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金融學

財務金融學

《財務金融學 》是2005年8月1日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玉明。

基本介紹

  • 書名:財務金融學
  • 作者:張玉明
  • ISBN:9787309045789
  • 類別:圖書>管理>財務管理
  • 頁數:422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序言,

編輯推薦

課題設定:叢書主要按照普通高校主要是財經類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大綱設定專業課程。考慮到各院校財務管理或者財務金融專業課程設定均在實踐摸索當中,相關院校教師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作者陣容:叢書作者由本專業教學水平高、師資力量強的國內知名院校如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南開大學、南京大學等專家組成。他們均是所在院校財務管理學、會計學領域教學及研究方面的學科帶頭人,其中的絕大多部分都有海外留學和訪問學者的經歷,能夠把握財務管理學及會計學**的發展動態。
內容特色:從培養國際化中高級財務管理人才考慮,叢書巧妙結合了中外財務管理教學案例,體現的是國際視野的財務管理理念,提供的是中外權威性的專業課外閱讀連結資料,著眼於解決中國企業的實際問題。在照顧到一般財務管理專業、會計專業、註冊會計師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學需要的同時,書中亦融入相關前沿知識,既為教師課堂講授留有餘地,同時也能夠滿足MBA及MPAcc職業會計碩士研分生教學需要。
使用方法:將陸續推出所設課程相應的教學用書、 學生學習指導用書及供課堂演示所用的PPT,適當時候還將提供相應的網上教學支持。教師在講授教材時可根據課時安排、學生基礎及難易程度調整講授內容。

內容簡介

中國資本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己日趨完善,企業的財務活動已開始全面融入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本書作者根據教學實踐力圖建立一門新的專門研究企業金融活動的、涵蓋範圍更廣的、適應現代經濟和企業管理的學科——財務金融學,以彌補現有財務管理學對現代金融環境的不適應。與傳統的財務管理學相比,財務金融學將企業價值創造的視角延伸到了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突破了傳統財務管理學中企業價值創造的分析框架,從而較為全面、系統、動態地考察了企業價值的源泉。全書共分十八章,討論了財務金融學的研究對象及目標、基本觀念;結合當前財務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側重就企業的財務管理的金融方面進行了細緻闡述,如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金融市場與企業價值、債務融資、股權融資、金融資產定價理論及與財務管理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管理。本書適合高校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會計專業本科及研究生、MBA工商管理教學及MPAcc職業會計碩士需要,同時也可兼作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學生選修用教材。

作者簡介

張玉明 1962年7月生,山東濟南人。經濟學博士,管理學博士後,山東大學教授。先後師從張暉明、蔣學模、蘇東水。研究方向:金融證券、現代企業理財、巨觀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教學課程:證券投資理論與實務、財務金融研究、西方經濟學、東方管理學。現為山東大學教授,江西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河海大學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山東經濟藍皮書編委,山東世界經濟研
究會理事、副秘書長。
近兩年研究領域主要成果有:獨立著有《信息非均衡與銀行不良資產》、《資本結構最佳化與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策略》、《民營企業融資體系》、《中小企業融資策略》等。合著3本,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60篇。主持課題及科研項目十多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學習目標
第一節 財務金融學的性質與對象
第二節 企業組織形式與財務金融
第三節 財務金融學的目標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二章 財務金融的環境分析
學習目標
第一節 財務金融的巨觀環境
第二節 財務金融的微觀環境
第三節 財務金融與公司治理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三章 財務金融學的基本觀念
學習目標
第一節 現金流量觀念
第二節 貨幣時間價值觀念
第三節 風險收益均衡觀念
第四節 信息經濟學觀念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四章 金融市場與財務金融
學習目標
第一節 金融市場的要素與基本特徵
第二節 金融市場的分類
第三節 金融市場與企業金融行為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五章 金融中介與財務金融
學習目標
第一節 金融中介及其功能
第二節 商業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
第三節 金融中介與企業金融行為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六章 金融市場與企業價值
學習目標
第一節 金融市場與現代經濟
第二節 金融市場有效性假說
第三節 金融市場與企業價值
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複習思考題
補充閱讀材料
第七章 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
第八章 代理成本、控制權與信號模型
第九章 債務融資策略
第十章 股權融資策略
第十一章 財務分析與價值評估
第十二章 現代金融資產定價理論
第十三章 風險及風險管理
第十四章 期貨交易與風險管理
第十五章 期權交易與風險管理
第十六章 信息不對稱下的財務金融決策
第十七章 收購兼併與企業價值
第十八章 財務重構與公司治理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現代意義上的財務理論始於20世紀50年代。考察西方已開發國家財務理論50多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財務理論與金融市場和金融中介之間具有內在的良性互動關係。從研究成果上看,20世紀50年代以來,西方財務理論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莫迪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 Miller)、馬科維茨(Markowitz)、夏普(Sharpe)、斯克爾斯(Scholes)和默頓(Merton)等財務學家分別因為資本結構理論、投資組合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期權定價模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上述財務理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研究最佳資本結構為特徵;第二階段,研究證券資本市場投資組合及收益與風險均衡等問題;第三階段,研究以衍生金融工具為代表的期權計價模型等問題。這些不同發展階段的研究成果是隨著西方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創新發展起來的。正是由於西方主要已開發國家的金融市場在“二戰”之後開始復甦和繁榮,才帶來了財務理論研究的蓬勃發展。而財務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又反過來促進金融市場的完善。如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交易日趨複雜,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各類風險加劇,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應運而生。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催生了對財務理論的研究需求。布萊克和斯克爾斯(Black & Scholes)於1973年提出並經由默頓(Merton)等財務學家發展完善的期權定價模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它解決了那些內含遠期和或有要求權的資產的定價問題,因此大大推動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其成為理想的投資和套期保值工具,並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金融市場的日益完善,也促進了財務理論研究範式的轉變。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財務理論的研究是不成系統的,研究方法上側重規範研究。50年代以後,西方財務學界開始將經濟學的一些數量分析方法和技術引進到財務問題的研究當中,並與傳統的規範研究方法有機地結合了起來,使得財務理論研究成果既有嚴密的內在邏輯,又經過實證檢驗和修正,更趨完善和成熟,有效避免了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的困惑,結果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財務理論的研究視角從對內逐漸轉向研究外部的金融市場,財務研究的價值取向和研究範式也發生了轉變,如何使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獲得最大化的價值成了財務理論研究的主要關注焦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