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耐藥菌

超級耐藥菌,健康人感染病菌後無法治癒,這似乎是抗生素誕生前的事,卻在21世紀初真實“再現”了。2007年,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有數百萬人感染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約30%的人最終會不治身亡———這比愛滋病毒的致死率還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級耐藥菌
  • 類別:病菌
  • 特點:耐藥性強
  • 措施:改變抗生素的作用位點
產生,原因,改造,措施,應對,

產生

2002年,科學家在醫院中發現了“耐萬古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它們擁有一個耐萬古黴素的“基因盒”,它們可以改變萬古黴素在病菌細胞壁上的作用位點,使萬古黴素無法與相應位點結合,讓作為醫生手裡“最後一張王牌”的萬古黴素,徹底失效。
改變抗生素的作用位點,是病菌逃避藥物攻擊的三大策略之一。另一種策略是利用耐藥基因編碼一種酶,對抗生素進行破壞或化學修飾,限制藥效的發揮。最後一種策略是由耐藥基因編碼一個“泵”,安置在細胞膜上,將進入細菌細胞的抗生素排出,使抗生素濃度低於致死劑量。

原因

專家認為,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對耐藥的後果認識不足,是耐藥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我國雖然已於2004年和2009年分別頒布了《抗生素臨床套用指導原則》及《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臨床套用管理的通知》,但醫療機構對於上述指南及法規的執行仍不到位。有關統計數字顯示,近幾年用藥前10位的一半是抗生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院過度追求經濟利益。
當前,我國醫藥衛生事業補償不足,大部分公立醫院靠創收彌補不足,其中藥品收入占了四成以上,形成了以藥養醫的機制。多年來,抗生素一直以其使用廣、利潤高、回扣豐,成為醫院藥品收入中的“老大”。很多醫生變成“抗生素醫生”,充當了這個“隱形殺手”的幫凶。醫生的盲目誘導,往往讓患者只看到了抗生素的快速有效,卻忽視了其耐藥後果。

改造

利用化學方法和基因技術,科學家可以改造天然抗生素,改變它在病菌上的作用位點,部分解決細菌耐藥性問題。
目前,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方法有兩種:修飾已有抗生素或者合成全新類型。對細菌合成的抗生素進行化學修飾後,研究人員就能得到“半合成”抗生素,它在病菌上的作用位點與天然抗生素一致,但部分結構有所改動。最近,科學家開始利用這種方法改造四環素類抗生素。研究人員合成出一種經過化學修飾的四環素,名為替加環素,能避免被病菌安置的藥物泵排除出細胞。
儘管修飾現有抗生素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研究人員還是渴望開發全新品種,因為面對新型抗生素,病菌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耐藥性。而這正是現有的數代抗生素都無法打破的“魔咒”。

措施

抗生素在消滅病原體的同時,很多寄宿在腸道內的有益共生菌也會遭殃。有時,殺滅胃腸道的微生物群反而會為有害細菌的入侵、繁殖提供方便,引起繼發性感染。一些科學家據此提出了一種抗感染方法:給病人服用有益微生物或促進人體共生細菌生長的藥物,讓有益微生物或共生菌去對抗病原體。但並沒有報導證實,該方法能有效治療現有感染性疾病。
不過,這種認識催生了一種新的抗菌思路:開發定向藥物,專殺致病細菌,而不影響正常菌群。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一種藥物可以阻斷金黃色葡萄球菌內一種色素分子的合成———這種分子對於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非常關鍵,受到藥物影響後,金黃色葡萄球菌失去致病能力,卻不會被殺滅。
削弱病菌致病力方法的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耐藥菌的產生。如果藥物不會殺死細菌,“自然選擇”就不會偏愛耐藥菌。同樣,定向抗菌的關鍵就是要找到一些特殊的“細胞組件”作為藥物靶標。它們是某種病原體獨有的或必不可少的,而在其他細菌中卻不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一來,即使該病原體逐漸產生耐藥性,也無法在細菌間傳播。

應對

近日的一次國際會議上,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抗菌藥物耐藥率居高不下,院內感染前5位的致病菌耐藥情況不斷惡化,“超級耐藥菌”臨床分離率日益攀升。這表明,現有藥物對付超級耐藥病菌越來越難。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了青黴素,自此之後,抗生素為維護人類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然而,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它通過作用於細菌達到目的,但總有一些細菌沒殺死,並產生耐藥基因,這種基因在後代里累積,臨床耐藥性越來越高。人類一旦感染,會逐步走向無藥可醫的境地。幾十年前,人們已經發現了“超級耐藥菌”,並將其視為“隱形殺手”。
然而,我國的抗生素耐藥問題尤為突出。據有關資料表明,在美國英國等已開發國家,抗生素院內使用率在20%左右,因此大部分人使用青黴素就能輕鬆治好病。中國為60%以上,絕大部分地區的人已經出現對青黴素耐藥。有人甚至預言,鑒於抗生素研發速度趕不上細菌的繁殖速度,我國將可能比別的國家更早面臨無抗生素可用的境況。
那么,怎樣才能扭轉抗生素濫用的局面?根本出路就在於,改變以藥養醫的現狀,讓公立醫院回歸公益,從而徹底斬斷抗生素背後的利益鏈條,遏制醫生的逐利衝動。這不僅關係到百姓的健康,也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規範醫院管理,另一方面要狠剎藥品回扣之風,提高醫生的道德水平。同時,公眾也要掌握合理用藥的基本知識,能口服的不注射,能注射的不輸液,避免因病菌耐藥導致的嚴重後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