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敦頤

賈敦頤,字景遠,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他為官清廉,為人節儉。貞觀年間,任滄州刺史,後調任瀛州刺史。期間帶領瀛州的百姓治理境內的滹沱河,從此河水不再泛濫,瀛州也因此成為了著名的魚米之鄉。他擔任洛州刺史時,曾查出豪富多占了3000多頃田地,並下令將這些土地分給少地或無地的農民。

基本介紹

  • 本名:賈敦頤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唐人
  • 出生地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市牡丹區)
  • 去世時間:公元656年7月7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

賈敦頤,曹州冤句人。貞觀時,數歷州刺史,資廉潔。入朝,常盡室行,車一乘,敝甚,羸馬繩羈,道上不知其刺史也。久之,為洛州司馬,以公累下獄,太宗貰之,有司執不貰,帝曰:“人孰無過,吾去太甚者。若悉繩以法,雖子不得於父,況臣得事其君乎?”遂獲原。徙瀛州刺史,州瀕滹沱、滱二水,歲湓溢,壞室廬,浸洳數百里。敦頤為立堰庸,水不能暴,百姓利之。時弟敦實為饒陽令,政清靜,吏民嘉美。舊制,大功之嫌不連官,朝廷以其兄弟治行相高,故不徙以示寵。永徽中,遷洛州。洛多豪右,占田類逾制,敦頤舉沒者三千餘頃,以賦貧民,發奸擿(tī)伏,下無能欺。卒於官。
賈敦頤,是曹州冤句人。他在貞觀年間,多次擔任州刺史,品性廉潔。他入朝時,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輛車子,極為破爛,瘦馬帶著繩籠頭,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很長時間後,任洛州司馬,因公事牽累被捕入獄,太宗下令赦免他,有關官員堅持不赦免,太宗說:“人誰能無過,我只除去那些過失太嚴重的。如果全都繩之以法,即使兒子也有不合父親心意的,何況臣子服事君主呢?”於是賈敦頤得到了原諒。遷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兩條河,每年河水泛濫,毀壞房屋,淹沒窪地數百里。賈敦頤為此築立堤壩,河水不能泛濫,百姓受益。當時(賈敦頤)的弟弟賈敦實擔任(與瀛洲相連的)饒陽縣的縣令,為政清廉平穩,受到官吏百姓的讚美。舊制度規定,凡是具有服喪九個月以上的親屬關係的人為避嫌不能在相連的地區同時擔任官職,朝廷因為他們兄弟治理政務的成績都高,所以不調開他們來表示寵信。永徽年間,遷任洛州。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過規定,賈敦頤查出後沒收了三千多頃,把這些地分給貧民,揭發隱蔽的壞人壞事,屬下不能欺瞞。死在官任上。

人物故事

賈敦頤——鐺腳刺史之一:鐺,是一種三隻腳的小鍋。可以用來加熱茶、酒、藥等,是老百姓家裡常用的器具。唐朝初年,鄭穗本任瀛州刺吏,賈敦頤任冀州刺史,薛大鼎滄州刺史,三個人都是能幹的好官,深受百姓們愛戴,所以河北一帶,稱他們三位為“鐺腳刺史”。一人算鐵鐺的一隻腳,把河北這一帶的“鐵鐺”,托得穩穩噹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