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田叟

贈田叟

《贈田叟》是晚唐詩人李商隱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通過憂鬱感傷的調子,感嘆個人的淪落和世運的衰微,熱情謳歌了田叟質樸淳厚的品質,並以田叟自比,對官場中排擠自己者進行了嘲諷,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田叟
  • 創作年代:晚唐
  • 文學體裁:七律
  • 作者:李商隱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贈田叟
荷[1]蓧[2]衰翁似有情,相逢攜手繞村行。
燒畲[3]曉映遠山色,伐樹暝[4]傳深谷聲。
鷗鳥忘機[5]浹洽[6],交親[7]得路[8]昧平生[9]。
撫躬[10]直誠[11]感激,在野無賢[12]自驚。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荷(hè):挑,擔。
[2]蓧(tiáo):古代耘田用的竹器。《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3]燒畲(shē):燒荒耕種。將砍伐的荊棘等燒成灰作肥料叫燒畲。
[4]暝:天黑,傍晚。
[5]鷗鳥忘機:用《列子》中鷗鷺忘機事。有人住在海邊,與鷗鷺相親,其父欲使他把鷗鷺捉回,鷗鳥見到他就不敢飛近了。本來喻指人無機心,動物也就與他相親。這裡指隱居自樂,不以世事為懷(此處詩人把田叟比視作隱士)。
[6]浹洽:融洽,和洽。
[7]交親:互相親近。句中指親友。
[8]得路:指得志升官。
[9]昧平生:素不相識。
[10]撫躬:唐太宗詩:“撫躬尋既往。”
[11]誠:實在,誠實。這句是說:田叟為人誠直,使人印象深刻。
[12]在野無賢:《尚書·大禹謨》:“野無遺賢”。《新唐書·李林甫列傳》:“帝詔天下士有一藝者,得詣闕就選。林甫恐士對詔或斥已,即建言,請委尚書省長官試問,使御史臣監總,而無一中程者。林甫因賀上,以為野無留才。”這句是說:鄉間分明有這樣賢德的人,而在上的權貴卻認為野無遺賢,真叫我吃驚。

作品譯文

挑著竹器的老翁看起來有情致,我們彼此遇見之後就一起繞著村子走。燒荒的火光將天邊映成白天的顏色,遠處被照著的山顯得更好看了,傍晚砍伐樹木的聲音在幽深的山谷里迴蕩。鷗鳥與白沙雲天相伴,人們也完全忘掉心計,與他相親,鳥兒和諧融洽的在空中飛翔,可親戚朋友卻彼此一向不了解。自我反省後覺得實在是感激這眼前的一切,誰說鄉間沒有有明智的人,朝野里的人卻不知道,真是讓我吃驚。

創作背景

大中元年(847),李商隱曾依靠桂管觀察使鄭亞成為支使兼掌書記。大中二年二月,鄭亞因吳湘案株連,被貶為循州(今廣東惠州東)刺史。李商隱失去靠山,只得北歸。三四月間從桂林啟行,五月至潭州(今長沙),在剛被貶為河南觀察使的李回幕中,做過短暫停留。夏秋之交到江陵,於秋末回到長安,此詩當作於罷桂管幕後,徘徊江漢時。

作品鑑賞

在李商隱詩中,具體表現為對自然景物的靜照觀賞、對山村野趣的忘我流連。詩歌首聯寫與田叟相逢之情景。頷聯寫所見所聞,皆為田園生活之景。頸聯把田叟不以世事為懷與官場得志升官者進行對比,一歌頌一諷刺,表明了作者的愛憎。尾聯用野無遺賢典故,既讚美了田叟,也諷刺了當權者。
全詩語言精工,用典精當。田園生活與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世俗人際關係相比,純樸厚直、了無機心的田叟也能使詩人感受到返樸歸真的禪意,自然清景,對於紅塵喧囂的世人,具有淨化心靈、撫平躁動的效用。受無常左右的凡夫俗子,蟬蛻紅塵,就可以在大自然中獲得審美觀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了解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反映了作者對官場污濁的憎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