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雲霧

貴定雲霧

貴定雲霧茶也叫鳥王茶,是一種中國傳統名茶。產於貴定縣,具有抗衰老、抗動脈硬化、防治糖尿病、減肥健美、清熱降火等多種保健功效。

早在元、明、清時期就成為皇家貢品。康熙《貴州通志》(1673)年,民國《貴州通志》(1948)年等史書皆有“貴州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及“雲霧茶為貴州之冠。歲以充貢”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定雲霧
  • 又名:鳥王茶
  • 時間:元、明、清
  • 來源:《貴州通志》
產地,綜述,歷史記載,蔬菜集散地,交通重鎮,特點,歷史,發展,特點,採摘,炒制,

產地

綜述

貴定縣,屬名茶之鄉,貢茶產地,茶葉歷史悠久。貴定於公元581年建縣,至今歷史1423年。溯古論今,古老悠久的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造就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黔中重鎮——貴定。在貴定南部,有一座苗嶺叫雲霧山,遠離污染,原始生態,以盛產茶葉而出名,是中國茶樹起源地之一,至今山上還有樹幹四人合抱,樹冠高達40多米的千年野生茶樹。貴定的先民即雲霧山苗族,是世界上較早發現茶樹,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樹的祖先之一。
貴定雲霧

歷史記載

貴定雲霧茶的產地,據乾隆《貴州通志》(1714年)記述:“茶,產龍里苗坡及貴定翁粟沖、五柯樹、擺耳諸處。”而今霧茶的主產地為貴定縣雲霧區仰望鄉的上壩、竹林、長壽、排山、關口等十幾個山寨,產量占雲霧茶50%以上。各寨山峰起伏,海拔均在1200米能以上,終年雲霧繚繞,氣候特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時而雲霧蒙蒙,時而日光照射。年均年溫15℃,年降雨量1107毫米,相對濕度80%左右,土層深厚,多為砂礫質壤土,有機質含量為3—6%,含量、速效元素均較豐富。當地農民道:“井泉溪流灌阡陽,成茶品質最優越。”真實地描述了當地自然條件優越,茶葉品質優異,適宜發展茶葉生產。

蔬菜集散地

貴定又是中國西部最大的蔬菜集散地,是中國南方薇菜的主要交易市場。全國約產800噸,每年3至5月,全國各路客商雲集貴定爭購,噸均價在4至5萬元,交易量達400多噸,主要銷往日本等國家。薇菜由於具有高營養價值、高藥用價值和純天然性,被日本和東南亞各國稱之為“山野菜之王”,是目前國宴中不可缺少的山珍品。

交通重鎮

歷史上,貴定是湖廣通黔滇東西主驛道上的重鎮,是黔中咽喉,必經之地。解放後至今交通發達,黔桂、湘黔、株六複線鐵路在縣城交匯,貴州南下大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穿城而過,320、321國道以及304省道貫穿縣境,距省會貴陽市60公里,州府都勻市70公里,凱里市90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極為便利,是貴陽經濟圈中茶葉交易集散的最佳選擇地。到貴定除了購雲霧茶,購薇菜,購各種土特產外,還可以觀光旅遊,品嘗名聞中外的盤江狗肉,漂素有“黔中第一漂”之稱的省級風景區洛北河,游牟珠洞、盤江音寨布依風情旅遊區、縣內最大的人工湖——雲霧湖等等。
貴定雲霧貴定雲霧
目前,貴定有茶園1萬畝,年產高檔茶葉36萬斤。貴定雲霧茶,芽葉肥大壯實,葉色翠綠,茸毛特多,芽形秀麗,品質優異,芽葉柔嫩,營養豐富。1芽1葉的茶含多酚31.67毫克/克,胺基酸2.18毫克/克,咖啡鹼3.39毫克/克,水浸出物43.28毫克/克,兒茶素114.66毫克/克。它的香氣高爽,甘甜醇和,蜂蜜清香,回味悠長等特點被人們越來越熟知;貴定雲霧茶能提神益思、清心明目、延年益壽、生津止渴、消食除膩、止瀉醒酒、防癌抗癌、防輻射損傷、防心血管疾病之功能亦被人們日益知曉。

特點

雲霧茶採用民間傳統的手工炒、揉加工方法,經三炒、三揉、揉團、提毫、溫火慢烘,保持其原芽的鮮銳、形狀和茸毫,精工巧制、精湛獨特,成品茶條索緊卷彎曲,嫩綠充分顯毫,外形勻稱美觀,形若魚鉤,茶湯亮綠,湯色清澈,濃釅明亮。

歷史

早在2000多年前,從原生高樹茶到茶樹的人工栽培就已開始,並創出了“鳥王茶”、“東苗茶”、“魚鉤茶”、“白雲茶”等早期雲霧系列名茶。貴定雲霧茶的貢茶歷史從朝到民國的史志上均有記載。由於貴州於明永樂11年(1413年)才開始行省設定,再加上貴定苗、布等少數民族沒有記事的古老文字,所以古代很多有關栽培採制茶樹的史料難於保存下來,相傳雲霧茶盛唐時期就列為朝廷貢茶,到清初時評為全國八大名茶之一。
貴定雲霧貴定雲霧
目前發現有貢茶記載的是元朝泰安二年(1325年);明洪武五年為皇宮貢品;清《康熙貴州通志》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最有名。”現今仍在貴定雲霧山上保存完好的立於清乾隆五十五年的雲霧貢茶碑就是歷史的見證,是貴州省唯一有碑刻史志記載的茶葉,該碑文228字,尚清晰完好,記述了當時清政府為安撫貴定雲霧山區以“貢茶”代交“皇糧”的苗民,減輕負擔,規定不準地方官府差人加碼擾民,還撥銀420兩支持苗民發展“貢茶”生產。此碑於1982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在《中國文藝集成志書》中對沖泡貴定雲霧茶的描繪是:“杯蓋子一揭,只見杯子裡冒出一股白氣,先象一把傘,後象一朵雲,慢慢升上天空,所以叫雲霧茶,又叫白雲茶。”我國著名學者、中國茶學大師陳椽教授直接寫詩讚美貴定雲霧茶:“貴哉定鉤,清茗貢修。雲海霧都,質量兼優。”
據史料記載,貴定陽寶山建於明嘉靖年間,但民間傳說建造時間更早於明代,陽寶山氣勢恢宏,規模龐大,山形若飛鳳採蓮,山勢如萬山來朝,呈“雲聯一片寺前寺,露擁千層山外山”之景象,為一方勝概。和尚墳塔林碑刻記載葬期最早為明崇十四年(公元1641年),直到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清康熙、雍正時期朝廷冊封任命的僧綱司即掌管貴州全省佛教徒事務的大法官等眾多高僧均葬於此。名山上所產名茶均系開山白雲祖師、寶華上人、然薄大師、法順大師、若顯大師等歷代高僧所親手培植創製。 名山與名茶相映,名茶與名人交輝。明清以來貴定名人輩出,如明嘉靖浙江布政使姚士熙;明萬曆翰林院檢討、奉政大夫丘禾實;明崇禎遼東巡撫兼統山海關諸處的丘禾嘉;清隨左宗棠抗俄有功任甘涼掛印總督汪柱元;國民政府追封為勛三位陸軍上將、民國六年先後任貴州省長、四川省省長兼督軍的戴戡等都與貴定雲霧茶結下不解之緣,常用作饋贈禮品而自感榮光。

發展

貴定有2000多年的種茶史,600多年的貢茶史,輝煌燦爛的茶文化,打造了貴定雲霧系列名茶,使其出類拔萃,享譽海內外。在全國、全省各類茶葉評比中累獲名茶稱號。1990年5月以總分最高榮獲貴州省地方名茶省優質產品;同年10月又以99.85分名列全國名茶之首,榮獲商業部優質產品,全國名茶獎等四項殊譽;1993年在中國國際保健精品博覽會上榮獲金杯獎;1995年在中國國際技術產品展覽會上榮獲金獎;2002年第四屆國際名茶評比會上榮獲金獎。貴定雲霧茶遠銷西德日本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中央政治局把該茶作為接待外賓用茶。
1997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在親自品嘗貴定雲霧春茶後,詢問到貴定古稱中國西南三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陽寶山現狀,當知道陽寶山目前仍保存著全國罕見的規模最大的和尚墳石刻塔林及一些重要佛教文化遺產時,興之所至,感慨萬千,欣然揮毫,題寫了“佛茶”二字,使雲霧茶增添了歷史貢茶與佛教文化共融一體之色彩。
貴定雲霧貴定雲霧
歷史和現實已將雲霧茶深入到貴定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豐富多彩、內容獨特、形式多樣的貴定茶文化。古往今來留下了不少精彩的詩聯華章,大量的民歌、傳說故事、民間習俗和民間收藏中更有許多茶文化內涵。貴定苗族蘆笙舞“長衫龍”又稱“茶山龍”,2003年10月17日,唯一代表貴州省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國際旅遊文化節上進行大型展演,受到中外旅遊、文化專家好評,被譽為“東方探戈”。這是宣傳貴定,提高貴定知名度難得的民族牌、文化牌、特色牌,為貴定茶葉產業化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現如今,貴定縣結合自身優勢,把茶葉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四大產業之一,做強做大;作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的主要內容,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產業。

特點

雲霧茶采自當地的“仰望種”,具有葉色綠、茸毛多、芽葉肥壯,持嫩性強,且內含成份豐富的特點。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鮮葉原料,為雲霧茶品質形成創造了條件
品質特點是,形如魚鉤,彎曲美觀,披毫,色澤嫩綠,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

採摘

雲霧茶採摘細嫩,俗稱“嫩采雅雀嘴”,可見芽葉的幼嫩程度。全年採摘五輪左右,春茶採摘三次,清明前後采頭道茶,穀雨采二道茶,立夏後采三道茶,最多采2—3次。不採秋茶。採摘標準是以一芽一、二葉為主。

炒制

炒制工藝精巧,有三炒三揉後烘乾和四炒四揉再烘乾兩種炒法。
三炒三揉後烘乾的工藝是:殺青揉捻、二炒(搓條與搓緊條索)、三炒(揉團提毫)、烘乾。
四炒四揉就是多一道搓團提毫過程。殺青鍋溫85—90℃,投葉量1000—1250克,歷時10分鐘左右。揉捻時間5分鐘左右,達到初步起條的目的。二炒鍋溫70℃左右,散發部分水分後,抓緊時機熱鍋搓條,起鍋搓揉,緊細條索。三炒和四炒的鍋溫50℃左右,邊抖邊揉邊搓團、解團,反覆多次,手勢由重到輕,搓至形如魚鉤,茸毫顯露即起鍋攤涼。最後在鍋內低溫烘至足乾。全程歷時約2小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