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紅菇(變色紅菇)

變色紅菇(變色紅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菌蓋寬5-12cm。扁半球形,後平展而中凹,粘,紅色至紅褐色、紫紅色或蛋殼色。蓋緣薄,有條紋。菌肉白色。菌褶直生,白色,褶間具橫脈。菌柄近半柱形,長3-8m,粗1-2.5cm,白色,基部偶帶淺紅色,中空。孢子淡黃色,近球形至廣橢圓形,(7.7-11)μm×(7-9.2)μ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變色紅菇
  • 拉丁學名:Russula integra (L.) Fr.
  • 別稱:全緣紅菇
  • :真菌界
  • 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
  • 性味歸經:微鹹,平。
中藥材·版本一,中藥材·版本二,真菌植物,

中藥材·版本一

【別名】蘑菇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變色紅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實體入藥。
【生境分布】生於林內地上。分布於吉林、河北、陝西、江蘇、福建、四川。
【性味歸經】微鹹,平。
【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活絡。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材·版本二

【拼音名】Biàn Sè Hónɡ Gū
【別名】蘑菇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紅菇科真菌全緣紅菇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ssula integra (L.)Fr.[Agaricus integr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摘,洗去泥土,曬乾,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針、闊葉混交林地上或林緣地上。夏、秋季單生或群生。較習見。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北、西南及吉林、遼寧、河南、陝西、江蘇、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鑑別 菌蓋扁半球形,或平展而中央稍下凹,直徑5-12cm,紅色、紅褐色、紫紅色或蛋殼色,邊緣平滑或有棱紋。菌肉類白色,或帶有葡萄酒色。菌褶稍密,類白色或灰黃色,褶間有橫脈。菌柄類圓柱形,長3-8cm,直徑1.5-2.5cm,白色或基部微紅色。
【性味】辛;微鹹;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主風濕痹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真菌植物

中文名稱:  變色紅菇
拉丁學名:  Russula integra (L.) Fr.
俗名別名:  全緣紅菇。
同物異名:
型態特徵:  菌蓋寬5—12厘米,扁半球形後平展而中部稍下凹,濕時粘,顏色變異大,紅色至紅褐色、栗褐色、淡紫色至紫紅色等,有時部分褪色為深蛋殼色,表皮可部分地剝離,邊緣薄,初平滑後有稜紋,菌肉白色,表皮下可呈葡萄酒色。味道柔和,氣味弱。菌褶稍密,白色,後漸變淡黃至谷黃色,直生至幾乎離生,褶間有橫脈,常在基部分叉。菌柄白色,基部偶帶紅色,近柱形,內部鬆軟後中空,長3—8厘米。孢子印黃色。孢子淡黃色,近球形至廣橢圓形,有小刺,7.7—10.9×7—9.2微米。囊狀體近梭形,56—94(154)×7—12.7微米。
生態習性:  夏秋季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見於市場,文獻記載好吃。
產地:  河北、吉林、江蘇、福建、陝西、四川、新疆、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