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性優先效應

比起分享積極信息,能夠共享負性信息的人更親近。人們更容易湊在一起說別人壞話,這就是負性優先效應。

負性優先效應的現象,負性優先效應實驗,負性優先效應的先決條件,

負性優先效應的現象

一個沒有參與過心理學實驗的美國大學生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於是你也來到了實驗室。在等待做實驗的過程中,你和坐在旁邊一起等待的人開始交談,發現你們碰巧上過同一門導論課,他和你都不怎么喜歡那個老師……
負性優先效應負性優先效應
另一現象:
你發現你和坐在旁邊的陌生人上過同一門導論課,你和他都比較喜歡那個老師。你會更喜歡哪個人?更願意和誰交朋友呢?

負性優先效應實驗

南佛羅里達大學心理學系的詹妮弗·K·巴森(Jennifer K.Bosson)和她的同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最初的回溯性調查中,他們讓120名參與者在列出1名最親密朋友的名字後回答這樣的問題:“在我剛和他/她認識時,我們發現我們都喜歡____,_____,_____,……;都不喜歡___,____,_____,……。”喜歡/不喜歡的對象可以是人物、事物或者某種觀點,回答的條目越多越好。
儘管這些參與者都認為,與討論彼此都不喜歡的某個人相比,他們更經常在一起討論喜歡的事物,這些也更能促進友誼,但研究結果恰恰相反。從回憶的實際結果來看,在對人物的共享態度中,負面態度要占更大的比例。
這個調查結果也許是由於人們記憶的偏差導致的,畢竟有研究表明人們對負性事件的記憶更深刻。
於是巴森等人將調查的內容擴展到了參與者的3個最親密的朋友,回答的問題也變成了描述當前的(而非剛認識時)共享態度。主要的研究結果依然不變,並且,這種差異在關係最親密的朋友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據經典歸因理論,相對於積極態度而言,人們認為負性態度更能夠體現一個人真實的想法,也更容易被歸因成個人特質。因為他人可能只是出於禮貌而附和你的正性態度,而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負性態度則是需要冒風險的。當我們得知一個人跟我們具有同樣的負性態度時,我們會覺得了解了他的真實態度,更熟悉他的個人特質,也更願意和他親近。

負性優先效應的先決條件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負性優先效應”只存在於態度較弱的情形下。這很接近自然的人際交往過程。在一段關係的初級階段,我們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如果熟識以後仍然不能分享負性態度,就很難成為“特別好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