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誌

費縣誌

費縣修志至遲始於北宋,元代也曾編修。

明嘉靖年間(1522-1566) 本縣人王圭峰增修《費志補》2卷。萬曆三年(1575)知縣楊果主修《費縣誌》8卷。崇禎元年(1628),縣人汪桂茂修《費縣誌》4卷。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知縣黃學勤主修《費縣誌》10卷。康熙三十九年(1700) ,知縣朱約主修《費縣誌》8卷。光緒二十四年(1898),知縣李敬修主修《費縣誌》17卷。光緒二十四年(1898),暑理費縣事陳愛增補校訂。第二年,知縣謝曦印行。光緒三十四年 (1908) ,知縣侯於魯又增補修訂。

民國23年(1934),縣長任曰瀛主修《費縣誌》,已脫稿,未印行,後志稿丟失。今存黃學勤、李敬修所修之《費縣誌》兩部。朱約主修之《費縣誌》僅存2卷。

新編《費縣誌》始於1982年12月,蒐集資料1300餘萬字,六擬篇目,五易志稿,歷時10年。 新志記述時限,上限起於1840,建置沿革、人物不受斷限所囿。下限1985年, 大事記止於1988年。全志首設概述、大事記;中設:建置、自然環境、人口、政黨、政權、民眾團體、人事勞動、政法、軍事、民政、經濟管理、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政、金融、城鄉建設、教育、科學技術、衛生·體育、文化、風俗·宗教、方言等專志26編;末設人物和附錄。專志分章、節、目記述,計131章、347節。

基本介紹

  • 書名:費縣誌
  • 出版時間:不詳
費縣,新編費縣誌,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獲獎,

費縣

費縣位於山東省南部偏東,蒙山之陽,抱犢崮之陰。春秋時期為魯國季氏私邑,戰國時期曾一度立國,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建縣,因治所在費(音bì)城而得名。解放初期, 經過調整,境域有所擴展。至1956年2月,縣境南北長58.75千米,東西寬64.25千米, 面積1903.75平方千米。1985年9月,全縣轄7個鎮、18個鄉,1047個行政村,77.85萬人。
費縣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境內已發現大汶口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多處。費縣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

新編費縣誌

新編《費縣誌》針對費縣歷史悠久、具有革命傳統和沂蒙老區等特點,大事記採用編年體紀事本末體並用的方法,一般性事件用大事年表,以時為序,記其梗概;對時間跨度大,又影響全局、左右社會生活的事件,則用大事述略,集中記其始末。
費縣誌

編年體

在軍事編中,特設重大戰事一章,集中記述了費縣歷史上的七次重要戰事。在政黨編中,特設“主要活動”節,集中介紹國共兩黨在費縣的主要活動。
費縣誌
在民政編中,加大了“擁軍支前”和“優撫”兩章的分量,突出了費縣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貢獻。
在人物編中,不僅入志人物時間跨度大,從春秋時期一直記到1985年,而且以列表的形式介紹了英烈和省級以上英模。

紀事本末體

針對山區農業縣的特點,加大了農業、林業、水利三編的分量,並特設了一些重點章節。如水利編,特設了專業水利建設隊伍一章,介紹了“農田水利基建師”、“女石匠連”、“農田水利基建團”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新生事物。
費縣誌

獲獎

新編《費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