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讓

責讓

責讓是漢語辭彙,拼音是zé ràng,指斥責;譴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責讓
  • 外文名:責讓
  • 拼音:zé ràng
  • 詳細解釋:斥責;譴責
  • 類型:名詞
詞語信息,詳細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責讓
【拼音】zé ràng
【示例】《史記·張耳陳餘列傳》:“張耳與陳餘相見,責讓陳餘以不肯救趙,及問張黶、陳澤所在。”

詳細解釋

斥責;譴責。
左傳·僖公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杜預 註:“將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責讓之言,不可報償。”
史記》卷九十三:“秋,匈奴冒頓大圍信,信數使使胡求和解。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間使,有二心,使人責讓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
漢書》卷三十三:“秋,匈奴冒頓大入圍信,信數使使胡求和解。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間使,有二心。上賜信書責讓之曰:‘專死不勇,專生不任,寇攻馬邑,君王力不足以堅守乎?安危豐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責於君王。’信得書,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以馬邑降胡,擊太原。”
三國志》卷二十:“遂共表稱陳袞美。袞聞之,大驚懼,責讓文學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諸君乃以上聞,是適所以增其負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聞,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戒慎如此。”
後漢書》卷三十三:“(馮)魴責讓以行軍法,皆叩頭曰:‘今日受誅,死無所恨。’”
晉書·五行志中》:“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者所過十數里。其鄰人有責息於外,歷年不還,乃假之使為責讓,懼以禍福。負物者以為鬼神,即傎倒畀之。”
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二:“某後復適公主家,令家人出,止之不令入。某初不了其故,倚門惆悵。公主尋出門下,大相責讓,云:‘君素貧士,我相抬舉,今為貴人。此亦於君不薄,何故使婦家書符相間以我不能為殺君也。’”
南唐書》卷十一:“世宗遂發怒,時鐘謨亦奉使在館,俱召見責讓,忌正色請死,無撓辭。”
宋 孔平仲 《續世說·讒險》:“李靖破突厥,擒頡利,溫彥博害其功,奏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於亂兵之手,太宗大加責讓。”
宋史》卷二百七十九:“時魏能逗撓,退保城堡,眾皆憤悱,責讓能,凝獨默然。”
金史》卷八十九第二十七:“上幸西京,州縣官入見,猛安謀克不得隨班。子敬奏軍民一體,合令猛安謀克隨班入見,上嘉納之,於是責讓宣徽院。”
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三回:“考烈王責讓黃歇,歇慚懼不容。”
明史》卷二百四十六:“迨旨下禮部,而王如堅、朱維京、塗一臻、王學曾、岳元聲、顧允成、于孔兼等苦口力爭,又共責讓錫爵於朝房。”
周貽白 《中國戲曲發展的幾個實例》:“其實,這種搞法,卻正是民眾的公允的批判,不過借陳妻之口以責讓之,責讓陳世美,也便是責讓蔡伯喈,也便是責讓那些艷羨郡馬之貴而棄親背婦的士大夫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