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

赤城號航空母艦

赤城號一般指本詞條

赤城號航空母艦(英文:AKAGI Aircraft carri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建造的天城級航空母艦二號艦。日本海軍的第一艘重型航母。

天城級原為戰列巡洋艦,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改建成航空母艦。赤城號建造之初擁有獨特的200毫米主炮、橫臥彎曲式煙囪和三段式飛行甲板。改造後飛行甲板改為全通式,加裝了島型艦橋與升降機。由於是在戰列巡洋艦的基礎上改建的,赤城號存在許多先天不足,導致艦載機搭載量僅為66架。

赤城號航空母艦於1920年12月6日開始動工建造,1925年4月22日下水,1927年3月25日完工,8月1日正式加入聯合艦隊,1935年11月15日進行改造升級,1942年6月6日在中途島戰役中重創自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赤城號航空母艦
  • 英文名稱:AKAGI Aircraft carrier
  • 服役時間:1927年3月25日 
  • 國家:日本帝國
  • 開建時間:1920年12月6日
  • 下水時間:1925年4月22日 
  • 建造單位:廣島縣吳市吳海軍工廠
  • 艦種:戰列巡洋艦→航空母艦
  • 排水量:36500噸(標準);42541噸(滿載)
  • 艦載機:66架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技術特點,艦型結構,艦載武器,改裝升級,性能數據,服役動態,侵華戰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赤城號航空母艦原為天城級戰列巡洋艦2號艦。艦名源自於日本關東北部的赤城山。
赤城號航空母艦
天城級戰列巡洋艦,是日本海軍“八八艦隊”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畫建造4艘。
天城級是長門級戰列艦的改進版,在長門級的艦體基礎上加裝1座雙聯裝主炮。
天城級是加賀級戰列艦的簡略版,赤城號減少了裝甲防護,舷側裝甲帶採用傾斜式設計,取消了水平裝甲延伸到舷側水線以下的“穹甲結構”;取消了加賀級的主裝甲帶後面直接鋪設在輪機艙外層的3英寸裝甲,而且水平裝甲的最大厚度也僅為4英寸,導致天城級的防護比加賀級薄弱了許多。
1920年天城級開始建造,12月6日2號艦赤城號在吳港海軍工廠開工建造。12月16日1號艦天城號於橫須賀海軍工廠開工建造。1921年11月3號艦高雄號開工建造。1921年12月4號艦愛宕號開工建造。
1923年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天城級改建為航空母艦,保留了原來的名字,並沒有按照航母的規則更改。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造成1號艦天城號艦體發生徹底破壞,故該級只建成赤城號一艘,所以也可以稱作赤城級。

建造沿革

1918年,日本帝國海軍制定的“八八艦隊計畫”,增加建造天城級戰列巡洋艦2艘。
赤城號正在吳港海軍工廠從戰巡改裝為航母赤城號正在吳港海軍工廠從戰巡改裝為航母
1920年12月6日,天城級戰列巡洋艦2號艦赤城號在吳港海軍工廠開工建造。
1922年2月5日,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赤城號建造工程停工。
1923年1月,赤城號根據條約改建為航空母艦。
1925年4月22日,赤城號下水。
1927年3月25日,赤城號完工。
927年8月1日,赤城號加入聯合艦隊,擔任第一航空戰隊旗艦。
1928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出任赤城號艦長。

技術特點

艦型結構

赤城號航空母艦從戰列巡洋艦改為航空母艦時,主甲板以上全部重新建造,設有雙層機庫。
1939年時的赤城號1939年時的赤城號
赤城號安裝的三段式飛行甲板呈階梯狀配置,最上段是起飛、降落兩用甲板,用於艦載機的回收。全長190米,寬30.5米;中段甲板供小型的戰鬥機起飛,長15米,寬17.2米;下段甲板供較大的攻擊機起飛長56.7米,寬23米。中、下兩段甲板分別與艦體中部以後的上、下雙層機庫相接,飛機可以從機庫直接起飛。
但由於上層飛行甲板前端下面是橫跨艦體兩舷的艦橋,中段甲板前段設定了橫跨兩舷的大型羅經艦橋,兩側還安裝了兩座雙聯200毫米炮。實踐證實短距飛行甲板暴露出許多不足之處,上層機庫前端被封閉,致使中段甲板無法起飛飛機,而且艦橋位置太低,不利於觀察和指揮。
為了消除煙囪排煙對飛機著艦造成的不良影響,藤本喜久雄中佐參考了正在進行第二次改裝的英國海軍暴怒號航母(HMS Furious),為赤城號選用了橫臥彎曲式煙囪,使鍋爐的廢氣從右舷伸向舷外並向下彎曲的煙囪排出,並且還在飛機起降時用海水噴霧冷卻排煙。

艦載武器

赤城號航空母艦完工時為了與可能遭遇的假想敵對抗,安裝了10門3式200毫米主炮,其中6座單裝炮分別配置於艦尾兩舷每側3個的炮廓(早期軍艦的舷側火炮安裝形式)內,2座雙聯炮塔安裝在中段飛行甲板前端。
赤城號的飛行甲板赤城號的飛行甲板
1935年11月15日到1938年8月31日,赤城號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將中甲板上的2 座雙聯200毫米炮撤除,僅保留後部的6門單裝炮,並增設高射炮火。 但因為預算限制,因此艦用火炮只將原先的120毫米高射炮更換了新型的127毫米高射炮。

改裝升級

赤城號航空母艦由於上層甲板沒有島式建築,艦橋只能設在甲板下面,給操艦和作戰都帶來極大不便;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造時,取消不實用的中下兩層飛行甲板。飛行甲板回歸單層設計,上層飛行甲板改為全通式,加長加寬並進行結構加強,一直延伸至艦首並用立柱支撐並增裝第三座飛機升降機,過去浪費掉的艦體前段空間擴建給封閉式機庫使用,讓航艦載機數量大增。
赤城號航空母艦(赤城號)
考慮航空母艦編隊並行時便於各自的飛機起飛、降落,島式艦橋特別的安裝於艦體左舷,替代了原先的右舷島式上層建築,在起飛整理隊形或返航準備降落時,赤城號的飛機可以向右邊盤旋,不會與並行艦的飛機起降發生空中飛行衝突。

性能數據

基本數據(建成時)
艦長
261.2米
飛行甲板長
190.2米
艦寬
29米
飛行甲板寬
30.5米
吃水
8.1米
標準排水量
26900噸
滿載排水量
34364噸
動力
專燒鍋爐11座,混燒鍋爐8座,蒸汽輪機8台
總功率131200馬力,四軸推進
航速
32.1節
續航力
8000海里/14節
編制艦員
1297人
武裝
2座200毫米雙聯裝艦炮
6座單聯裝200毫米艦炮
6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
艦載機
66架
基本數據(改造後)
艦長
260.67米
飛行甲板長
249.17米
艦寬
31.32米
飛行甲板寬
30.5米
吃水
8.71米
標準排水量
36500噸
滿載排水量
42541噸
動力
專燒鍋爐11座,混燒鍋爐8座,蒸汽輪機8台
總功率133000馬力,四軸推進
航速
30.2節
續航力
8200海里/16節
編制艦員
1630人
武裝
6座單聯裝200毫米艦炮
6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射炮
14座雙聯裝25毫米機炮
艦載機
60架
參考資料

服役動態

侵華戰爭

1932年1月的第一次淞滬抗戰中,山本曾率領赤城號航空母艦、加賀號航空母艦轟炸上海。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赤城號航空母艦在長江流域、華南、海南更是大開殺戒。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早晨,珍珠港事件爆發,偷襲珍珠港的是日軍航空母艦編隊。由南雲中將率領的由6艘航母組成的日本航空母艦編隊在12月6日到達了預定海域。南雲中將的旗艦就是赤城號航空母艦,南雲中將就在他的旗艦赤城號指揮室里下達了攻擊命令。赤城號桅桿上升起了Z字旗,6艘航母同時拉響了戰鬥警報,這支日軍航母編隊進入了戰鬥狀態。
起飛的飛機從艦首方向拍攝的赤城號起飛的飛機從艦首方向拍攝的赤城號
6時15分,南雲中將命令第一攻擊波出動。由空中指揮官淵田中佐直接指揮的49架水平轟炸機首先從“赤城”號航母起飛,接著共有183架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分別從6艘日本航母上起飛,編隊完畢後直撲珍珠港。
第一波攻擊編隊機群,由空中指揮官淵田中佐駕駛戰機飛在最前面,其身後是由49架水平轟炸機、40架魚雷攻擊機、51架俯衝轟炸機、43架零式戰鬥機組成的。
7時40分,日軍第一攻擊波編隊機群飛到了珍珠港上空,偷襲珍珠港的戰鬥開始了。
俯衝轟炸機馬上拉開距離,對著珍珠港內的機場、航空站進行俯衝投彈。美軍機場、機場上停著的戰機,瞬間被摧毀。接著,第一攻擊波編隊機群中的水平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對停泊在珍珠港內的戰列艦和其他軍艦進行狂轟濫炸。日軍的零式戰鬥機由於沒有空中作戰對象,開始對美軍地面目標進行瘋狂掃射。第一攻擊波結束後,又進行了第二攻擊波的攻擊。
第二波攻擊編隊機群的171架也是從6艘日本航母上起飛的,第二攻擊波的攻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滅,太平洋戰爭的戰火由此燃燒起。隨後赤城號作為日本第一航空艦隊旗艦參與太平洋戰爭,率領日本航空艦隊向西掃蕩南太平洋至印度洋海域,在拉寶爾攻略戰、達爾文空襲、印度洋海戰中屢戰屢勝,並在錫蘭外海16投16中,打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艦載俯衝轟炸機的最高紀錄。

中途島海戰

1942年6月5日中途島海戰中,赤城號航空母艦亦作為第一機動部隊旗艦的身份參戰。
規避美軍轟炸時的赤城號規避美軍轟炸時的赤城號
10時20分,遭美國海軍3架SBD式俯衝轟炸機(來自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CV-6轟炸機分隊)投下其中2枚炸彈的打擊,一枚命中了中部升降機附近並貫穿飛行甲板於機庫引爆;另一枚則是近矢彈,擦過艦艉後方甲板並破壞了舵機。當時機庫內正在進行艦上攻擊機的加油與將陸用炸彈改換裝攻艦炸彈的掛彈作業,炸彈帶來的連鎖爆炸使得艦上火災失控,但是火災並未延燒到赤城的下部結構,因此火災於中午12點一度已被控制,由於航空汽油著火,赤城號上的狀況持續惡化。
6月5日19點20分,赤城艦長下達全體撤艦命令,全員離艦後赤城號仍然浮在海面上。
6月6日2點55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下達終止中途島作戰命令,並要求赤城自沉。自沉任務交由日軍驅逐艦隊執行,分別為“荻風”、“野分”、“嵐風”、“舞風”,4艘驅逐艦發射了4枚魚雷並成功命中3枚,赤城號最後沉沒地點於北緯30度30分、西經178度40分。
9月25日,赤城號航空母艦除籍。

總體評價

赤城號航空母艦是日本力量的象徵,因此日本變得強大。(japanese-warship評)
該艦與準同型艦加賀、美國的列剋星敦和薩拉托加 4 艘主力艦改造的航母並成世界航母“四巨頭”。(三海一核科普網評)
赤城號航空母艦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是赤城號上的艦載機飛行員本身就是日軍按照精英路線千挑萬選出來的,再經過長期艱苦訓練,同樣非常精銳。而赤城號上的艦載機也換裝了最新機型,共有18架零式艦載戰鬥機(另有3架後備機)、18架99式艦載轟炸機(另有3架後備機)和27架97式艦載攻擊機(另有16架後備機),總計85架。(《鋼鐵艨艟:二戰十大戰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