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

責,zé 從,朿聲,求也。引申為誅責等。

(1) 形聲。小篆字形。從貝,朿( cì)聲。本義:求。引申為“責任”、“誅責”等。

(2) 古無“債”字,假借為“債”。(zhài) 債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責
  • 部首:貝
  • 部外筆畫:4
  • 總筆畫:8
基本信息,1:zé,釋義,例句:,組詞,更多詞組,古籍解釋,2:,

基本信息

部首:貝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責
五筆86:GMU 五筆98:GMU 倉頡:QMBO
筆順編號:11212534 四角號碼:5080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D23
鄭碼:CILO,U:8D23,GBK:D4F0
筆畫數:8,部首:貝,筆順編號:11212534

1:zé

釋義

責:zé索取(財物) [ask for;demand]。
責,“求”也。――《說文》
引申義:責備、責難、懲罰、責令、要求、責任、差使、職責等。

例句:

往責於東邑。――《呂氏春秋·慎行論》
責之里正。――《聊齋志異·促織
以塞官責。
責人斯無難,惟受責俾如流,是惟艱哉!――《書·泰誓》
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史記·項羽本紀》
無責也。――清·方苞《獄中雜記
當其為里正,受撲責時,豈意其至此哉!――《聊齋志異·促織
崇患太祖慵惰不作業,數加笞責。――《新五代史·梁家人傳》
收奴婢十餘人去,責以殺婢事。――《漢書·趙嚴韓張兩王傳》
今釋其所有,責其所無。――《鹽鐵論·本議》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赦罪責功。――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責己也重以周。――唐·韓愈原毀
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史記·李將軍列傳
責成人之道。――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袁可立)復使之興兵助戰以責其大義。――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史記·項羽本紀》
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責,又有不言之責。――《韓非子
救護之責。――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組詞

責備:
zé bèi
[reproach; blame; reprimand] 埋怨他人或自責。
例句:受到良心責備。
責成:
zé chéng
[instruct (sb.to fulfil a task)] 指定某人或某機構辦成某件事。
例句:責成小組委員會提出報告。
責打:
zé dǎ
[punish by flogging] 舊時以鞭子、板子等,懲處、責罰犯過失的子女或臣民。
責罰:
zé fá
[punish] 處罰;懲處。
例句:因過錯而受責罰。
責怪:
zé guài
[hop; blame] 責備;怪罪。
例句:預料他們會犯一些錯誤,到那時候不要總是責怪他們。
責令:
zé lìng
[order] 責成;指令完成某事。
例句:因為行為不檢而被責令回家去。
責罵:
zé mà
[scold;blame] 用嚴厲的話責備。
例句:他發出一個傳單,引起了一片責罵聲。
責難
zé nàn
[rebuke; blame] 指摘、責備、非難。
例句:作者不應在評價問題上責難他的評論者。
責任:
zé rèn
(1)[duty;responsibility]∶應盡的義務;分內應做的事。
例句:校長的責任。
(2)[blame]∶應承擔的過失。
例句:推卸責任
責任心:
zé rèn xīn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做好分內事情的自覺性。
例句:責任心強。
責問:
zé wèn
[call sb. to account] 用責備的口氣質問。
例句:責問他為什麼會遲到。
責無旁貸:
zé wú páng dài
[duty-bound] 貸:推卸。自己應盡的責任,不能推卸給旁人。
zé yǒu yōu guī
[responsibility rests where it belongs] 應盡的責任,決不推卸。

更多詞組

責償(索取賠償);責貨(索賄);責諾(求取他人的許諾);責義(以合乎禮義要求別人);責債(索債);責賂(索求財物);叱責(大聲呵叱責備);呵責(呵斥);苛責(過嚴地責備);責嚷(責備;訓斥);責勸(責備並規勸);責黜(責備和貶黜);譴責(嚴加申斥);責讓(責備、譴責);貶責(指出過失,加以批評;責備);笞責;責懲(責罰懲處);責知(責罰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責杖(以杖刑責罰);責詰(責問);責究(責問追究);責報(讓人報答;圖報);責辦(責成辦理);責買(責成購買);專責(專門擔負的某項責任);權責(權力和責任);負責(擔負責任);卸責(推卸責任);職責(職務和責任);罪責(罪行的責任)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𧵩《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正韻》:側格切,𠀤音窄。《說文》:“求”也。《左傳·桓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又“非”也。《書·君奭》:誕無我責。《傳》:汝大無非責我留。
又“誅責”也。《詩·邶風·旄丘序》:責衞伯也。《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己怨。疏:責,謂許而不與而被責。
又“責讓”也。《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註:“微刺”也。
又“任”也。《孟子》:有言責者。
又“取”也。《戰國策》:歸其劒而責之金。
又“問”也。《史記·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註:簿問其辭情。
又“自訟”也。《前漢·韓延壽傳》:痛自刻責。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賣切。與“債”同。《周禮·天官·小宰》:聽稱責以傅別。註:稱責,謂“貸子”。疏:謂“舉責生子”,彼此俱為稱意,故曰“稱責”也。《左傳·成十八年》:施捨已責。註:止逋責。
又,葉側棘切。《柳宗元·懲咎賦》旣明懼夫天討兮,又幽栗兮鬼責。惶惶兮夜寤而晝駭兮,類麏䴥之不息。

2:

另見“債”,zhài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