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巴哈,L.

19世紀德國 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 他從此離開大學講壇,但仍然堅持學術研究,加工整理大學的講稿,寫成三部哲學史著作:《從培根到斯賓諾莎的近代哲學史》(1833)、《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爾·培爾》(183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爾巴哈
  • 國籍:德國
  • 職業:唯物主義哲學家
  • 代表作品:《從培根到斯賓諾莎的近代哲學史》、《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比埃爾·培爾

費爾巴哈,L.
19世紀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
生平和著作費爾巴哈1804年 7月28日生於巴伐利亞的蘭茨胡特。父親是著名的刑法學家,曾用法律觀點批判過封建制度的專橫。費爾巴哈在上文科中學時,立志做神學家。但在1823年進海德堡大學神學系後,很快因為信仰和理性的衝突,對神學失望了。1824年,費爾巴哈轉入柏林大學哲學系,聽德國著名哲學家G.W.F.黑格爾講授邏輯學、形上學和宗教哲學等,深受影響。不久,對黑格爾哲學的前提和抽象性質產生懷疑和不滿。1826年轉學到愛爾蘭根大學,學習植物學、解剖學和心理學。1828年撰寫博士論文《論唯一的,普遍的和無限的理性》,答辯獲得通過。隨後在該校任講師,講授近代哲學史、邏輯學和形上學。1830年匿名發表《論死與不死》,揭露基督教教義的虛偽。這本書立即受到宗教人士的攻擊,並被當局沒收,費爾巴哈的作者身份也被查明。他從此離開大學講壇,但仍然堅持學術研究,加工整理大學的講稿,寫成三部哲學史著作:《從培根到斯賓諾莎的近代哲學史》(1833)、《對萊布尼茨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爾·培爾》(1838)。
費爾巴哈的三部哲學史著作雖然沒有擺脫黑格爾唯心主義觀點的影響,但對近代唯物主義熱情地給予了肯定的評價,明確地把哲學同宗教對立起來,把哲學發展的歷史描述為人類理性從神學下解放出來的過程。這時他的哲學觀點正處在向唯物主義的轉變中。
1837年,費爾巴哈遷居布魯克堡村,同年結婚。在這窮鄉僻壤,費爾巴哈依靠妻子的產業、自己著作的稿酬和政府的少量津貼,過著儉樸的生活。
1837~1843年間,費爾巴哈屬於青年黑格爾派,是A.盧格主編的《德意志藝術和科學哈雷年鑑》的積極撰稿人。這家刊物首次發表了他關於哲學和宗教問題的主要著作:(1839)、(1841)、《關於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1842)和(1843)等。這些著作批判了黑格爾的思辨唯心主義和基督教的黑暗本質,提出了他的人本主義原理和無神論思想。這時費爾巴哈的哲學觀點已根本轉變到唯物主義方面。
1843年,費爾巴哈曾同馬克思和盧格通信,表示支持籌辦《德法年鑑》,但他不完全贊同他們通過革命改造德國的綱領,拒絕參加編輯部的工作。不久,他同盧格的關係因意見分歧而破裂。費爾巴哈專注於宗教問題,把宗教研究的範圍擴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寫出(1846)和《從人本學觀點論不死問題》(1846)等重要著作。
1848年,德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費爾巴哈熱烈歡迎革命的到來,擁護資產階級民主制。但是,他並不懂得正在發生的革命的意義,認為民主制的建立是將來的事,不願投身到現實的鬥爭之中。在革命高潮里,費爾巴哈被激進的大學生、市民和工人看作自由思想的象徵。1848年12月到1849年 3月,他應邀到海德堡市政大廳發表演說,綜合地講述了他的哲學和宗教思想。這次講演稿於1851年以《宗教本質講演錄》書名出版。1849年 5月,費爾巴哈出席法蘭克福的國民會議,但對會議持消極態度。
1849年革命失敗,費爾巴哈回到布魯克堡,埋頭從事研究和著述。先後出版了他父親的傳記(1851)和《古典的猶太的和基督教的古代著作中的諸神系學》(1857)。
1860年,費爾巴哈全家遷居紐倫堡,生活更加艱難。但他仍然努力從事著述,寫出《從人本學觀點論上帝、自由和不死》(1866)和關於倫理學的著作手稿等。費爾巴哈還研究過一些社會主義文獻和馬克思的。1870年參加德國社會民主黨。1872年 4月13日逝世,葬於紐倫堡。
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宗教批判的需要,使費爾巴哈超出青年黑格爾派,轉到對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他認為黑格爾哲學是近代唯心主義的頂峰,包含了一切唯心主義的秘密。
費爾巴哈認為黑格爾哲學的主要錯誤是它的唯心主義的思維和存在同一說。他指出,黑格爾從抽象的存在出發,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的關係,黑格爾的“存在”與思維沒有分別,思維與存在的同一“只是表示思維與自身的同一”,是虛妄的;黑格爾的“思維”永遠不能超出自身達到現實世界,由精神推出自然等做法是邏輯把戲,他只是在思維範圍內而沒有在實際上揚棄德國古典哲學家I.康德提出的思維和存在、主體和客體的矛盾。費爾巴哈對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作出了唯物主義解釋: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思維從存在而來,然而存在並不來自思維;存在的本質就是自然的本質。
費爾巴哈把黑格爾哲學稱做“思辨神學”、“理性神秘論”等。他認為,黑格爾唯心主義與神學相同,都是把客觀的本質主觀化,把自然的、人的本質看作非自然的、非人的東西,“使人與自己異化”。黑格爾所說的“絕對精神”,是抽象化了的、與人分離的人的理性、精神。他的精神外化為自然的學說,是用理性詞句改裝了的上帝創世說。唯心主義是對神學的哲學論證,而黑格爾哲學是神學的最後避難所和理性支柱。要揚棄神學,就要揚棄黑格爾哲學。費爾巴哈認為,“未來哲學”的任務就是要回到自然、回到人,把神學和思辨哲學轉化為人本學。
馬克思、恩格斯肯定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哲學的歷史功績,指出他巧妙地擬定了對黑格爾思辨哲學的批判要點,同時,批評他錯誤地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方法。
“人本學”唯物主義費爾巴哈繼承人文主義和啟蒙運動關於自然與人的思想,恢復英法唯物主義的哲學傳統,建立了他稱之為“人本學”“或人本主義”的哲學。他認為,人本學就是以人和自然為哲學唯一的最高對象,自然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
費爾巴哈認為,人是從自己出發來看待自然的。他說,所謂自然界,就是人拿來當作非人性的東西而同自己區別開來的多種形式的感性事物的總和。它的特徵是有形體的、物質的、可被感知的。他繼承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家B.斯賓諾莎的“自因”說,認為自然由自己說明自己,自己產生自己;自然沒有始端和終端,時間和空間是自然的存在形式,一切都在現實的時間空間中,依靠自然的必然性、因果性和規律性而經久不息地運動著。他讚揚康德的天體演化說,肯定有機界起源於無機界、生命起源於自然本身。他批評了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和目的論。費爾巴哈堅持了唯物主義自然觀,但對自然只是作直觀的理解,不懂得社會物質生產已深刻地改變了人類周圍的感性自然界。
從人是自然的產物的觀點出發,費爾巴哈強調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然轉化的有意識有理性的實體。人是肉體與靈魂的統一,肉體是基礎,靈魂不能脫離肉體而獨立存在,它們的共同源泉是自然。只有這樣理解人,才能達到思維和存在的真正統一。他指出,宗教和唯心主義都是建立在肉體靈魂二重化的基礎上的。
與英法機械唯物主義不同,費爾巴哈認為人不是機器,人是感性的對象,人性、人的本質存在於人同自然和人同人的統一之中。他說,人沒有脫離自然的特殊規定,“人就是他所吃的那種東西”;只有“愛”能證明人的感性存在,並區別和維繫“我”和“你”的關係,人的最內在的本質“表現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題中”;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有 “類” 意識,人自己意識到人的本質“就是理性、意志、心”等等。費爾巴哈關於人、人的本質的解釋,在當時對於反對宗教和唯心主義對人的本性的歪曲,有積極意義。但他的觀點脫離了社會歷史發展和社會物質關係,基本上局限在人的自然本性上。他理解的人實際上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具體的社會的人。
感性哲學費爾巴哈恢復和發展了唯物主義感覺論。他的哲學是建立在感覺的真理性上的“感性哲學”。
同割裂客體和主體的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相對立,費爾巴哈力圖證明客體和主體的統一性以及感性世界的可知性。他認為,自然、現實是唯一的認識客體,它在作為主體的認識對象時,同主體是不可分割的。人是認識主體,但作為現實的人,它又是主體(自我)和客體(肉體)的統一,與人以外的客體世界同屬於自然。感覺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直接聯繫,它具有直接現實性、可靠性。只要不把主體看作封閉的“絕對主體”,思維就可以達到存在。自然界裡沒有不可被人認識的事物。人類有足夠的感官和能力去發現自然的奧秘。
費爾巴哈強調感覺、直觀在認識中的作用。他認為感覺是認識的源泉和起點。客觀事物作用於感官而引起感覺,感覺是主觀的,但它的基礎和原因是客觀的。感覺先于思維,認識活動必須從最簡單、最明晰的感覺出發,然後走到抽象的對象去。沒有感性材料,哲學就會枯竭。費爾巴哈也承認思維在認識中的必要性。他認為感覺只能個別地孤立地感知事物,理性思維才能從感性事物中“分解、尋找、抽出”統一的、一般的規律,從而才能理解對象。費爾巴哈肯定在認知過程中,思維和感覺是相互補充的。思維以感覺為基礎並保留感覺,感覺要溶于思維之中。但他聲稱思維只是“諸感官之作用的總和”,按其內容不能比感覺說明更多東西。他沒有認識到從感覺到思維是質的飛躍,不懂得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
費爾巴哈肯定客觀真理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真理的“唯一標準乃是直觀”。他還認為,“類”是真理的尺度,人們共同一致的認識就是真理。他還提出實踐是真理的標準,並據此駁斥唯心主義,然而,費爾巴哈並不懂得社會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人的主觀能動性。他所用的“實踐”概念,主要指人與人之間的生活交往等。人民民眾的社會實踐活動,完全在他的視野之外。費爾巴哈的認識論是直觀的反映論。
無神論對宗教的批判研究,是費爾巴哈畢生理論活動的重要內容。他繼承法國戰鬥無神論的傳統,否定人類具有天賦的宗教感情。但他不滿足於用欺騙和無知來解釋宗教存在的原因,而力求從人的生存條件、人本身去尋找宗教的根源和本質。
費爾巴哈認為,人的依賴感是宗教的基礎。所謂依賴感,就是人們對自己無法控制的力量所產生的依賴心理,主要指恐懼感,也包括歡樂感、謝恩之情等。他認為,原始的自然宗教或多神教以自然力為依賴對象;精神宗教或基督教則以君主體現的政治、法律、道德等社會力量為依賴對象。他認為,在依賴感的背後存在著自我保存的利己主義,這是宗教暗藏的最後根據。
費爾巴哈說:“宗教是人類精神之夢”。人類在意志、願望和想像中是無限的、自由的,而在能力、獲得和實際中又是有限的、依賴的。為了擺脫這一矛盾,就運用想像力去幻想一種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作為自己生存和獲得幸福的保證。這便是宗教的意圖和目的。
費爾巴哈無神論思想的重要貢獻在於,它指出了宗教的本質是人的本質的對象化。他說,人同自己相分裂,人使他自己的本質對象化,然後,又使自己成為這個對象化了的、轉化成為主體、人格的本質的對象。這就是宗教的秘密。在自然宗教和多神教里,自然提供造神的材料,幻想給予神以靈性。人崇拜諸神,就是崇拜對象化在自然中的人自己的特性。在基督教里,上帝的本質是人的 “類” 本質的對象化、異化。人把自己的思維力、意志力、心力和對未來的願望、理想等直接地對象化,構成全知全能的永恆的上帝,作為統治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的力量。費爾巴哈說,上帝的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上帝的價值同人的價值相等。不是上帝創造人,而是人創造上帝。崇拜上帝就是崇拜人自身。
在費爾巴哈看來,人的本質在宗教中對象化、異化的後果,是人性的貧乏和喪失。上帝是神聖的至高無上的統治者,人卻是沒有價值的罪孽深重的奴隸。人越是肯定上帝就越是否定自己。宗教崇拜成為一切邪惡和不幸的源泉,造成科學文化的停滯。
費爾巴哈認為,要克服基督教及其造成的後果,就需要有“愛的宗教”。他說,“愛乃是實踐的無神論”。在愛的宗教里,沒有神的位置和力量,只有人對人的愛。人就是人的上帝。
費爾巴哈對宗教的批判,是馬克思主義以前無神論的最重要成果,揭露、打擊了德國封建制度。但它沒有認識到宗教產生的社會階級根源。
幸福論倫理思想費爾巴哈繼承、發展了古希臘和17、18世紀英、法幸福論倫理思想傳統,建立了一個以人本主義為基礎的完整的幸福論倫理思想體系。
費爾巴哈反對宗教超自然主義和康德、黑格爾等人的理性主義道德理論,強調現實生活的幸福和對人的愛。他認為人的本質就是感性慾望,而人的基本欲望就是追求幸福,意志只有在追求幸福的意義上才是自由的,它服從追求幸福的必然性,追求幸福的欲望也就是“絕對命令”,是一切道德行為藉以表現的自然基礎。費爾巴哈把幸福看作是道德的目的、內容和原則。他指出,善就是與人對於幸福的追求相適應的東西,惡就是和這種追求相反的東西。在他看來,幸福就是某一生物的健康、正常的或安樂的狀態,生命本身就是幸福。他認為,幸福是德行的前提,沒有幸福就沒有德行,如果沒有條件取得幸福,也就沒有條件維持道德;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他強調,生活的基礎也就是道德的基礎,凡是成為生活規則的東西,同時也應當成為道德的規則,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就可能失去道德上的必要性。
費爾巴哈把追求幸福的道德看作健康的、與人的本性和人生相一致的東西,認為人的第一個責任就是使自己幸福,就是自愛,道德必須立足於利己主義的原則。但是,他反對那種惡的、殘忍的、冷酷無情的利己主義,主張善的、富有同情心的、合乎人情的利己主義,即合理利己主義。他認為,人是社會的人,只有在人與人的關係,我與你的關係中,才能有道德,道德實際上就是同別人發生的關係。在他看來,人性不只創造了單方面對幸福的追求,而且也創造了雙方面和多方面對幸福的追求,自我獨立存在的道德是無內容的虛構,如果不同時滿足他人對幸福的追求,自我對幸福的追求本身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在使自己幸福的同時,又使別人得到同樣的幸福,這就是道德;真正的自愛是在對別人的愛中得到自己的滿足。他還指出,在社會的交往中,本人的利己主義的滿足也就是別人的利己主義的滿足,正如性愛的幸福是相互的一樣,生產者與消費者、買者與賣者之間的幸福也是相互的,正義同樣是相互聯繫著的雙方共同的幸福。因此,他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己以合理的自我節制,對人以愛,並試圖把這種道德推廣到家庭、集團、社會、民族和國家,實現他所謂的“普遍的利己主義”,即最高級的利己主義。
在費爾巴哈看來,這種合理利己主義道德同良心、義務是一致的,認為良心只是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之間的“中介物”,是“他人幸福的代理者”或“在我自身中的他我”,而純潔的良心就是使自己幸福也使他人得到幸福;意識到他人的苦難而加強了的同情心,是道德的最堅實可靠的保證。因此,他強調人不僅應對自己盡義務,也應對他人,包括家庭、社會、民族和祖國盡義務,只有把對自己的義務看作是對他人的直接義務,才有道德意義和價值,並且只有無條件地以他人的幸福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的人,才是善的和有道德的人。
但是,費爾巴哈所說的人並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上的人,除了理想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其他什麼人的關係。因此他的倫理思想雖然包含著個別帶有歷史唯物主義萌芽的命題,但從整體上說不過是“完全適合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愛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掩飾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調和階級鬥爭的消極作用。
影響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比之以前的唯物主義有所前進,反映了對自然辯證觀察的某些成就,肯定人不是機器,論證了主體和客體的統一性等。但它仍然沒有超出舊唯物主義的範圍,是直觀的、形上學的、歷史唯心主義的。費爾巴哈哲學的歷史功績在於,它反映了德國資產階級的革命利益和要求,有力地批判了占統治地位的封建神學和思辨唯心主義,使唯物主義重新恢復應有的權威。它為青年馬克思提供了唯物主義思想武器,促使他從黑格爾哲學影響下迅速擺脫出來,轉向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改造。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直接理論來源。
19世紀40年代以後,費爾巴哈的哲學特別是道德理論成為德國小資產階級流派 “真正的社會主義” 的基本信條,被他們用來鼓吹 “普遍的愛” 和“人道主義變革”,對正在興起的無產階級運動一度產生腐蝕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對這個流派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在19世紀50、60年代的經濟落後的封建俄國,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為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繼承和發展,成為反對沙皇專制和農奴制度的思想武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隨著西方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開展,費爾巴哈哲學日益受到注意。20世紀50年代以後,除蘇聯和東歐國家外,聯邦德國、英、美、法、意等國,都重版和新譯出版了費爾巴哈的著作,發表了一批研究論文和專著。費爾巴哈的某些觀點對存在主義、現象學、法蘭克福學派和科學哲學也有影響。(見彩圖)

費爾巴哈,L.
費爾巴哈,L.
參考書目
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