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蝦類奇蝦

赫德蝦類奇蝦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英國《系統古生物學》(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上報導了赫德蝦類奇蝦在澄江生物群中的首次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赫德蝦類奇蝦
  • 拉丁學名:hurdiids
  • 分布區域:雲南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主要變種,

物種學史

我國雲南距今5.2億年前的寒武紀澄江生物群中已發現至少四種已確定的奇蝦類化石,其中帚狀奇蝦(Anomalocaris saron)、雙肢抱怪蟲(Amplectobelua symbrachiata)和帶刺有爪里拉琴蟲(Lyrarapax unguispinous)三種均有保存完整個體標本的發現,屬於狹義的奇蝦類。但是,之前澄江生物群中未有赫德蝦類奇蝦的發現。既然赫德蝦類全球性分布,那么作為最早的特異埋藏化石庫,澄江生物群中是否存在赫德蝦呢?這個問題將對了解寒武紀大爆發早期食物鏈結構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特徵具有重要意義。

形態特徵

與以奇蝦屬Anomalocaris為代表的、傳統意義上的狹義奇蝦類相比,赫德蝦類奇蝦(hurdiids)是近年發現的另一大類奇蝦。赫德蝦類奇蝦以加拿大寒武紀中期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的赫德蝦(Hurdia)和摩洛哥早奧陶世Fezouata生物群的海神盔蝦(Aegirocassis)為代表,其典型特徵為位於頭部的三分頭殼複合體。該頭殼複合體由一塊位於背部的中板和位於兩側的一對側板鉸合而成。其中,中板兩側對稱,側板自身不對稱。
該研究總結了全球奇蝦類的地史分布,厘定了奇蝦頭殼的形態術語,詳細描述、復原了澄江生物群的赫德蝦類奇蝦頭殼的外形、殼體分層和微觀構造,系統分析了乳頭狀瘤點的埋藏學,提出奇蝦頭殼的分層構造和生理功能可能與一些現生甲殼類的頭胸部外殼類似。在對比所有已報導奇蝦頭殼的基礎上,歸納出雙層殼體是所有奇蝦頭殼的共同特徵,而乳頭狀瘤點是絕大多數赫德蝦類頭殼的共同特徵。揭示了赫德蝦類奇蝦頭殼的大型化(最大占奇蝦體長的50%)、複合構成和高度的形態分異,與狹義奇蝦類頭殼的小型化(最大占奇蝦體長的8%)、單片構成和保守的卵狀外形形成鮮明的對比,反映了這兩大類奇蝦在身體造型上的顯著差異和不同的演化方向。

主要變種

這些奇蝦化石產自多個澄江生物群產地,標本均為特徵的頭殼化石,總計六種,包括至少兩個新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