多·達利《記憶的永恆》
毀滅與再造
——勒內·馬格里特《這不是一個菸斗》
精神的追求
——馬克斯·貝克曼《魚背上的旅行》
解放的色彩
——亨利·馬蒂斯《粉紅色的人體》
人類痛苦的疾呼與吶喊
——帕布羅·畢卡索《格爾尼卡》
能量與力度
——亨利·摩爾《巨大的傾斜形象》
技術時代創造的形式美
——亞歷山大·卡爾德《葉子花》
機械化的形象
——菲爾南多·萊熱《驚險雜技演員和他的搭檔》
後現代主義部分
創造大眾文化的明天
——-理察·漢彌爾頓《到底是什麼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觀念的開拓
——依夫·克萊因《藍色時代的人體測量》
藝術與日常生活
——羅伯特·勞申伯格《字母組合》
生命與死亡的隱喻
——羅伯特·馬瑟韋爾《西班牙共和國的輓歌第70號》
狂放的“行動”
——傑克遜·波洛克《秋之韻律》
藝術的感染力在於自由發展
——威廉·德庫寧《女人》
渴望與創造
——巴奈特·紐曼《亞當》
恐怖就是真實
——弗朗西斯·培根《被牛肉包圍著的人》
進入西方世界的儀式
——趙無極《CHAMIPS》
思想就是藝術
——佳斯伯·約翰斯《三面旗》
生存感覺的敘述
-阿爾伯托·賈科梅蒂《行走的人》
模仿與重複:一種既定的現象
——羅依·里奇騰斯坦《轟》
發人深省的“瞬間”
——喬治·西格爾《搖滾樂隊》
耀眼奪目的商品廣告
——湯姆·韋塞爾曼《偉大的美國裸體57號》
藝術是希望的最高形式
——格哈德·里希特《摩托艇》
藝術是社會雕塑
——約瑟夫·博依斯《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藝術》
新技術的實驗與套用
——戴衛·霍克尼《亨利·格爾德扎赫勒與克里斯托夫·斯科特》
機械與重複:流行文化的創作
——安迪·沃霍爾《金色的瑪麗蓮·夢露》
大地上的創造
——羅伯特·史蜜森《螺旋形防波堤》
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
——杜安尼·漢森《遊客》
嶄新的創造:雕塑與實物的有機結合
——集體創作《收租院》
身體的界限
——瑪利納·阿布拉莫維奇《節奏:零》
繪畫的過程是一項修正的實驗
——蘇珊·羅森伯格《蝴蝶》
幻覺的意義
——維克多·瓦薩萊利《圓滿》
用作品關注社會現實
——約爾格·依門多夫《德國咖啡館3號》
盛大的女性宴會
——朱迪·芝加哥《宴會》
對政治和社會的憂思
——菲利普·格斯頓《月亮》
溝通·參與
——白南準《影像魚》
自由意志的實現
——謝德慶《服刑》
夢幻中的表述
——弗蘭切斯科·克萊門特《他用感覺教導情緒》
民族意識的覺醒
——安塞姆·基弗《獻給無名畫家》
生活真相的典型描述
——埃里克·菲謝爾《壞孩子》
超越畫面的現實感
——盧西安·弗洛依德《畫家的母親》
繪畫不是表達目的的手段
——喬治·巴塞里茲《德景斯頓的晚餐》
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吉爾伯特與喬治《我們》
影像:被重新認識的媒介
——辛迪·謝爾曼《無題(第119號)》
滑稽而尖刻的藝術語言
——科馬爾與梅拉米德《史達林與繆斯》
創造精神的展現
——讓一米歇爾·巴斯克特《無題》
生命的記錄
-基思·哈林《無題》
行為表達思想
——赫爾曼·尼切《第80個行動:原始神秘劇》
拋棄“藝術”的概念
——黃永礫《(中國繪畫簡史)和(現代繪畫簡史)》
對政治壓迫的揭露和批判
——利亞·卡巴克夫《從公寓中飄進天空的那個人》
喚醒大地的魔力
——克里斯托《被包裹的國會大廈》
創造“不加掩飾”的真實
——許克·克洛斯《比爾》
攝影的嶄新用途
——傑夫·沃爾《死亡部隊交談》
表現心理狀態的象徵
——路易斯·布爾熱瓦《巢》
人類生存的堅忍不拔
——安東尼·戈姆雷《土地》
以藝術展現對世界的看法
——達米恩·赫斯特《活人心中無法想像死亡》
頌揚生活讚美生命
——傑夫·昆斯《美好嚮往》
中國文字的修整與重構
——徐冰《析世鑒》
對社會現實的質疑與批判
——巴巴拉·克魯格《環境造型設定藝術》
影像:對生命的體驗與思考
——比爾·維奧拉《無休無止的祈禱》
形式與觀念的革命
——唐納德·賈德《無題》
矛盾與危機
——嚴培明《李小龍肖像》
超越
爆炸: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蔡國強《讓萬里長城延長一萬米》
剪刀與權力
——毛旭輝《倒立的黑灰色的剪刀》
模糊指向與鮮明話語
——方力鈞《作品1993》
藝術介入社會問題
——漢斯·哈克《日爾曼》
再造“視覺神話”
——馬修·巴尼《懸絲4》
對經典文本的挪用和改造
——森村泰昌《晚鐘》
中國人的縮影式肖像
——張曉剛《全家福》
東西方文化的哲學思考
——陳箴《圓桌》
真實的袒露
——南·格爾丁《瓦菜里和朋友們在喝酒》
歇斯底里的“傻笑”
-岳敏君《大團結》
現代與後現代藝術大事記(1900-1999年)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