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是唐代李華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華
  • 作品出處:《全唐書》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
文章本乎作者,而哀樂系乎時。本乎作者,六經之志也;系乎時者,樂文武而哀幽厲也。立身揚名,有國有家,化人成俗,安危存亡。於是乎觀之,宣於志者曰言,飾而成之曰文。有德之文信,無德之文詐。皋陶之歌,史克之頌,信也;子朝之告,宰嚭之詞,詐也;而士君子恥之,夫子之文章,偃、商傳焉,偃、商歿而孔伋、孟軻作,蓋六經之遺也。屈平、宋玉哀而傷,靡而不返,六經之道遁矣。論及後世,力足者不能知之,知之者力或不足,則文義寢以微矣。文顧行,行顧文,此其與於古歟!帝唐文行大臣太子賓客贈禮部尚書博陵孝公崔氏,諱沔,字若沖,安平公豈之少子也。世為德表,門為上族。振發純英,滋漸名訓,大包淑和,高厲遐清。行先乎孝,藝裕乎文;資孝可以股肱王室,揆文可以弼成邦教。進士登第,舉賢良方正對策第一,召見拜校書郎,歷陸渾主簿。朝廷以公直躬正詞,擢左補闕,以公嫉邪忿佞,除殿中侍御史;文端武淑,遷起居舍人;學該典禮,拜尚書祠部員外郎;議事惟允,遷給事中;立言成訓,改中書舍人;辭乞就養,授虞部郎中;節高天下,擢御史中丞;剛亦不吐,降著作郎;道冠儒林,遷秘書少監;動為人范,除左庶子;宜均大政,拜中書侍郎;望尊地逼,出為魏州刺史;人惟求舊,入為左散騎常侍貳東宮居守、集賢院學士、秘書監、太子賓客兼懷州刺史。罷州復職副守,薨於位,時開元二十四年冬仲月旬有七日,春秋六十七。贈禮部尚書。海內冠帶,涕哀宗師。公為御史,緩輸誠之囚,持國屬之罪。為給事中,拒貴幸怙恩之詔,削大臣忤旨之刑。為中丞,數發太倉,減上林禽鳥之給,以賑艱食。陝東之人,仆而復起。宦官犯法,執以按劾,權寵屏息,朝章大行。權貢舉時,得陸尚書景融、來揚州瑱、宋上黨遙、宋兵部鼎等,僉為國器。在中書,詔命之出,上考天時,下從人心。異於斯者,必替其否。在魏州,屬雨水敗稼,乃弛禁便人,先行後聞,活者萬計。公自為常侍賓客,恆任介正,德播天下,而不容於朝,置之散地,竟孤其道,時乎?初公與元兄御史渾齊名,弱冠游京師,縉紳儒學之士,皆曰:“崔氏伯仲,必至台司。”既而御史君夭沒,公終於副守,則向之所屬,適為人慟。悲哉!公之侍疾也,孝達於神祗;居憂也,哀貫乎天地。喪期有數,而茹蔬終身。慈不貸奸,貞不肆直,道勝而齊物,德全而及人。博厚崇高,篤實有耀,儔於古烈,蓋魯衛之君子歟!在魏州,車駕東巡關外諸侯,公為上第,由是分掌選署,仕進之族知勸焉。親友鄰里,飢者待公而炊,寒者待公而裘,烝嘗之奠,待公而後具。故祿廩雖厚,家未嘗足。開元中,天下富穰,車服過制。公菲飲食,卑宮室,濯衣汗冠,俾人瞻我而化,其不化者亦慚乎心矣。見天下之善如不及,從而佐之;見天下之不善如揬湯,從而誨之。則卒蹈於中庸,翻然於不迪,已過半矣。中朝議政或疑,群謀未允,公援六經,伸百氏,覆於時事,事舉其中,天下莫不諷誦焉。文集經亂離多散逸,今其存者二十九卷。長子成甫,進士擢第,校書郎、陝縣尉,知名當時,不幸早世。嗣子祐甫,論撰《先志》一卷,為第三十卷,傳祖禰之美,合於禮經。見公文章,知公行事,則人倫之敘、治亂之源備矣,豈唯化物諧聲、為文章而已乎!奉詔修《道德經疏》,藏於三閣,行乎天下,反魏晉之浮誕,合立言於世教,其於道也至乎哉!祐甫純孝而文,直清而和,希公門者,謂公存焉。明發不寐,泣次遺文,以華北州鄰壤、婚姻之舊,嘗趨公門,備閱家編,祐甫代華為校書郎,華以是味公之道也熟,詞則不敏,有古之直焉。
  

作者簡介

李華,約(715—774),字遐叔,趙州贊皇(今河北贊皇)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歷官監察御史、右補闕。安史之亂中,為安祿山所獲,偽署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後,被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從此,自傷失節,遂屏居江南。著有《李遐叔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