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大鼎

薛大鼎,字重臣,唐蒲州汾陰(治今山西萬榮縣西南)人,生年不詳,死於唐永徽五年(654年),他一生的政治活動主要在初唐時期。 薛大鼎父薛粹,為隋朝介州(今山西介休、平遙)長史隋煬帝篡位之後,因參與漢王楊諒的反叛,被處死。薛粹家人也多牽連被殺,薛大鼎以年幼免死,沒為官奴,流放辰州(今湖南沅陵)。

基本介紹

故事事跡,歷史評價,

故事事跡

河東薛氏,本來也是名門大族,但薛大鼎本人,卻有一段做“官奴”的經歷。他父親薛粹,在隋朝時擔任介州長史。隋文帝楊堅的幾個兒子爭權奪利,漢王楊諒被誣為謀反,薛粹受到牽連,在這場政治鬥爭中丟了性命。薛大鼎做為叛臣之子,就被賣為“官奴”,流落到辰州一帶(今湖南省沅陵)。後來當兵,立了戰功,這才返回了故鄉,恢復了正常身份。
薛大鼎於隋朝末年還歸故鄉,當時留守太原的唐國公李淵於大業十三年(617年)從太原起兵,之後,巡汾河南下。薛大鼎在龍門投歸李淵,並向李淵獻計;西渡龍門,取占隋朝著名的永豐糧倉 (在渭水入黃河處),然後布告天下,據關中財物擴充軍隊,對隋朝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形成俯背扼喉之勢,取而有之。
這一計謀雖深得李淵的賞識,但因李淵部下多數將領主張先攻取河東(今山西永濟),而未被采鈉。從後來形勢的發展看,薛大鼎當初建議確為良策。薛大鼎歸附李淵後被授予大將軍府察非椽(職檢察奸非)。
李淵建立唐朝後,於武德四午(521年)派任薛大鼎為山南道(即荊襄地區)副大使。他在山南道任內,召撫流亡,開屯田以實倉庫,取得了一定的政績。唐在大體統—中國後,薛大鼎被任命為地方刺史,不斷遷徙各地做官,其中政績最突出的是他於貞觀、永徽之際在滄州(治今河北滄州市東南)刺史任內。
薛大鼎——鐺腳刺史:鐺,是一種三隻腳的小鍋。可以用來加熱茶、酒、藥等,是老百姓家裡常用的器具。唐朝初年,鄭穗本任瀛州刺吏,賈敦頤任冀州刺史,薛大鼎任滄州刺史,三個人都是能幹的好官,深受百姓們愛戴,所以河北一帶,稱他們三位為“鐺腳刺史”。一人算鐵鐺的一隻腳,把河北這一帶的“鐵鐺”,托得穩穩噹噹。
滄州地區在唐以前所遭受的人為禍害非常嚴重,再加以滄州地區地勢低下,河道堙虛後,水肆橫流,一片荒涼景象。
薛大鼎經過調查後,從滄州的實際情況山發,首先修渠治水,以此作為恢復發展經濟的前提,這其中最著名的是對無棣渠的修治。無棣渠西起運河,貫滄州全境而東入海。
經過薛大鼎和當地人民的共同努力,無棣渠不久就修通了,這既大大減輕了水害,又灌溉了流域地區的田地。無棣渠開通後,東海的魚鹽之利得以轉輸滄州境內及其它地區。這樣又大大繁榮了滄州地區的經濟,富裕了人民的生活;同時還大大便利了滄州地區的交通,滄州地區很快展現了新的面貌。
滄州人民懷著喜悅的心情這樣唱道:“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關哉薛公德滂被。”(載於全唐詩 - 卷874-2 - 揚州詩局本 滄州百姓歌)”
此後,薛大鼎又組織當地人民掘通了漳、衡處長蘆薦三條河。漳河有濁漳、清漳之分:濁漳河發原於山西境內,出太行山流經河北平原,入滄州境內後,沿其北境入海。
衡水即濁漳下流,長蘆河則衡漳故道。史載:漳衡下游,其地多障澤津渚。水所沖處,盡為澤藪;或水不流,積成淵潭。渠道亂流,尤其為甚。薛大鼎疏通長蘆、漳、衡以後,“泄汗潦,水不為害。”

歷史評價

薛大鼎在滄州的政績,不僅贏得了滄州人民的歌頌和讚美,而且聲名顯於大河以北地區。當時瀛州(今河北河間)刺史賈敦頤,冀州(今河北冀縣)刺史鄭穗本都頗有政聲。
滄、瀛、冀三州又均位於黃河以北,成“鐺(古代一種大鍋,有三足)足”之勢,河北人民並稱他們三人是“鐺腳刺史”。《慶雲縣誌》里記載唐滄州刺史薛大鼎等十位為慶雲做出貢獻的官宦,供奉於明朝的慶雲縣城“名宦祠”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