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山

豐都山,又名大爺山。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前灣向北部,溢水河西側。地理坐標:東經1 0 7°21 ′——1 0 7°26 ′,北緯33°13 ′——33°16′。海拔836.9米,東西走向,長約5公里,東隔溢水河與蠶姑山(俗稱小爺山)相望,西接子房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都山
  • 又名:大爺山
  • 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洋縣
  • 海拔:836.9米
簡介,周圍環境,

簡介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在山頂建廟宇48座,名崇道觀。山上翠柏參天,“天池”輝映;觀內殿宇櫛比,樓閣錯落;觀外琉璃照壁屹立,蒼松護繞。觀區風景秀麗。向為山南道家活動勝地。明永樂年間(1403—1424),明道士張三豐(又稱邋遢張爺)據此講經,煉丹濟世。觀內靠北坡有“張爺洞”,傳為張三豐練功處,下通上溢水湧泉寺,從山上洞口投石子。發出“叮噹”之聲後落入湧泉。
陝西省漢中市洋縣大爺山
據說洋縣有一座山,過去叫豐都山,現在大家都叫它大爺山。此山有些來頭,聽上了年紀的鄉人說,可以追溯到宋元豐年間(1078~1085)。那時在山頂建有48座廟宇,名崇道觀;
據說原來山上是翠柏參天,“天池”輝映;觀內殿宇鱗比,樓閣錯落;觀外琉璃照壁屹立,蒼松護繞,風景秀麗,一向為道家活動聖地。
據說明永樂年間,名道士張三豐(又稱邋遢張爺)曾居此講經,煉丹濟世。現在靠北坡還有“張爺洞”(俗稱神仙洞),傳為張三豐練功處。 
據說每年春秋兩季朝山香客和遊人不絕,尤以農曆二月、七月逢廟會時最盛。
據說“文化大革命”期間,古建築物全被拆毀,有名的“搭柏樹”和其它樹木也被砍伐一空,現在的酆都山頂只剩下荒冢衰草、殘碑瓦礫,早已面目全非了。
於是,驅車前往,一路只見青山綠水,山頂廟宇只見斷碑殘垣。。。徜徉到山腰。微風撫面,涼爽宜人。憑高遠眺,四處一片嫩綠的景色盡收眼底,給人帶來清新、沁人心脾的舒適感。鳥瞰山下,農舍、廠房,井然有序地點綴在綠樹叢中,溢水河閃著銀波仿佛少女的一束絲帶把綠色劃得涇渭分明。

周圍環境

“張爺廟”旁有“搭柏樹”巍然屹立,傳為張三豐所栽。萬曆三十三年(1605),于山門外建築琉璃照壁,高5米,長九米,壁上嵌鑲瓷釉人物、鳥獸和花卉,栩栩如生。每年春秋兩季,朝山香客和遊人不絕,尤以農曆二月、七月逢廟會時最盛。“文化大革命”期間,古建築物被拆毀,有名的“搭柏樹”和其他樹木也被砍伐一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