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雕鏡子

貝雕鏡子,是一件文物,在圓明園徵集流散文物活動中,被一北京市民捐贈給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雕鏡子
  • 類別:珠寶器
  •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珍品
  • 年代:清
  • 文物現狀:一北京市民捐贈給國家
基本信息,相關資料,貝雕,貝殼,貝雕主要產地,

基本信息

【文物現狀】:在圓明園徵集流散文物活動中,被一北京市民捐贈給國家。

相關資料

貝雕

早在宋、元前後,中國民間就流行有螺鈿鑲嵌和貝貼等工藝。品種有各種人物、動物、花卉、掛屏等陳設品;各種文具、菸具、檯燈等生活用品。色彩富麗,形狀奇異,自然美觀。主要產區有遼寧大連、山東青島、廣西北海、廣東陸豐等地。
貝雕是選用有色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和紋理形狀,經剪取、車磨、拋光、堆砌、貼上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貼、半浮雕、鑲嵌、立體等多種形式和規格的工藝品。還是解放以後才發展起來的。

貝殼

遠在五萬年前山頂洞人時期,就被穿成串鏈作為裝飾。商代到秦代,貝類中的一種,長期被當作貨幣使用。漢代以後,歷代藝人利用貝殼的色澤,雕成各種圖案,鑲嵌在銅器、鏡子、屏風和桌椅上作裝飾。素稱“螺甸”,這種工藝目前不少地區仍有生產。
貝殼品種多樣,大的象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態繁多,色彩各異,一個貝殼還可以磨出多層色彩。所以製作的工藝品,品種多,題材廣。品種有菸具,文具、檯燈、發卡、瓶插、魚缸等實用工藝品,以及各種掛屏、屏風、圓雕等藝術欣賞品。色彩都是利用貝殼固有色澤,不事渲染,別有風味。貝殼工藝美術品大多是用膠粘合。經研究改進,現在沸水裡煮,不會開膠,在零下四十度低溫,不會變形。

貝雕主要產地

有山東的青島、遼寧的旅大、廣西北海、廣東陸豐和江蘇的連雲港等。主要以花鳥、人物、山水、靜物等為題材,珠光晶瑩,古樸典雅,具有鮮明的裝飾性和觀賞性。寓意富貴吉祥。適合大型賓館、會議廳等樓堂裝飾的巨幅壁畫、大型座屏,富含藝術魅力,可以突顯廳堂雍容華貴和濃郁的文化氣息;貝雕旅遊系列紀念品、首飾、立體擺件、風景畫屏等便於攜帶,或做旅遊紀念、或饋贈親友,深受遊客鐘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