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南多·佩索阿

費爾南多·佩索阿

費爾南多·佩索阿(1888-1935),葡萄牙詩人、作家,葡萄牙後期象徵主義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使命》等。

費爾南多·佩索阿於1888年生於葡萄牙里斯本,父親在他不滿六歲時病逝,母親再嫁葡萄牙駐南非德班領事,佩索阿隨母親來到南非,在那兒讀國小中學和商業學校。在開普敦大學就讀時,他的英語散文獲得了維多利亞女王獎。1905年他回到里斯本,次年考取里斯本大學文學院,攻讀哲學、拉丁語和外交課程,後退學。他常去國立圖書館閱讀古希臘和德國哲學家的著作,並且繼續用英文閱讀和寫作,死於1935年11月29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爾南多·安東尼奧·諾格伊拉·佩索阿
  • 外文名:Fernando Antonio Nogueira De Seabra Pessoa
  • 國籍:葡萄牙
  • 出生地:里斯本
  • 出生日期:1888-06-13
  • 逝世日期:1935-11-29
  • 職業:商業翻譯,詩人
  • 信仰:基督耶穌
  • 代表作品:《惶然錄》、《守羊人》
  • 異名:A.卡埃羅;Á.德岡波斯;R.雷耶斯等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888年6月13日,費爾南多·安東尼奧·諾格伊拉·佩索阿出生於里斯本:7月受洗。1893年7月13日,佩索阿的父親因肺結核去世。由於經濟困難,佩索阿一家不得不典當部分財產。1894年,佩索阿創造了自己的第一個異名舍瓦利耶·德帕斯。1895年7月,佩索阿寫下自己的第一首詩。
簽名。簽名。
1896年1月,佩索阿與母親和姨婆前往德班。1897年,在西街接受初級教育。1899年,進入德班中學學習。創造異名亞歷山大·瑟茨。1901年6月,通過第一次考試。嘗試用英語寫詩。8月離開家回到葡萄牙。
1898年。1898年。
1902年6月,全家返回里斯本。9月,佩索阿返回南非,嘗試用英語寫小說。1903年,參加維德角大學入學試,英文作文一科得到最高分數。1904年:結束在南非的學業。
1905年,最終定居里斯本,與一位姨媽生活在一起。繼續用英語寫詩。1906年,在里斯本大學文學院高等課程註冊。母親與繼父回到里斯本,佩索阿搬去與他們同住。
1907年,家人再一次回到德班。佩索阿與外祖母同住。從里斯本大學文學院退學。8月外祖母逝世。1908年,開始為商行撰寫英文信件。1910年,用葡語、英語和法語寫詩與散文。
1912年,佩索阿以文論在葡萄牙文壇初試啼聲,引起了葡萄牙知識界的爭論。1913年,創作頗豐的一年。創作靜態劇《水手》。1914年,創作出異名阿爾伯特·卡埃羅、里卡多·雷耶斯與阿爾瓦羅·德·岡波斯。創作組詩《守羊人》,開始創作《不安之書》。
1912年1912年
1915年3月,文學雜誌《俄耳甫斯》第1期出版。佩索阿“殺掉”了阿爾伯特·卡埃羅。1918年:佩索阿發表英文詩。《泰晤士報》做了詳細報導。
1920年,結識歐菲莉亞·格羅什,10月,罹患嚴重抑鬱,一度想入院治療。與歐菲莉亞·格羅什分手。1921年,成立歐力西波出版社,準備出版英語詩集。
1924年,《雅典娜》雜誌問世,由費爾南多·佩索阿與魯伊·瓦什擔任主編。1926年:與妹婿共同創辦《商業與會計雜誌》。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1927年,與《在場》雜誌合作。
1929年,與歐菲莉亞·格羅什重燃愛火。1931年,與歐菲莉亞·格羅什再次分手。1934年,出版《音訊》。1935年11月29日,因肝硬化入院。30日去世。

個人生活

佩索阿一生只戀愛過一次,戀愛的對象是他的同事歐菲莉亞。歐菲莉亞19歲那年,進入佩索阿任職的公司工作,佩索阿對她一見鐘情。佩索阿為歐菲莉亞寫下許多言辭火辣的情書,屢屢向歐菲莉亞表明心跡,歐菲莉亞也對佩索阿有好感,甚至把他作為婚姻對象帶到家裡。但佩索阿因為害怕婚姻和家庭,因此拒絕了歐菲莉亞,從此孤獨一人,歐菲莉亞也終生未嫁。雖然期間兩人曾在街頭偶遇,繼而重燃愛火,但也最終不了了之。佩索阿的愛情是柏拉圖式的,儘管佩索阿很喜歡歐菲莉亞,但他意識到自己並不能給歐菲莉亞幸福,無力承擔婚姻所帶來的種種責任,最後只能以分手收場,只留下一些情書。

主要作品

生前發表
作品名體裁發表年份
《從社會角度看葡萄牙新詩》
文學評論
1912
《守羊》(牧人)
組詩
1914
《英文詩集》
詩集
1921
《使命》
詩集
1934
後人整理
作品名體裁發表年份
《詩歌作品集》

1965
《散文作品集》

1986
《惶然錄》(不安之書)

1982-1983

創作特點

佩索阿遵循傳統的詩歌韻律,喜歡短句,注意節奏和追求音樂感。作為一名抒情詩人,他講究韻律,追求詩歌內容與形式的和諧與完美,作品極富音樂感。佩索阿所扮演的這些化名詩人最顯著的一點是,儘管他們的作品內容相同,至少是部分相同,但風格迥異,而且每個人的風格又均符合他們各自所倡導的理論。詩人堅持這些化名都確有其人,並堅持他們的作品具有連貫性。將一個詩人分解為幾個詩人,通過不同的化名表達詩人內心不同的聲音,分則自成體系,合則集各家之大成,從而創作出一種千姿百態的詩歌,佩索阿從不矯情虛飾,敢於剖析自我,十分關注祖國的現實和命運。然而對他來說,歷史因現實而更加遙遠,現實因歷史而更加黑暗。作為黑暗社會的對立面,他注定是孤獨的。他性情抑鬱,終身未能擺脫悲觀絕望的折磨,寂寥惆悵的心情貫穿其多數詩篇。

人物評價

佩索阿是令人驚奇的葡萄牙語詩人,此人在幻想創作上超過了博爾赫斯的所有作品。(美國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西方正典》評)
費爾南多·佩索阿應當與20世紀80年代的大藝術家相提並論,如斯特拉文斯基、畢卡索、喬伊斯、布拉克、赫列布尼科夫、勒·高爾比耶,因為費爾南多·佩索阿集這些藝術家的特點於一身。(俄國語言學家羅曼·雅各布森評)
讀者在精神上成為佩索阿的俘虜,在更深的層面上是因為哲學還無法完全理解他的現代性。所以讀者發現自己在讀這位詩人的時候總是無法逃出他的手心,從他的作品中接受到一種命令,但卻不知道該怎么辦,那就是沿著柏拉圖和反柏拉圖之間的道路,在詩人為讀者開闢的空間中前行,那是一種多元的,空虛的和無限的哲學。這種哲學將為這個眾神從未拋棄的世界帶來福音。(法國思想家阿蘭·巴丟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