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之戰

豫章之戰,是發生在春秋期間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9年),吳國和楚國為爭奪豫章以東屬國爆發的戰役。是役,吳王闔閭用計誘使楚國派子常、囊瓦攻吳,而又令吳軍先採取守勢後迎頭還擊,在豫章大敗楚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章之戰
  • 特點:吳軍用兵靈活,出其不意
  • 戰況:豫章以東諸邑及屬國皆被吳所占
  • 時間 :春秋期間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9年)
周敬王十二年夏,吳王闔閭誘使楚之屬國桐(今安徽桐城北)叛楚,又唆使楚之附庸舒鳩(今安徽舒城東南)勸誘楚發兵攻桐。楚不知是計,於同年秋遣令尹囊瓦率軍攻吳,進至豫章;又令公子繁率軍自六(今安徽六安東北)經舒鳩襲桐。吳軍故意將大批船隻集中在豫章南部江面,示以守勢,暗中卻將主力潛伏於巢(今安徽桐城與安慶之間)。囊瓦以為吳軍盡在江上,因而鬆懈了對陸上方面的戒備。吳軍乘機突然對楚軍側後發動襲擊,楚軍潰敗。吳軍盡俘其戰船,又乘勝攻占巢地。楚公子繁率部經過舒鳩時,亦遭吳軍伏擊,公子繁被俘。經此一戰,楚國在豫章以東諸邑及屬國皆被吳所占有。
點評:此戰,吳軍用兵靈活,出其不意,故能取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