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海桐花

貝氏海桐花

貝氏海桐花是海桐花的一種。屬於海桐花科海桐花屬的植物。目前,據稱全球唯一的一株野生狀態下的貝氏海桐花,生長在紐西蘭三王群島(the Three Kings Islands)其中的一個島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貝氏海桐花
  • 拉丁學名:Pittospor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傘形目 Apiales
  • :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 :海桐花屬 Pittosporum
  • :海桐P. tobira
  • 亞種:貝氏海桐花
  • 分布區域:紐西蘭
瀕危原因,拯救轉機,拯救方法,拯救前景,

瀕危原因

貝氏海桐花
從1945年至今,這棵樹就這么孤零零地長在原處。本來,自從人類在該島上引入山羊,這棵樹的所有同伴就被吃了個精光。 幾十年來,為了讓這棵樹能夠子孫昌盛,科學家可謂絞盡了腦汁。可目前除了採用嫁接技術外,別無他法,因為連最簡單的生物學手段也派不上用場:這棵樹是雌的。

拯救轉機

1990年代,紐西蘭物種保護部科學家彼得·德蘭格(Peter de Lange)在制訂該樹種的拯救計畫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讓人頗為費解的現象。首先,紐西蘭本島上的一些花農已繁育出貝氏海桐花的幾棵幼苗(都是從這棵樹上嫁接後克隆出來的),這就證明這些幼苗只能是這棵樹的純正樣板而已,而非原先有人認為的那樣,是通過與海桐花科的其他品種雜交後產生的後代。其次,其中一棵樹苗,通過人工授粉的辦法還真能開花結果。這一現象促使德蘭格得出結論,認為這棵野生的貝氏海桐花不會完全是雌的。此外,那段時間裡發表的有關研究報告也表明,這棵野生的海桐花雖屬雌性,但仍含有某些較低程度的雄性特徵,從而使自花授粉成為可能。
從那時候起,紐西蘭本島的一些苗圃場就先後售出幾百棵貝氏海桐花,但科學家還是遲遲不敢把這些“外嫁”出去的樹苗或種子引入三王群島,因為他們擔心這樣做可能會把外來的病原菌或真菌性病菌帶到島上,危害這棵野生種的健康。

拯救方法

2010年,德蘭格和他的研究小組在三王群島上播下1600棵貝氏海桐花種子。他們已對這些種子進行過十分認真的處理,確信這批種子絕不含有任何病菌。具體的做法是,先剝離果肉,讓種子風乾,然後用10%的次氯酸鈉漂洗,再用70%的酒精在層流器上進行消毒。我們發現,處理過的種子能很好地發芽,經初步篩定,尚未發現任何病毒或其他類型的病菌。

拯救前景

預計再過6-10年,這些種子就能長大成“樹”,並開始開花結果。該項目將一直開展下去,直到繁育出500棵能夠穩定成長的大樹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