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狗烹

走狗烹

走狗烹,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為人們的食物。鳥被打盡的時候,人們把良弓也束之高閣不用了。比喻被人利用後,失去利用價值的下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狡兔死,走狗烹
  • 外文名:After the cunning hare is killed,the hound is boiled.
  • 拼音:zǒu ɡǒu pēnɡ
  • 屬性:詞語
釋義,歷史故事,

釋義

走狗烹(zǒu ɡǒu pēnɡ)
比喻天下已定,功臣遭戮。《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 遂去,自 齊 遺 大夫種 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 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種 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 種 且作亂, 越王 乃賜 種 劍…… 種 遂自殺。” 明 馮夢龍 《灑雪堂·伍祠祈夢》:“舉亡何處笑銅駝,吊石馬泣金輿從來無定據。眼底幾丘墟,是兔兒多遷延了走狗烹,休道你舫兒輕,一時間脫了網羅誅。” 清 黃遵憲 《群公》詩:“兵威肯薄牽牛罰,黨論猶嗟走狗烹。”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裡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了。
這裡是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歷史故事

范蠡助勾踐成大業逃走
《史記·越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遺:送。種:文種,與蠡均為春秋越國的大臣,輔助越王勾踐復國滅吳。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一成語也比喻的是西漢時,劉邦將一些建國時建功立業的大將們悉數殺光的情形
韓信勞苦功高被殺
(1 ) 范蠡即行逃走,臨逃走時寫了一封信給越王國的宰相文種,信上說:“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勾踐頸項特別長而嘴象鷹嘴,這種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共享樂,你最好儘快離開他。”文種看完信後大大地不以為然,不相信世上會有這種冷血動物,但他不久就相信了,但已經遲了。勾踐親自送一把劍(吳王國宰相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給文仲,質問他說:“你有七個滅人國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個就把吳王國滅掉,還剩下四個方法,你預備用來對付誰?”文種除了自殺外別無選擇。
(2 ) 韓信在臨刑之前發出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