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山萬五公

“豐山萬五公”是朱熹的11代子孫。原籍“福建汀洲寧化縣石壁村,為朱氏源流豐順朱氏肇基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山萬五公
  • 人物關係:朱熹的11代子孫
  • 籍貫:福建汀洲寧化縣石壁村
  • 地位:朱氏源流豐順朱氏肇基祖
歷史淵源,清江公源流,朱氏族譜,

歷史淵源

宋末元初,為避戰禍,遷來潮州府金山下仙坊巷(後改朱屋巷),公元1406年前後,才由潮州移居海陽之豐政都拔溪(即今豐順縣黃金鎮清溪村)。時越500多年,已傳30代。縣內定居的裔孫約有3.1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百分之五左右。外遷揭陽玉湖、桂嶺,潮州歸湖溪尾,大埔縣三河,梅州市梅江區西陽等地裔孫有幾仟人,僑居國外者暫未統計。自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施行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以來,隨大潮離開故里,舉家移居外地發業他鄉和異地任職家屬隨遷寓居者多矣!據不完全統計,由全縣各農村移往湯坑附城定居的有84戶402人;在豐良圩鎮定居的有35戶257人;在黃金圩鎮定居的有63戶361人。至於在深圳、珠海、廣州或其它地區定居的就越來越多了。

清江公源流

四世祖清江公,原居黌金拔溪村,因營謀生意路經潘田石合,常投宿韓家,日久交往雙方友誼甚厚,韓家雖有基業,但無嫡系子孫繼托,征公同住耕種。韓公百年後,公攜耕作,謀求發展擴大地盤。隨後分創湖洋背繼流於崬下、揭陽大嶺村、連縣、陽山等地。
宗賢公在石合創業發跡,經歷數十載艱苦奮鬥事業有成。妣曾氏生二子,長發億、次發通。隨著時光流逝經歷滄桑,歷史發展促使人們向前推進,發億公為實施自己長遠目標從石合遷移到湖洋背樓下定居。據老輩傳聞:“湖洋背原來是一大片沼澤地,周圍長滿大樹林,只有樓下孔陽居一帶能立足安居之地。後來隨著社會形勢不斷發展,人口逐漸增多,把這塊沼澤地逐步改為農田,依山腳建起住宅房(即發現在壁角)至今田底貯存大量朽木和枝葉可作考證,故湖洋背而得其名”。[1]
發億公後裔在此經歷一百多年的艱苦創業,繁衍至十一世,他們有高瞻遠矚之卓識,為衝出山區條件的局限,進一步謀求更理想的目標。德崇公舉家老少肩挑破釜跋山涉水,遷移揭陽大嶺村山坷,在此安營紮寨經受風餐露宿卻能隨遇而安,墾植起家。接著德純公亦從湖洋背徙到揭陽雙山定居,傳至十六世(1850)年再次遷至大嶺村與德崇公後裔聚居,他們和睦相處情同手足,胸懷大志,同謀遠業共建家園,隨後人丁昌盛。於光緒十八年壬辰(1892)年七月十八日辰時,於大嶺玉門陽共建玉明公宗祠一所立申山寅向。
十一世德茂公從湖洋背創基(阝+留)隍黃(石+示)村朱屋地定居發跡,經過一段時間刻苦謀為事業有所發展。可惜公英年早逝,別下傅氏母子艱辛苦度,在惡劣環境下傅氏攜二子長文振、次文錦,再次遷居(山+東)下園潭村落腳定居,在此水深火熱之際傅氏守節志堅,昂首對蒼天立下誓言:“含辛菇苦地把兩個兒子撫育長大成人”!從此母子相依為命勤儉持家教誨有方;後來子孫發達興盛,不斷擴大地盤,繁衍至十三世正如:“雨後春筍枝枝挺秀、節節高升”,他們胸懷大志各創基業。君重公創業石結、大湖、和心樓。君瑜公創筠竹湖。君彰公移居龍潭、禾埕垠後分創廣州、海南等地。君節公遷創龍中後分創拖竹嶺。君緩公遷創山早坪。
十三世誨生公從湖洋背遷到(山+東)下坑尾村,安居發跡與德茂公後裔近鄰接壤建立魚水之情傳至十四、十五世,人口增長、家業興盛。
十四世裴宋公遷創梅溪空下,傳至十九世因此處環境惡劣再次遷回潘田庵角。十五世奇正公創庵角,奇輝公創下江。十六世國(歲+羽)公、國韶公從湖洋背遷徙到初開田上屋開基。十七世作安公遷居初開田下屋定居。作興公從下塔畲遷到(山+東)下西山(海拔1285米的釋迦〈山+東〉)半山腰定居生息,此處居高望遠風景秀麗,傳至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育出一位豐順縣參議員——朱秋光。
豐山萬五公後裔-庵角村豐山萬五公後裔-庵角村

朱氏族譜

還有十七世特源公,創源公兄弟千里迢迢翻越千山萬水從源洋背遷到粵北山區——連縣、陽山定居發跡,繁衍至十九世學輝公遷南洋創業。十八世祖遷陽山縣創業者未得詳實資料不能詳述。
通過96年修譜調查落實資料表明,我祖木大枝茂源淵流長,從四世祖至今已越歷五百八十多載史程,繁衍二十六世代,擁有七千二百多人口(海南、陽山未計在內)由此體現祖先艱苦創業功德無量為後輩奠定千秋基業。當今新形勢下,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國家施行改革開放的富民政策以來,隨著大潮離開家鄉,舉家遷移外地發業和異地任職家屬,隨遷寓居者越來越多矣!據初步統計隨遷湯坑附城購房者有17戶80多人,前後遷潮州楓溪鎮13戶62人,還有庵埠、澄海、浮洋、白芒洲、汕頭一百多人。廣州、茂名、深圳、韶關、英德等有二百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