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

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

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阿亞拉(英語: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西班牙語: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1903年1月23日——1948年4月9日)哥倫比亞律師、政治家、法學家、自由黨左翼領袖。蓋坦1903年出生於聖菲波哥大,1920年前往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攻讀法律,1924年畢業獲得律師資格,1926年前往羅馬大學學習,後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支持工人運動,1929年當選為昆迪納馬卡省眾議員,1931年當選為眾議員,1932年成為自由大學的校長,1933年組建“全國革命左派聯盟”,努力政府進行推動社會改革,1935年當選為參議員,1936年~1937年任聖菲波哥大市市長,1939年~1940年任最高法院法官,1940年~1941年擔任教育部長,1942年當選為納里尼奧省的參議員,1943年~1944年擔任勞工部長,1945年被“蓋坦運動”提名為總統候選人,1946年作為自由黨左翼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失敗,之後領導人民進行反對保守黨政府獨裁統治的鬥爭,1948年4月9日在聖菲波哥大遇害身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阿亞拉
  • 外文名:Jorge Eliécer Gaitán Ayala
  • 國籍哥倫比亞
  • 民族:白人
  • 出生地:哥倫比亞 聖菲波哥大
  • 出生日期1903年1月23日
  • 逝世日期1948年4月9日
  • 職業:律師 政治家 法學家 自由黨左翼領袖
  •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國立大學 羅馬大學
  • 信仰:羅馬天主教
  • 主要成就:擔任哥倫比亞自由大學校長
    擔任“全國革命左派聯盟”領袖
    推動自由黨政府改革,自由黨左翼總統候選人
    領導人民進行反對保守黨政府獨裁統治的鬥爭
  • 代表作品:《社會主義思想在哥倫比亞》
  • 學位:法學博士
  • 政黨哥倫比亞自由黨
早年經歷,求學生涯,支持工運,推動改革,從政經歷,競選總統,反獨裁鬥爭,慘遭殺害,後世紀念,家庭成員,

早年經歷

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阿亞拉,1903年1月23日出生於哥倫比亞首都聖菲波哥大一小資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埃利塞爾·蓋坦·奧塔羅拉是哥倫比亞自由黨人,曾參加1899年~1902年進行的哥倫比亞內戰千日戰爭,母親曼努埃爾·阿亞拉·拉貝特朗是學校里的教師,蓋坦在家中6個孩子中排行老大。
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
蓋坦早年生活困難,曾隨父親從事商業,在母親的輔導下自學,1913年他開始前往學校接受正規中等教育,1919年從高中畢業,在蓋坦上高中期間,他就曾支持哥倫比亞著名詩人吉列爾莫·瓦倫西亞參加1918年的總統競選活動,還參加反對總統馬爾科·菲德爾·蘇亞雷斯的抗議活動。

求學生涯

1920年,蓋坦前往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攻讀法律,1924年從國立大學畢業,獲得律師資格,他在畢業時發表論文《社會主義思想在哥倫比亞》,曾一度引發了爭議。蓋坦在大學畢業後成為律師,在處理案件中展示出他優秀的法律才華,1924年~1925年擔任昆迪納馬卡省議員。
求學時期的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求學時期的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
1926年,蓋坦在他的兄弟曼努埃爾·何塞·蓋坦·阿亞拉的支持下,前往他夢寐以求的歐洲學習法律,蓋坦在義大利羅馬大學深造,攻讀法學犯罪心理學,他在羅馬大學期間多次受到法學教授恩里科·菲利的表揚,1927年,蓋坦從羅馬大學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他在義大利深受該國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的影響,領悟到了鼓動和組織民眾的方式。

支持工運

蓋坦所處的時代正直哥倫比亞國內生產關係迅速變化,國內階級關係深刻變化,哥倫比亞同帝國主義國家的民族矛盾,工人農民、工業資產階級同封建大地主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時期,20世界20年代,哥倫比亞國內的罷工運動此起彼伏,石油工人、河運工人、香蕉和菸草種植園工人紛紛罷工。蓋坦從羅馬大學畢業後返回哥倫比亞,回國後,他對1928年聖瑪爾塔香蕉種植園工人舉行大罷工表示同情,努力捍衛工人的權利,對保守黨政府鎮壓工人運動予以譴責,他還對政府鎮壓罷工運動的傷亡人數進行調查,並與參與罷工的工人進行接觸。
蓋坦與哥倫比亞民眾蓋坦與哥倫比亞民眾
1929年3月1日,蓋坦當選為昆迪納馬卡省眾議員,當年正式加入哥倫比亞自由黨,1931年成為國家眾議員,之後他利用議會講壇,指責保守黨政府鎮壓工人民眾的罪行,對1928年聖瑪爾塔工人罷工運動表示同情,支持當年6月聖菲波哥大爆發的反對美國壟斷資本聯合果品公司和保守黨政府的示威活動,8月,蓋坦親自率領民眾,舉行抗議活動,抗議保守黨政府內部的腐敗。在擔任眾議員期間,蓋坦親自前往香蕉種植園,表示一定會為種植園工人爭取到應有的權利。

推動改革

1930年,自由黨人恩里克·奧拉亞·埃雷拉當選為總統,儘管自由黨人取得了政權,但保守黨人控制著國會,因此政府的內外政策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1931年蓋坦成為哥倫比亞國立大學和自由大學的刑法和犯罪社會學教授,1932年他成為自由大學的校長,當年11月前往墨西哥訪問。
1000哥倫比亞比索上的蓋坦1000哥倫比亞比索上的蓋坦
1932年哥倫比亞和秘魯爆發了萊蒂西亞爭端,哥倫比亞在衝突中失敗,蓋坦對哥倫比亞國內狀況和自由黨人不作為的行為十分不滿,他和一些左翼人士要求修改1886年憲法關於中央集權和教會特權的條文,提出了一個調整農民與大地主關係的法案,遭到保守黨人控制的議會否決,敦促自由黨政府採取社會改革措施,又遭到攻擊。
1933年4月,蓋坦等一批主張改革、對自由黨政府感到失望的自由黨左翼人士在聖菲波哥大舉行集會,成立“全國革命左派聯盟”,形成了一個以知識分子、工人、農民和中產階級等參加的政治運動,即“蓋坦運動”,蓋坦被推舉為領袖,蓋坦提出了對外反對帝國主義、對內實行國有化等口號,主張分配土地給農民,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強調要對現存社會進行激烈的改革,贏得了人民民眾的廣泛支持。在人民民眾的壓力下,恩里克·奧拉亞·埃雷拉政府被迫做出了一些改革,如縮減社會開支,舉辦一些公共工程等。
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

從政經歷

1935年,蓋坦當選為參議員,同年他重新加入哥倫比亞自由黨,“全國左派聯盟”也重返自由黨內,1936年6月,蓋坦當選為聖菲波哥大市市長,在市長任期內,推動社會改革,積極改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修建居民住房和集體食堂等,1937年3月辭去市長職務,之後他繼續從事律師職業,1938年他還進行了一次國際旅行。
從政期間的蓋坦從政期間的蓋坦
1939年,蓋坦當選為哥倫比亞最高法院法官,次年2月被總統愛德華多·桑托斯·蒙特霍任命為教育部長,在擔任教育部長期間,蓋坦積極推動教育改革,組織國內各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掃盲運動。1942年當選為納里尼奧省的參議員,1943年10月8日蓋坦被總統阿方索·洛佩斯·普馬雷霍任命為勞工部長。

競選總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加快了哥倫比亞政治力量的劃分,各派政治勢力進行了激烈較量,以保守黨人勞雷亞諾·戈麥斯·卡斯楚為首的右翼勢力,向自由黨改革派發動猛烈進攻,哥倫比亞國內的暴力活動愈加頻繁,在這種形勢下,1944年3月6日,蓋坦辭去勞工部長職務,決定參加1946年的總統大選,1945年9月23日,“蓋坦運動”作為一支強大的民主力量,提名蓋坦為總統候選人。
參加總統競選時的蓋坦參加總統競選時的蓋坦
蓋坦針對保守黨勢力抬頭,提出了“恢復共和國道德和民主”的口號,揭露兩黨政治集團同人民的尖銳對立,指出當權的政治寡頭只是一小撮富人的代表,而大多數人民卻處於無權地位。蓋坦一方面利用一切民眾集會和活動,宣傳其改革的主張,以求得人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他改變鬥爭策略,努力爭取自由黨黨內人士的支持。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勝利,擴大了哥倫比亞民主力量的影響,工會和農民組織得到鞏固,共產黨的力量有所發展,傳統政黨之間和黨內各派的矛盾加深。但是,1946年5月自由黨人在總統候選人意見上出現分歧,左翼提名蓋坦為總統候選人,右翼提名加夫列爾·圖爾瓦伊為總統候選人。在5月5日舉行的總統大選中,蓋坦獲得了人民民眾和左翼政黨組織的支持,得到了358957張選票,得票率為27.2%,但是由於自由黨提名了兩位總統候選人,導致得票分散,保守黨人馬里亞諾·奧斯皮納·佩雷斯當選為總統。

反獨裁鬥爭

1946年8月保守黨上台後,實行獨裁統治,導致哥倫比亞國內的矛盾迅速激化,自由黨和保守黨的衝突加劇;總統選舉的失敗使自由黨陷入混亂之中,蓋坦看到了自由黨的軟弱,決心繼承自由黨精神,他提出“為奪回政權而戰”的口號,決心以強大的人民運動對付大資產階級和地主寡頭勢力的聯合統治。
1947年,蓋坦向民眾發表演講1947年,蓋坦向民眾發表演講
蓋坦積極團結自由黨人,1947年1月18日他召開“蓋坦運動”代表大會,努力爭取民眾支持,通過組成政府的最低綱領,主張實行代議制民主制度,建立民主國家,反對寡頭統治;強調由國家管理經濟,反對經濟壟斷;要求進行社會改革,保障工人、農民和婦女的權利;反對外來干涉,譴責美國壟斷資本的剝削和對哥倫比亞內政的粗暴干涉,蓋坦的這些主張得到人民民眾的支持,但也引起了保守黨政府的不安和仇視。
1947年3月,哥倫比亞舉行了議會選舉,自由黨左翼取得大部分議席,在參議院中自由黨共有35席,其中自由黨左翼就有22席,保守黨只有28席,而在眾議院中,自由黨獲得了74席,自由黨左翼達44席,保守黨為57席,同時,蓋坦當選為參議院議長和國民議會議長,6月,自由黨溫和派承認蓋坦為哥倫比亞自由黨唯一領袖,當年10月,蓋坦在聖菲波哥大市政選舉中再次獲勝,這時,自由黨國會議員通過決議,宣布蓋坦為下屆總統候選人,這一決定使保守黨政府恐慌不安,保守黨政府陷入危機當中。
蓋坦領導人民進行反獨裁鬥爭蓋坦領導人民進行反獨裁鬥爭
由於保守黨政府繼續實行獨裁統治,蓋坦領導自由黨向保守党進攻,1948年2月7日,他領導5萬民眾在首都聖菲波哥大玻利瓦爾廣場舉行集會,抗議政府實行暴力統治,蓋坦在大會上呼籲政府停止迫害活動,重申將為哥倫比亞人的自由、和平與安寧而鬥爭;接著,他召集自由黨議員開會,決定同保守黨政府公開決裂,自由黨退出內閣導致聯合內閣倒台。
1948年3月,第九屆泛美會議在首都聖菲波哥大召開前夕,蓋坦揭露美國加緊控制和奴役拉丁美洲各國的陰謀,指出保守黨政府是帝國主義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理人,號召人民團結起來,堅持鬥爭。蓋坦向帝國主義和國內保守勢力進行的不妥協的鬥爭,嚴重的威脅著它們在哥倫比亞的統治地位。

慘遭殺害

1948年4月1日,蓋坦獲得自由大學授予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榮譽博士學位,4月8日,他負責處理一件關於一名士兵被指控謀殺記者的案件,蓋坦努力為那名士兵作無罪辯護,4月9日中午,蓋坦在成功處理了士兵案件之後和他的幾位朋友在飯店結束聚餐準備離開時,遭到一名叫胡安·羅阿·西拉的槍手用左輪手槍的襲擊,蓋坦身受重傷,被送往醫院搶救,但在當日14:05分因傷勢過重而不幸離世,蓋坦遇害時年僅45歲。
1948年4月9日,蓋坦不幸遇害離世1948年4月9日,蓋坦不幸遇害離世
蓋坦被殺害的訊息一傳開,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浪潮。4月9日當天,聖菲波哥大爆發了大規模的人民起義,憤怒的人們將殺害蓋坦的兇手圍毆打死,之後起義民眾奪取了政府軍的武器,打開監獄大門,襲擊並焚燒了保守黨的世紀報社、勞雷亞諾·戈麥斯·卡斯楚等人的官邸、大教堂等公共建築物,占領電台、一些政府部門以及舉行美洲國家組織會議的國會大廈,一度包圍了總統府,起義很快波及到其他省份,政府出動了大批軍隊進行殘酷鎮壓,起義歷經了三天,最終被政府軍鎮壓,聖菲波哥大恢復了平靜。之後“蓋坦運動”停止了活動,但蓋坦的政治主張以及其領導的運動對哥倫比亞政治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人民民眾的鬥爭起著促進作用。波哥大事件使哥倫比亞陷入了極度混亂時期,從此哥倫比亞進入了1948年~1957年的“十年暴力”恐怖時期。

後世紀念

蓋坦在去世後被哥倫比亞人民的廣泛紀念,人們追認蓋坦為哥倫比亞的烈士,他遇害的那一天4月9日被定為受害者日,他的居所被改造為以蓋坦命名的博物館,時任哥倫比亞總統(1966年~1970年在任)卡洛斯·耶拉斯·雷斯特雷波為蓋坦在聖菲波哥大中央公園舉行了一次象徵性的葬禮,聖菲波哥大有紀念蓋坦的紀念碑和蓋坦文化中心,還有以蓋坦命名的豪爾赫·埃利塞爾·蓋坦劇場,蓋坦的肖像也被印在哥倫比亞1000比索上。
以蓋坦命名的博物館以蓋坦命名的博物館

家庭成員

蓋坦1936年同安帕羅·哈拉米略結婚,兩人共有一個女兒:格洛莉亞·蓋坦·哈拉米略,格羅莉亞出生於1937年,父親遇害後隨母親僑居瑞士,1957年回國,曾擔任智利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戈森斯的特別顧問,後在哥倫比亞國內大學任經濟學和政治學教授,從事對蓋坦政治理念的研究,並出版了多部著作。
蓋坦和他的女兒蓋坦和他的女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