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

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

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黔南州獨山縣東北部與都勻市、三都縣交界的區域,總面積21265.72公頃。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是貴州省省內第一個以原生性泥炭蘚沼澤濕地生物資源、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生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
  • 級別:省級
  • 區域面積:21265.72公頃
  • 保護對象:紅豆杉、楠木、雲豹、林麝、穿山甲、黑熊、白鷳、大鯢等
  • 管理單位: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
  • 批准文號:黔府函[2013]201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植被,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生物資源,管理措施,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9年6月29日,獨山縣成立深溝天然林自然保護區獨政[1999]58號,隸屬縣林業局。
2012年7月,獨山縣委、縣政府決定在該區域原有兩個縣級保護區的基礎上建立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2013年9月6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號檔案批覆同意建立貴州都柳江源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1]

地理環境

地質

保護區所在的獨山縣地處貴州最南端,保護區屬揚子準地台黔南台陷,整體為一舒緩背斜構造。區內斷層發育,縱橫交錯。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區內整體上為一舒緩背斜,地層傾角在8~30度之間,核部地層平緩、翼部地層稍陡。斷層線縱橫交織,斷陷抬升,為區內形成典型的構造侵蝕台地及斷裂-河流侵蝕峽谷奠定了必要的地質條件。出露地層主要為泥盆系,岩性主要為石英砂岩、石灰岩及泥灰岩。
保護區內岩石類型均為沉積岩,主要有矽質石英砂岩、鐵質石英砂岩、純石灰岩、泥灰岩、粉砂岩、頁岩、砂質頁岩及泥質砂岩等,整體上以質地堅硬的形石英砂岩為主,層間夾泥頁岩,為形成本區獨特的台地型濕地創造了本底條件。

地貌

保護區主要地貌類型為構造侵蝕台地和峽谷型河流侵蝕地貌,構造侵蝕台地是保護區內獨特的地貌景觀。構造侵蝕台地主要有以下特點:a.空間分布嚴格受斷層的控制,並具有一定的海拔分布規律。b.全局分布零星、規模大小不一c.構造侵蝕台地隔水性好,滯水能力強。斷裂-河流侵蝕地貌;發育密集的斷層不僅是形成台地的主要原因,還是控制及形成河流地貌的主要因素,其主要特點為:褶皺構造舒緩簡單,斷裂構造密集複雜;主體地貌由地質構造決定,構造侵蝕台地受褶皺和斷裂抬升的控制,河谷地貌受斷裂走向控制;構造-侵蝕台地多分布於高海拔地區,形成保護區內重要的第一級地表徑流、地下徑流的匯流區,為台地型濕地及河流濕地的形成提供了基礎;保護區內整體地形破碎、台地分布零散,地貌景觀多樣。

氣候

保護區年日照時數1190.2-1355.8小時之間,年日照百分率為27%-31%之間,是貴州乃至全國最低值區之一。年平均氣溫在11.0℃-17.9℃之間,冬冷夏熱,秋溫略高於春溫,略顯海洋型氣候特徵,也反映了該區春季升溫緩慢和秋季降溫緩慢的濕地氣候特色,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氣候。年降水量為996.2~1607.6毫米,有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略多於秋季的季節分布規律。

植被

保護區濕地植被屬於4個植被亞型(森林濕地植被、灌叢濕地植被、草本濕地植被、苔蘚濕地植被),13個群系組,16個群系,22個群叢。
保護區有9種濕地類型;從海拔看,位於1200米以上台地的有蘚類沼澤、草本沼澤、灌叢沼澤、沼澤化草甸共4個類型,從600米~1200米,主要出現森林沼澤,而永久性河流濕地、季節性或間歇性河流濕地、稻田和庫塘濕地等主要出現在800米以下。1000米以上的濕地類型比較多,群落類型也比較多。

區域範圍

貴州都柳江源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黔南州獨山縣東北部與都勻市三都縣交界的區域,涉及獨山縣五個園區,分別為獨山經濟開發區、獨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獨山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獨山紫林山國家森林公園、獨山城鄉統籌改革實驗區,和四鎮,分別百泉鎮、麻萬鎮、影山鎮、基長鎮。保護區總面積21265.72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5252.47公頃,緩衝區面積5233.34公頃,實驗區面積10779.91公頃。

保護目標

保護區以原生性泥炭蘚沼澤濕地生物資源、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其重點保護對象有國家I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紅豆杉和伯樂樹3種,II級保護植物篦子三尖杉、翠柏、櫸木、任豆、十齒花、樟樹、閩楠、楠木、香果樹、傘花木、馬尾樹、半楓荷、金毛狗、傘蕨14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雲豹、林麝、白頸長尾雉3種,II級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蘇門羚、水獺、獼猴、中國穿山甲、黑熊、小靈貓、松雀鷹、紅隼、白鷳、褐翅鴉鵑、大鯢、細痣疣螈12種。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的天然分布的野生珍稀瀕危植物35科59屬128種。其中:
國家Ⅰ級保護植物2科2屬3種;
國家Ⅱ級保護植12科13屬14種;
貴州省重點保護植物9科12屬14種。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附錄Ⅱ中所列入的蘭科植物種類24屬76種,獨山縣特有和重要保護價值的野生植物15科18屬18種。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有44種,珍稀瀕危的夏季鳥類8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9種、脊椎動物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3種:白頸長尾雉、雲豹、林麝;二級保護的有12種。有4種爬行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其中瀕危級1種,易危級3種。
在記錄的91種夏季鳥類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有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的1種,二級保護的4種;此外,灰胸竹雞、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僅分布於中國,是中國特有物種。
保護區內有40種獸類,其中珍稀獸類8種,占貴州珍稀獸類(20種)的40%。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6種。

管理措施

按照保護區的保護管理範圍,共布設兔場、翁台、甲定、花園、江寨5個管理站。在保護區內公路出入口處設定白雞坡、田灣、拉臘、郭家寨、巴難五個檢查站。布設從兔場管理站—小高山—大高山、花園管理站—牛洞—魯那—簡力—尖山—大田、野狗洞—大河口—牛鼻子—亮洞—老房子—大石板、達頭村—微波站—上丹林—牛榜角共4條巡護便道,總計24.7千米。

生態價值

都柳江源沼澤濕地是自然水循環中水流進入都柳江前的滯留地,濕地植物可使降水進入都柳江的時間滯後,形成巨大的滲透能力和蓄水能力。濕地中的一部分水經過濕地滲入地下含水層,有效地補充局部地下水和存儲水源。
都柳江源台地上的沼澤濕地和山頂常年雲霧繚繞的水霧氣候以及溝谷森林形成了都柳江源頭立體水源庫。台地型濕地平均蓄水層深度各不相同,但多集中在30—80厘米之間,按其最大持水量計算,台地型濕地最大可以涵養水源徑流深400~500毫米,能涵養水源812萬立方米~1015萬立方米,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的功能。如此巨大的水源涵養功能,在保障都柳江及其下游珠江水系的生態安全,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都柳江源中山沼澤濕地以面積大、濕地類型多、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而優於上述各地,為中國山地沼澤濕地的典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