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愛勝蚓

赤子愛勝蚓

赤子愛勝蚓,Eisenia foetida (Savigny,1826),正蚓科愛勝蚓屬的一種環節動物。體長35-130毫米,一般短於70毫米,寬3-5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子愛勝蚓
  • 拉丁學名:Eisenia foetida (Savigny,1826)
  • :動物界
  • 環節動物門 Annelida
  • :寡毛綱 Clitellata
  • :正蚓科 Lumbricidae
  • :愛勝蚓屬
  • :赤子愛勝蚓
  • 分布區域黑龍江北京、吉林、四川成都
簡介,形態特徵,套用價值,環境污染,生化,蚓種選擇,

簡介

體長60~160毫米,體寬3~5毫米,體節80~110個。環帶呈橙紅色或栗紅色。外觀有條紋,體背剛毛對生。有雄孔、雌孔各1對,受精囊孔2對,儲精囊4對。砂囊大,位於第17~19節。它是繁殖率高、適應性強的良種,適宜人工養殖,是目前世界上養殖最普遍的蚯蚓良種。

形態特徵

體節數80-110。口前葉為上葉的。背孔自4/5(有時5/6)節間始。環帶位於XXIV、XXV、XXXVI-XXXII 節。性隆脊位於XXVIII-XXX節.剛毛緊密對生. 在IX-XII節的生殖隆起上有一些剛毛環繞,通常在XXIV-XXXII節環繞a和b毛。雄孔在XV節,有大腺乳突。貯精囊4對,在IX-XII節。受精囊2對,有管,開口在 9/10和10/11節間背中線附近。顏色不定,紫色、紅色、暗紅色或淡紅褐色,有時在背部色素變少的節間區有黃褐色交替的帶。身體圓柱形。
赤子愛勝蚓赤子愛勝蚓
體長90-150毫米,寬3-5毫米。背孔良4/5節始。顏色:背面和側面深紫色,沿背中線深栗色,每在節間溝兩邊及受精囊孔附近呈白色(1)。剛毛對生,細而密。aa=bc=4ab,dd幾乎占節周的一半。環帶約占xxv-xxxiii節。在xxvii-xxxii的兩側離b不遠處,有一翼狀性隆脊(2)。雄生殖孔1對,在xv節bc之間,前後有唇狀隆起,但不超過節間溝(3)。雌生殖孔1對,在xiv節b外側。受精囊孔2對,位9/10,10/11,靠近背中線(1,ap.p.)。隔膜6/7-9/10較厚。 砂囊大,位xvii-xix三節。儲精囊4對在ix-xii,末對最大。精漏斗極大,無精巢囊。受精囊小,圓形,其管極短。
分布新疆、黑龍江、北京、吉林、四川成都。

套用價值

赤子愛勝蚯蚓纖溶晦具有七個有活性組分,
蚓激酶是從特種蚯蚓中提取的一組蛋白水解酶,蚓激酶可提取出用於醫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對冠心病心絞痛、腦梗塞、糖尿病、腎病綜合症、肺心病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常見病治療作用確切,且不良反映小,患者易耐受。儘管尚有許多問題需要大規模,長時間的臨床對照研究解決,但展望未來,蚓激酶在臨床疾病中的套用會有更好的前景蚓激酶已被證明有較好的臨床套用價值,它是一種多分子重組口服製劑,與血栓(纖維蛋白)有特殊的親和力,能夠跟蹤溶栓,有效溶解微栓,改善微循環,加強心、腦血管側支循環,開放性修復血管受損內皮細胞,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管供氧功能,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再次形成。修復血栓發生後周邊壞死腦細胞,挽救半暗區。目前已廣泛用於臨床,並越來越多地用在心、腦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心。
赤子愛勝蚓赤子愛勝蚓

環境污染

赤子愛勝蚓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變化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生態毒性的指示作用,在試驗室模擬條件下,利用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研究了重金屬含量與蚯蚓GSH和MDA含量變化的劑量效應關係。結果顯示,在人工土壤試驗中,Cu可誘導蚯蚓GSH和MDA含量上升,暴露2 d、7 d、14 d後,Cu濃度與蚯蚓GSH含量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556、0.807和0.775,與MDA含量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760、0.672和0.544,均存在顯著的劑量效應關係(p0.05)。自然土壤試驗結果顯示,赤子愛勝蚓的GSH和MDA含量與土壤Cu全量的偏相關係數分別為-0.830(p0.001)和-0.599(p0.05),與Cd全量的偏相關係數分別為-0.697(p0.05)和-0.690(p0.05)。同時發現,赤子愛勝蚓GSH含量變化對土壤重金屬回響的敏感性要高於MD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