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關(地名)

豆沙關(地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豆沙關古稱石門關,位於雲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是古時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險關。現在的豆沙古鎮,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後重新修建的,2008年開放旅遊。雖是重建,卻不失古韻。維新而不篡改,使得這個嶄新的千年古鎮,依舊瀰漫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青石板的街和各種商鋪與“馬棧”,均懸掛著古色古香的匾額楹聯,凡詞句書法,皆隱現著抹不開化不去的萬古雲煙,有人言道“南有和順,北有豆沙”。豆沙關有著名的“五尺道”遺蹟、唐袁滋摩岩、“僰人懸棺”等著名的景點,一些也被列入了國家級重點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沙關
  • 外文名:Red bean paste
  • 地理位置:雲南省鹽津縣城西南22公里
  • 建立時間:隋朝
  • 等級:國家級重點文物
  • 古稱:石門關
  • 開放時間:6:00—19:00
  • 門票價格:60元
  • 著名景點:五尺道風景區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豆沙關簡介,名稱由來,來歷一,來歷二,其他景點,豆沙古鎮,唐袁滋題記摩崖,五尺道,僰人懸棺,

豆沙關簡介

位於滇東北雲川交界處的鹽津縣豆沙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劈就了鎖滇扼蜀的雄關天塹,為四川進入雲南的交通要道,秦、漢“五尺道”的要隘。因其對岸壁立千仞的石岩,被關河一劈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門,鎖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稱“石門關”。
古城堡古城堡
石門關(關隘建築)始建於隋朝,以前有一尺二厚的兩扇門,門一關,門槓一頂,中原和邊疆兩面就隔絕了。特別在唐朝的時候,天寶年間戰爭爆發,南詔叛唐後,石門關就關閉了,一關就是40多年。到了袁滋受命赴南詔去冊封異牟尋,才重新打開了石門關。
對於石門關,《蠻書》是這樣記載的:“石門東崖石壁,直上萬仞;下臨朱提江流,又下入地數百尺,惟聞水聲,人不可到,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閣路,橫闊一步,斜亘三十餘里。半壁架空,欹危虛險。”其險無比。如今“石門關”三字,出自雲南著名書法家楚圖南之手,極拙樸耐品,意味綿長。
古今五道古今五道
豆沙關處在五尺道的咽喉位置,城門上題刻的仍然是古時的“石門關”三字,這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關,關內為中原地界,關外則為蠻夷之地。古時的關門為1.2尺厚的木門,除有人值守關門外,樓上也駐有重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人將石門關稱為“險關”。古時,每逢將士出征,家人們便會守候在石門關,翹望著親人歸來,石門關又被人們稱為“情關”。相傳,鹽津普洱一代出美女,清代曾先後7次有美女被選入宮,故而,石門關又有“美人關”之稱。故而,當地又流傳著一句話:不到石門非好漢,英雄要過豆沙關。

名稱由來

來歷一

說起“豆沙關”,不知道底細的人可能會以為這裡盛產“豆沙”,就是那種用來作“豆沙包子”餡兒的“豆沙”,也可能會由此疑惑:為什麼取一個這么“土”的地名?
其實,“豆沙關”的關名大有來頭,來自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南征通過這兒的往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修築“五尺道”,以便做到“車同軌”。秦“五尺道”從石門關西邊的關口岩上通過,從下到上,幾經曲折,向北通往敘府(今天的四川宜賓)。“五尺道”剛上到岩口的地方,築了一座城堡,這座城堡就是“石門關”。在冷兵器時代,這個“石門關”易守難攻,說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點也不誇張。
諸葛丞相領兵來到關下紮營。守軍將領說:“丞相南征,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我等也不敢不讓丞相通過。久聞丞相大智大慧,現略備問題請丞相幫助解決。丞相若能在三天之內,將關河邊上堆積的河沙中的豌豆撿出來,小將定讓大軍通行,並備薄酒致謝。”諸葛亮領人到河邊一看,呵!沙灘上,成堆成堆的河沙一堆連著一堆,每堆河沙里都均勻地摻雜了不少的豌豆。這可麻煩了:讓士兵們用手一顆一顆地撿,別說三天,就是七天也不可能撿完。諸葛亮陷入了沉思。中軍帳內,諸葛亮背著手踱來踱去,始終沒想出辦法來。天快黑了,諸葛亮步出軍營,看到山地里漫山遍野的翠竹,不禁眼睛一亮,有了!趕快傳令三軍,打著火把,砍竹子,劃篾條,編織成網狀;然後分離河沙和胡豆。
天亮了,守軍將領爬上城堡,一邊打著呵欠,一邊往河灘望去。不望則已,這一望就全呆了:旭日照耀著河灘,金黃的是豌豆,灰暗的是沙,已經全“撿”出來了,僅僅用了一個晚上!
自然,蜀軍順利地通過了石門關,經過關口城堡時,守關將士對諸葛亮肅立致敬。後來,為了表示對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石門關變成了“豆沙關”,那個能夠把“豌豆”與“河沙”分開的“網狀物”,就演變成了竹篩。

來歷二

豆沙關原叫石門關。到了元代,朝廷派一個叫竇勺的將領來守關,於是他就用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把關名改為竇勺關。由於“竇勺”與當地方言口音“豆沙”一詞諧音,就沿用下來。

其他景點

豆沙古鎮

豆沙古鎮,位於滇東北雲川交界處,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過渡的起伏地帶,烏蒙山脈關河(朱提江)深谷的中段,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入滇的要隘之地。
豆沙古鎮豆沙古鎮
在2006年7月,豆沙鎮曾經發生過一次強烈地震,地震導致當時的古鎮老街80%的房屋倒塌或不同程度受損,後老街被重新翻修並改名為古鎮一街,在此基礎上按照一街整體布局和風格又複製修建了古鎮二街。統一的二層小樓、白牆、灰瓦還有懸掛在瓦岩邊一排排醒目的紅色燈籠,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豆沙古鎮獨特的魅力。
已有2200多年歷史的豆沙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五尺道、石門關、唐袁滋題記摩崖、古城堡、僰人懸棺等歷史、文化古蹟和觀音閣、三官樓、僰人回音、天外飛泉、老君祝福等自然、人文景觀,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特色旅遊城鎮、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五頂“桂冠”。由於區位突出,地形特殊,先秦的僰道、秦朝的五尺道、漢代的南夷道、隋唐的石門道、南方絲綢古路,一齊在這裡交叉重疊;古老的關河水路、秦開五尺古道和現代的滇川公路、內昆鐵路、水麻高速公路在這裡束集並行,構成了獨特的交通奇觀, 被稱為天然的“中國交通歷史博物館”。豆沙古鎮已成為滇川跨境旅遊線上一顆璀璨明珠。

唐袁滋題記摩崖

在唐代的天寶年間,唐王朝對南詔發動了兩次戰爭,都與失敗告終。南詔乘機聯合吐蕃,加緊開疆拓土、統一如今雲南地區的步伐。如此一來,雙方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難以支撐,代價慘重。南詔遂與吐蕃發生矛盾,將其勢力逐至金沙江以北,同時派出使者趕到成都說和,要求歸附。唐王朝因此十分重視,授命御史中丞袁滋赴雲南冊封南詔國王,雙方關係方才修好。此關在過了40多年後才又重新開啟。這段歷史,就記錄於唐碑亭內的摩崖石刻上,是袁滋赴南詔,途經石門關時有感而發的傑作。
唐袁滋題記摩崖唐袁滋題記摩崖
這塊石刻就叫《唐袁滋題記摩崖》,刻於唐德宗貞元十年(公元794年),至今有1200多年,全文僅120餘字,且石刻面積小,字跡也小,甚至模糊,要仔細辨認才可弄清,但文物價值大,是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獨有“維國家之統,定疆域之界,鑒民族之睦,補唐書之缺,證在籍之誤,增袁書之跡”的歷史作用。石刻在1965年被列為雲南省級重點文物,1988年元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
如果無人引領,石刻很容易被忽略,是難以發現的。因為為安全起見,碑亭平時不開放,雙門緊鎖,即使開了碑亭之門,也見不到石刻,還得再打開兩扇格子門,才可看到其本來面目。

五尺道

所謂“五尺道”,按照史料上解釋就是“橫闊一步;斜亘30餘里,半壁架空,奇危虛險”的閣道,現在殘存的遺蹟約350米,一級一級的青石階高低不一,上面留有240多個深深的馬蹄印。史料說,“五尺道”始建於秦,是由四川入滇,再到緬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
五尺道五尺道
這條古道的確經歷了太多的歷史事件和故事,也承擔了川滇商貿文化往來交融的重任。川滇兩地的馬幫載著布匹、鹽、大米、山貨、藥材、茶葉、銀、銅等物品,絡繹不絕地往返於這條古道上,馬蹄聲、吆喝聲不絕於耳;中原文化、蜀地文化、夜郎文化、古滇文化隨之匯集相融,衍生出了朱提文化。
這條承載了軍事、商貿、文化的悠遠古道,如今雖然完成了使命,然而作為守望者,她看到了昆明至水富的高建公路從頭頂穿山過峽而去,內江到昆明的鐵路在腳下依崖穿行。“五尺道”就這樣與現代化的鐵路、公路相約對接,如同五線譜鑲嵌於石門關的萬仞斷壁上,形成奇觀。

僰人懸棺

與“五尺道”同樣可以稱奇的,還有如天幕般掛於石門關對面巨型石壁的石縫中貯存的9具僰人棺木。這可以說是古人留下的千古之謎,創造的文化傑作。置身於唐碑亭前,目光越過寬約二三十丈的峽谷,就會看到一條石縫呈“一”字狀,鑲嵌於石壁中部。石壁高達四五百米、寬千米有餘,呈灰黑色,都完整無損,只有這條石縫很扎眼,成了一處傷痕。
有研究表明,這是漢代的僰人懸棺。僰人的歷史可追溯到夏朝和商代。那時此地並無人煙,中原屢起戰火,勝者建立政權,拓展疆域,就往這裡移民。到了周朝,僰人已發展為一個民族。他們參加周武王伐紂有功,首領就被封為了僰侯,並於四川宜賓建立了僰侯國。而到了明朝,這個民族為保護自己的利益,與明王朝發生十餘場戰爭,致使元氣大傷,難以為繼,最後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唯一留存下來,能讓今人對僰人產生想像和了解的,就是石縫中久經風雨的懸棺了。
僰人懸棺僰人懸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