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環境保護廳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下稱《條例》)以及《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下稱《辦法》)的有關規定,報告如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環境保護廳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 公開形式:4種
  • 工作成效:4方面
  • 發布時間:2011年
概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及制度建設情況,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和完善各項信息公開制度,健全和完善公開載體,主動公開環保信息情況,公開的主要內容,公開形式,工作成效,依申請公開信息辦理情況,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概要

2011年度,省環境保護廳把貫徹實施《條例》和《辦法》作為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轉變職能,增加工作透明度,實現管理創新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環保工作,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表達權。按照《貴州省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的要求,2011年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成省環保廳政府入口網站改版和制定《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目錄》
為了更好地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11年7月-10月,我廳結合環保部、省政府關於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的要求,對我廳政府入口網站進行了改版,著重對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進行了梳理,對公開內容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和明確,公開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對外,根據環保工作特點和民眾關心的問題,將我廳公開內容梳理為政策法規、機構職能、公務員招考、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25項,其公開事項,均可在貴州省環境保護廳網站開闢的相應專欄里進行公開,針對辦公布局、工作規則、人員分工等,可到我廳的政務大廳進行查詢;對內,明確公開事項11項,通過貴州省環保廳協同辦公系統進行公開。重新制定了《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指南》和《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目錄》。同時明確了依申請公開的辦理機構、申請的提出、申請的內容、監督方式及辦理程式。
《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目錄》由機構概況、環境狀況、法律法規、人事信息、規劃財務、環境影響評價、污染防制、生態環境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環境監察執法、環境質量與監測、環境規劃統計、環境科技標準、環境宣傳教育、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等部分組成。目錄基本涵蓋了環境保護行政管理的主要範圍,並將在政府信息公開的實踐中,根據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和人民民眾關心的重點領域不斷補充和完善。
(二)建立政府非涉密公文公開制度
為方便人民民眾更好地了解環境保護廳政府信息公開情況,查詢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和辦理依申請公開信息,我廳定期對貴州省環境保護廳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中的欄目進行更新,將我廳發布的非涉密公文在該平台上進行了公開,提供依申請公開網上申請提交等服務。建設成了集線上辦事、信息公開、公眾參與、一體的新型政府網站平台。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及制度建設情況

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

我廳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環保政務、業務信息公開工作,成立了由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任副組長,廳辦公室、監察室、人事處、黨辦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確定了具體工作人員,制定了實施方案,並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2011年目標責任制管理內容進行了年度考核。為了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我廳多次召開廳長辦公會和信息公開專題會議,對環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討論並部署,指導環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並對建立和完善有關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負責對公開的內容進行審核和監督,杜絕只公開一般事項而不公開重點事項和關鍵環節,杜絕只公開不承諾、只承諾不踐諾、敷衍應付等違規違紀行為。

建立和完善各項信息公開制度

制定印發了《貴州省環境保護廳政務公開工作管理辦法》、《貴州省環境保護廳政務信息工作管理辦法》、《貴州省環境保護廳辦理程式、辦理結果公開化制度》、《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便民視窗管理規定》和《“貴州省環境保護網站”安全管理規定》、《省環保廳各部門對貴州省環保廳政府入口網站內容保障職責》等制度,建立了定期聯繫制度,重點對排污收費、項目審批、污染治理、環保執法活動等進行效能監察,使環保信息公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設立了舉報電話、舉辦箱、信訪接待室,隨時接受民眾申請公開事項和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投訴和舉報。

健全和完善公開載體

我廳特別把政府網站作為環保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平台,並多次進行網站改版。針對環境保護的特色,我廳網站專門新增了環境質量數據中心,內容涉及空氣品質報告、飲用水源水質月報、重點水系水質月報、赤水河水質月報等,通過及時公布和更新,可方便公眾隨時查詢,以滿足政務信息公開和為民服務的功能。

主動公開環保信息情況

公開的主要內容

時刻關注人民民眾關注的重要活動和重要信息,並以專題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報導環境保護廳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就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開設專欄、專題,包括我廳開展“三個建設年”和“四幫四促”活動情況;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其他規範性檔案;環境保護規劃;環境質量狀況;環境統計和環境調查信息;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預報、發生和處置等情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分配及落實情況,排污許可證發放情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檔案受理情況,受理的環境影響評價檔案的審批結果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結果,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的項目、依據、條件、程式和結果;排污費徵收的項目、依據、標準和程式,排污者應當繳納的排污費數額、實際徵收數額以及減免緩情況;環保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和程式;經調查核實的公眾對環境問題或者對企業污染環境的信訪、投訴案件及其處理結果;環境行政處罰、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情況;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排放標準,或者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污染嚴重的企業名單;發生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故或者事件的企業名單,拒不執行已生效的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的企業名單;國際合作項目管理;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與公眾參與情況;環保部門的機構設定、工作職責及其聯繫方式;對個人或集體開展的行政表彰及專項行政表彰的範圍、條件、程式、審查與公示情況;招考機關公務員、工作人員等情況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公開的其他環境信息。

公開形式

我廳對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主要採取以下形式進行公開:
1、貴州省環境保護廳政府網站。公眾通過環境保護廳政府網站可查閱環境保護廳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可向環境保護廳提出信息公開申請。
2、貴州省環境保護廳政務視窗(省環保廳一樓大廳)。我廳在辦公樓大廳設立政務視窗,安排有專門的接待人員,設立公開欄。
3、新聞發布會。2011年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一次,6月5日發布了我省2010年環境質量狀況公報以及貴州省2010年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
4、其他形式。通過廣播、電視、網路、工作簡報、報紙、便民資料、諮詢會、座談會等形式,及時公開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的相關信息。

工作成效

信息公開方面:2011年度,省廳政府網站發布各類環保信息總計2200餘條。其中新發布環保法律法規3條、省環保廳檔案185條,國家環境標準34條,規章制度14條,規範性檔案2條,發布各類公示公告176條,工作動態1700餘條
網上辦事方面:2011年,通過行政審批平台系統辦理完成審批類項目343條,輻射審批項目83條,項目竣工驗收32條。
公眾互動方面:2011年,我廳共接到環境污染信訪投訴案件234件,其中33件為重複投訴,12件不在環保部門受理範圍內,共受理189件。根據信訪投訴類型劃分,民眾來電來信67件、民眾來訪24批次共44人,環保部轉辦23件,環保部網上交辦20件,省信訪辦交辦4件,廳長辦公信箱82件(在全年案件中,涉農信訪件共60件,已辦結59件);根據信訪類型劃分(信訪類型投訴總計不等於信訪件總和),涉及水污染的59件、涉及大氣污染的64件、涉及噪聲污染的49件、涉及固體廢物污染的15件、涉及輻射污染的3件,涉及其他事項的15件。網站發布各類線上調查2次。網站訪問人次和被訪問頁面數穩步增長,全年訪問人次29萬人次。

依申請公開信息辦理情況

在《貴州省環境保護廳信息公開指南》中,明確了依申請公開信息的辦理部門、方式、程式、聯繫方法和時限要求,設有信函、傳真、當面口頭申請、電子郵件、網上其他方式等多個依申請公開渠道。全年共受理1件依申請公開環保信息事項。通過書面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申請內容主要涉及環評批覆。由於申請內容不在我廳掌握的內容範圍內,我廳與申請人取得聯繫後將應申請的部門向申請人作出了說明。
2011年全年度沒有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訴訟和申訴的事項。

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1年環境保護廳依據《條例》和《辦法》,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公眾需求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在如何進一步加強制度規範、拓展公開內容、創新公開形式、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和培訓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結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012年我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一步改進:
(一)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內容。
根據近年來使用情況及發現的問題,繼續完善我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建立並制定工作流程標準,進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內容,選擇若干社會關注度高、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作為突破口,逐步健全與完善相應的政府信息公開管理辦法、獎懲辦法。
(二)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深化政府信息公開
建立和完善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長效工作機制,繼續擴大政府信息公開途徑,公開環境保護廳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人事任命、領導講話、財政支出、環境影響評價、污染減排等信息。繼續重點推進與社會發展和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府信息公開,編制本行業政府信息公開實施細則;進一步及時、規範做好公文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加強專業性強及公眾關注度高的規範性檔案、重大決定等檔案配套解讀材料編寫工作,並探索相應的工作機制;以政府信息公開帶動辦事公開,以辦事公開帶動便民服務,進一步推動政府信息公開與網上辦事和電子政務工作的結合。
(三)改進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體系
依據公眾反映的問題對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體系進行修訂,主要將修改目錄分類方法、目錄內容劃分、目錄中內容的詳細解釋等方面,努力做到使公眾使用目錄體系時能夠快速尋找到相關信息。
(四)加強培訓和宣傳工作
重點是加強對廳系統領導幹部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培訓,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意識,加強依申請公開工作力度。進一步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正確引導社會公眾行使知情權。
(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
把政務信息公開報送工作列入我廳目標責任制考核範圍,建立網站內容保障領導責任制,明確網站內容保障工作聯絡員,及時、全面地做好網站內容保障工作。通過座談交流、督促檢查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及時總結並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推動我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邁上新台階。同時,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把環保信息公開工作納入政風行風評議的範圍,讓社會公眾對我廳環保信息公開情況進行評議,並根據評議結果完善制度、改進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