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革命紀念館

豫西革命紀念館

豫西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老城大街中段、縣委大院西側。地理坐標為東經112°44′北緯33°5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豫西革命紀念館
  • 地理位置:河南省魯山縣
  • 始建於:1891年
  • 類型:革命遺址
歷史沿革,陳列展示,歷史背景,保護開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紀念館布置在原基督教牧師住宿的小樓(簡稱牧師樓)內外。牧師樓始建於1891年,由挪威傳教士建造,具有歐洲建築風格,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是現存西洋建築的活標本,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1947年11月魯山解放,傳教人員相繼離去,此樓為豫陝鄂行政公署及豫西行政公署辦公處。
1948年4月至10月,原中原局領導人鄧小平等同志曾在此居住、辦公,並多次在魯山縣召開會議,運籌帷幄中原解放戰爭的重大決策。
2002年,中共魯山縣委、縣政府把牧師樓作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保護和開發,2004年2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同志題寫“豫西革命紀念館”館名,2004年8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2006年元月,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題名“魯山鄧小平舊居”。

陳列展示

紀念館總面積1200㎡,展廳面積320㎡,是一座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展出鄧小平同志在魯山、紅二十五軍長征途經魯山、魯山縣早期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魯山的革命活動和魯山發展新面貌等圖片、文字資料、實物1400多件(幅),展廳內製作有大型魯山縣地形地貌沙盤,設定有電視等現代化展示媒體。
紀念館樓房前安放著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的半身銅像。館內共設8個展室,展出珍貴圖片近800幅,文字7萬多字,實物上百件,主要有鄧小平生平簡介、紅二十五軍長征途徑魯山、魯山的早期革命活動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重要事件的圖片、實物、文字資料和“沙盤”等。

歷史背景

1948年4月25日,鄧小平同志曾在此樓房西南的福音堂(當年的基督教教堂)召開了豫陝鄂前委和後委聯席會議,並做了《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後的政策策略》的報告(簡稱鄧小平魯山報告),由於鄧小平同志在此報告中以魯山縣西關街上的小市場為參照,提出了在廣大解放區開展市場經濟、鞏固解放區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為中原解放區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意義。鄧小平的這一報告,1987年由中央文獻研究室冷溶主任深入調研,認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並經鄧小平本人選定,於1988年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引起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幾年來,經過中央、省、市有關部門專家的研討,基本形成了“鄧小平早期市場經濟理論在魯山萌芽”的論斷。

保護開發

保護措施

2005年,豫西革命紀念館被納入《2005—2010年河南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實施綱要》,確定為河南省首批重點建設的26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之一;2006年8月,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豫西革命紀念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 址:河南省魯山縣老城大街109號院(縣委大院內)
交 通:102路公車,縣委下車。
車 位:有
開放時間:全年免費開放
9:00--18:00(4月--10月)
9:00--16:00(11--3月)
門 票:無
講 解:團體預約免費講解,個人無講解

地圖信息

地址:老城大街119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