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星

變星

變星(variable star)是指亮度與電磁輻射不穩定的,經常變化並且伴隨著其他物理變化的恆星。

多數恆星在亮度上幾乎都是固定的。以我們的太陽來說,太陽亮度在11年的太陽周期中,只有0.1%變化。然而有許多恆星的亮度確有顯著的變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變星。

變星會隨時間的改變而變化亮度。而且有20%的變星是食雙星(指一對十分接近的恆星,一顆周期性的通過另一顆的前方,使造成到達地球的亮度降低)。大多數亮度會變化的恆星是因為大小變化的緣故(常見的是成為芻蒿增二型變星的紅巨星及超巨星)。摘自伊恩.里德帕思《恆星與行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星
  • 外文名:variable star
  • 領域:天文學
  • 定義:亮度與電磁輻射不穩定的恆星
  • 包含:食變星、脈動變星、造父變星等
  • 拼音:biàn xīng
基本介紹,發現史,科學分析,星系分類,產生原因,變星命名法,歷史,命名規則,分類,食變星,脈動變星,造父變星,新星和超新星,新星,超新星,T型變星,

基本介紹

天文學上把那些亮度時常變化的恆星稱作變星。已發現的變星有2萬多顆,著名的造父變星新星超新星等都屬於變星。按光變的起源和特徵,可將變星劃分為3大類:食變星脈衝星爆發星。食變星是雙星系統中的一個子星。從地球上看去,該子星在其伴星之前通過,部分地屏遮住伴星的光;而伴星在該子星之前通過,又部分地屏遮住該子星的光。每當上述情況發生時,雙星系統的亮度會出現起伏。大陵五可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食變星。大陵五的西語名稱是algol,意為閃爍之魔。另外兩種類型的變星和食變星不同。它們都是自身變光的變星。也就是說,它們發出的輻射能隨時間而改變。脈衝變星是自身周期地膨脹和收縮,致使它們的亮度和大小都有脈動。造父變星和天琴RR星是脈衝變星的兩種典型代表。爆發變星中包括新星、超新星等。突然爆發出輻射能的變星,亮度的突然增大隻持續很短時間,隨後又緩慢變暗。
變星變星

發現史

公元1600年前後,人們第一次發現某些恆星的光度會發生改變。公元1572年及公元1604年,分別有超新星在天空中出現。公元1592年,大衛·法巴雷克斯(David Fabricius)發現鯨魚座ο星有周期性的消失現象,之後這顆恆星被稱為米拉(Mira,拉丁字,意思是"不可思議的恆星")。這些發現都證明了恆星的世界,不像亞里士多德和一些古代的哲學家所說的——恆星是永恆不變的。在這種環境下,變星的發現導致了16世紀與17世紀初期的"天文學的革命"。
公元1669年大陵五被蒙坦雷(Geminiano Montanari)發現。
至公元1786年,人們已經知道有12顆恆星是變星。
1850年到1784年,古德列克(John Goodricke )首先發現變星的變化特性。1850年後被發現的變星的數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在1890年攝影術被套用在變星發現上。
在變星總表(General Catalogue of Variable Stars,2003年)中,我們銀河系中的變星數目已經接近4萬顆,在其他星系中的也有1萬顆,有超過1萬顆被懷疑是變星。

科學分析

變星(variablestar)由於內在的物理原因或外界的幾何原因而發生亮度變化的恆星。有些恆星雖然亮度沒有變化,但其他物理性質有變化的或光學波段以外的電磁輻射有變化的也歸入變星之列,如光譜變星磁變星、紅外變星、X射線新星等。變星命名法由阿格蘭德於1844年創立,每一星座內的變星,按發現的先後,在星座後用R—Z記名。
有些恆星的亮度變化肉眼就能發現,但大多數變星必須用一定的儀器、一定的觀測技術才能發現。照相測光和光電測光技術的套用,使變星數目迅猛增加,少數變星在發現亮度變化前已經定名,仍繼續延用。此外,絕大多數變星都按國際通用的命名法命名,即用拉丁字母加上星座名作為變星的名字。對每一個星座,按變星發現的順序,從字母R開始,一直到Z,然後用兩個字母,從RR,RS起到ZZ,再用前面的字母AA,AB,……,一直到QZ,其中字母J完全不用,從第335個起,用V335,V336,……,加上星座名。

星系分類

變星種類繁多,涉及恆星演化的各個階段,變星的研究必然促進恆星理論的發展;食變星為確定恆星的質量、大小等物理量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造父變星的周光關係為宇宙尺度提供了基本校準,新星、超新星的極大亮度可作為粗略的距離指針;變星分屬於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盤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暈星族五種不同空間結構次系,對銀河繫結構和動力學的研究也有重要意義。

產生原因

引起恆星亮度變化的原因有幾何的原因(如交食、屏遮)和物理的原因(如脈動,爆發)以及兩者都兼有(如交食加上兩星間的質量交流)。

變星命名法

變星命名是指命名變星的方法與規則。
變星命名採用與拜耳命名法相同的方法,使用拉丁字母和所在星座名稱結合來命名。(請參考星座)
變星變星

歷史

在19世紀初期,只有少量的變星被發現,所以似乎只要使用幾個字母就足夠了,並且為了避免與拜耳命名法混淆,所以從極少用到的拉丁字母R開始。這個命名的系統方法是由阿格蘭德發展出來的。有充份理由相信阿吉蘭德選擇由字母R開始,是因為在法文的rot和德文的rouge的字意都是紅色,而當時所知道的變星也幾乎都是紅色的,但是阿吉蘭德自己在1855年的聲明卻反駁此一說法。
在1836年,只有巨蛇座使用到字母S,但攝影術的出現使變星的數量快速的增加,拜耳所規劃的字母很快的就被用盡,要繼續命名就產生困難了。1881年,哈特威將單字母擴充為雙字母,但仍只用R至Z這9個字母來組合,1907年才擴充至AA至QZ。到了1930年,雙字母的組合也用盡了,這才推出了數字的命名法。

命名規則

現行的命名規則如下:
1、已經在拜耳命名法命名過的變星,不再重新命名。
2、其他的變星,先由字母R至Z依序命名。
3、接續採用雙子母RR……RZ,然後是SS……SZ,TT……TZ,直到ZZ。
4、然後使用AA……AZ,BB……BZ,CC……CZ,一直下去直到QZ,但省略掉字母J不用(無論第一個或第二個都省略)
變星變星
5、使用字母可以排序到第334顆變星,之後改用母V和數字的結合,依序為V335、V336,可以無限制的排序下去。
例如:北冕座 R、鯨魚座YZ和天鷹座V603。
特別要提醒注意的是第二個字母,在字母的排序上不能在第一個字母的前面,也就是說不可以有BA、CA、CB、DA等的組合。
變星命名法由阿格蘭德於1844年創立,每一星座內的變星,按發現的時間順序,用拉丁字母R、S、T、U、V、W、X、Y、Z記名。
少數變星在發現亮度變化前已經定名,仍繼續延用,此外,絕大多數變星都按國際通用的命名法命名 ,即用拉丁字母加上星座名作為變星的名字。對每一個星座,按變星發現的順序,從字母R開始 ,一直到Z,然後用兩個字母 ,從RR,RS起到ZZ,再用前面的字母AA,AB……一直到QZ,其中字母J完全不用,從第335個起,用V335,V336……加上星座所有格。
變星變星
有些恆星的亮度變化肉眼就能發現,但大多數變星必須用一定的儀器、一定的觀測技術才能發現 。照相測光和光電測光技術的套用,使變星數目迅猛增加,1985年開始陸續出版的第 4 版《變星總表》已收集了到1982年為止發現和命名的 28450顆變星和變光體。分光技術提供了變星物理性質的重要信息,不僅為發現變星,也為研究變化的原因提供了條件。但在已知變星中,做過光譜觀測的僅占25%左右。

分類

變星變星
物理變星是指由本身物理原因(例如,由於輻射出來的總能量發生了變化)而引起亮度變化的恆星,這類恆星是不穩定恆星。在已發現的兩萬多顆變星中,大部分都是物理變星。亮度的變化是這類變星的重要特徵,這可能是由於存在周期性脈動,不規則性的迸發,或者是發生巨大的毀滅性的爆炸等原因引起的。因此,物理變星又可分為許多類型。其中大多數為脈動變星爆發變星。由於這類變星對科學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且研究它們困難很大,因此,格外引起科學工作者們的重視。物理變星可分為許多類型,其中大多數為脈動變星,爆發變星。爆發變星是一種亮度突然激烈增強的變星。造成這類變星光度變化的原因是星體本身的爆發。爆發前,星體處於相對穩定(或緩慢變化)的狀態,一旦爆發星體的亮度可以迅速增加到原來的幾千或幾億倍,有的甚至在白天都可見到。經過一段時期又逐漸暗弱下來,一部分爆發變星,有人又稱之為災變變星。爆發變星爆發的規模又大有小,亮度的變化也有大有小,有的星爆發還不止一次。爆發變星可以包括許多類型,例如,新星超新星再發新星矮新星類新星耀星等。耀星是指幾秒到幾十秒內亮度突然增亮,經過十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後慢慢復原的一類特殊的變星。它們的亮度在平時基本上不變,亮度增大時有的可增加到百倍以上。但這樣的亮度只能維持十幾到幾十分鐘,看起來好像是一次閃耀,所以取名耀星。
食變星食變星
變星變星
1924年發現船底座DH星有這樣的現象。1924年發現鯨魚座UV星亮度在三分鐘內增強11倍。觀測最多的是太陽附近的耀星。半人馬座比鄰星就是一顆耀星。星團星協中也發現了耀星,昴星團最多,460多顆;獵戶座大星雲區次之,300多顆。絕大多數的耀星是極小又冷的紅矮星,光度很低,耀亮的時間又短,因此,只有離太陽較近的耀星才能被我們認出來。不過,耀星的實際數目很多。如果用一架大型望遠鏡觀測,平均每90分鐘就可見到一次耀亮,據估計,銀河系恆星中,約80%—90%可歸入耀亮的範疇。耀星表面存在局部活動區,耀亮就發生在這些區域,並且在同一區域可發生多次,這一點與太陽耀斑活動相似,但耀亮時輻射能量要比太陽耀斑的能量大100-1000倍。
名稱(name)星座發現視星等(極大值)視星等(極小值)周期類型說明
仙女座R
5.8
14.9
409 天
仙女座S(超新星1885)
Ernst Hartwig,August 20, 1885
5.8
<16
-
超新星(SNI)
唧筒座U
8.1 (p)
9.7 (p)
-
LB
天燕座θ
6.4 (p)
8.6 (p)
119 d
天鷹座η
Pigott, 1784
3.48
4.39
7.17664 d
造父變星(DCEP)
天鷹座R
5.5
12.0
284 d
天鷹座V
6.6
8.4
353 d
寶瓶座R
Harding, 1811
5.8
12.4
387 d
寶瓶座T
7.2
14.2
202 d
天壇座U
7.7
14.1
225 d
牡羊座R
7.4
13.7
187 d
牡羊座U
7.2
15.2
371 d
御夫座&epsilon
J.H. Fritsch, 1821
2.92
3.83
27.08 years
大陵五變星(EA/GS)
御夫座R
6.7
13.9
458 d
5.78
6.08
-
原恆星(INA)
牧夫座R
6.2
13.1
223 d
牧夫座W
4.73
5.4
~450 d
半規則變星(SRB:)
鹿豹座X
7.4
14.2
144 d
鹿豹座VZ
4.80
4.96
23.7 d
摩羯座R
Hind, 1848
9.4
14.9
345 d
船底座η
Burchell, 1827
-0.8
7.9
-
劍魚座S變星(SDOR)
"The unpredictable supergiant"
船底座l
3.28
4.18
35.53584 d
造父變星(DCEP)
船底座R
3.9
10.5
309 d
船底座S
4.5
9.9
149 d
仙后座γ
1.6
3.0
-
仙后座γ變星(GCAS)
仙后座R
4.7
13.5
430 d
7.9
16.1
612 d
仙后座W
7.8
12.5
406 d
半人馬座R
5.3
11.8
546 d
半人馬座S
9.2 (p)
10.7 (p)
65 d
半人馬座T
5.5
9.0
90.44 d
V645 Cen (比鄰星)
12.1 (B)
13.12 (B)
-
鯨魚座UV變星(UV)
仙王座δ
John Goodricke, 1784
3.48
4.37
5.36634 d
原恆星造父變星(DCEP)
聯星,雙筒鏡可見
仙王座μ
William Herschel, 1782
3.43
5.1
730 d
仙王座S
7.4
12.9
487 d
仙王座T
5.2
11.3
388 d
仙王座U
6.75
9.24
2.49305 d
大陵五變星(EA/SD)
仙王座SS
8.0 (p)
9.1 (p)
90 d
仙王座AR
7.0
7.9
-
ο Cet (米拉)
David Fabricius, 1596; variability may have been first noted byJohannes Fokkes Holwarda, 1638
2.0
10.1
332 d
"The miraculous"
鯨魚座T
5.0
6.9
159 d
鯨魚座U
6.8
13.4
235 d
鯨魚座W
7.1
14.8
351 d
蝘蜓座R
7.5
14.2
335 d
大犬座R
5.70
6.34
1.13594 d
大陵五變星(EA/SD)
6.5
9.6
-
unique
大犬座FW
5.00
5.50
-
仙后座γ變星(GCAS)
小犬座S
6.6
13.2
333 d
巨蟹座R
6.07
11.8
362 d
米拉變(M)
巨蟹座S
Hind, 1848
8.29
10.25
9.48455 d
大陵五變星(EA/DS)
巨蟹座T
Hind, 1850
7.6
10.5
482 d
5.6
7.5
~195 d
天鴿座T
6.6
12.7
226 d
后髮座R
7.1
14.6
363 d
北冕座α(α或γ)
2.21 (B)
2.32 (B)
17.35991 d
大陵五變星(EA/DM)
Pigott, 1795
5.71
14.8
-
北冕座R變星(RCB)
北冕座S
5.8
14.1
360 d
2.0
10.8
(80 years)
反覆新星(NR)
北冕座U
7.66
8.79
3.45220 d
大陵五變星(EA/SD)
北冕座V
6.9
12.6
358 d
北冕座W
7.8
14.3
238 d
南十字座R
6.40
7.23
5.82575 d
造父變星(DCEP)
烏鴉座R
6.7
14.4
317 d
天鵝座χ
天鵝座
Kirch, 1686
3.3
14.2
408 d
天鵝座R
天鵝座
6.1
14.4
426 d
天鵝座U
天鵝座
5.9
12.1
463 d
天鵝座W
天鵝座
6.80 (B)
8.9 (B)
131 d
天鵝座X
天鵝座
5.85
6.91
16.38633 d
造父變星(DCEP)
天鵝座RT
天鵝座
6.0
13.1
190 d
天鵝座SS
天鵝座
7.7
12.4
(49.5 d)
UGSS 原恆星
天鵝座SU
天鵝座
6.44
7.22
3.84555 d
造父變星(DCEP)
天鵝座CH
天鵝座
5.60
8.49
-
仙女座Z變星(ZAND+SR)
海豚座R
7.6
13.8
285 d
海豚座U
7.6 (p)
8.9 (p)
~110 d
海豚座EU
5.79
6.9
59.7 d
劍魚座β
3.46
4.08
9.8426 d
造父變星(DCEP)
8.6 (B)
11.5 (B)
-
SDOR原型
天龍座R
6.7
13.2
246 d
波江座T
7.2
13.2
252 d
天爐座R
7.5
13.0
389 d
雙子座η
3.15
3.9
233 d
半規則變星(SRA+EA)
雙子座ζ
3.62
4.18
10.15073 d
造父變星(DCEP)
雙子座R
Hind, 1848
6.0
14.0
370 d
雙子座S
Hind, 1848
8.0
14.7
293 d
雙子座T
Hind, 1848
8.0
15.0
288 d
雙子座U
8.2
14.9
(105.2 d)
矮新星(UGSS+E)
天鶴座S
6.0
15.0
402 d
武仙座α
William Herschel, 1759
2.74
4.0
-
武仙座g(武仙座30)
4.3
6.3
89.2 d
武仙座u(武仙座68)
4.69
5.37
2.05103 d
大陵五變星(EA/SD)
武仙座S
6.4
13.8
307 d
武仙座U
6.4
13.4
406 d
武仙座X
7.5 (p)
8.6 (p)
95.0 d
時鐘座R
4.7
14.3
408 d
時鐘座U
7.8 (p)
<15.1 (p)
348 d
長蛇座R
Maraldi, 1704
3.5
10.9
389 d
長蛇座S
Hind, 1848
7.2
13.3
257 d
長蛇座U
7.0 (B)
9.4 (B)
~450 d
長蛇座VW
10.5
14.1
2.69642 d
大陵五變星(EA/SD)
12.4 (B)
17.2 (B)
-
蝎虎座BL 原型
最初認為是變星,但現已被證實為蝎虎BL類星體
獅子座R
Koch, 1782
4.4
11.3
310 d
天兔座R
5.5
11.7
427 d
Hind's Crimson Star
天兔座RX
5.0
7.4
~60 d
小獅座R
6.3
13.2
372 d
豺狼座RU
9.6 (p)
13.4 (p)
-
原恆星(INT)
天琴座β
3.25
4.36
12.91383 d
EB 原型
天琴座R
3.88
5.0
~46 d
7.06
8.12
0.566868 d
RRAB 原型
顯微鏡座U
7.0
14.4
334 d
麒麟座U
6.1 (p)
8.8 (p)
91.3 d
金牛座RV變星(RVB)
麒麟座V
6.0
13.9
341 d
矩尺座R
6.5 (p)
13.9 (p)
508 d
矩尺座T
6.2
13.6
241 d
南極座R
6.4
13.2
405 d
南極座S
7.2
14.0
259 d
蛇夫座V
蛇夫座
7.3
11.6
297 d
蛇夫座X
蛇夫座
5.9
9.2
329 d
蛇夫座
4.3
12.5
-
反覆新星(NR)
蛇夫座BF
蛇夫座
6.93
7.71
4.06775 d
造父變星(DCEP)
獵戶座α (參宿四
John Herschel, 1840
0.0
1.3
6.39 years
獵戶座δ (參宿三)
John Herschel, 1834
2.14
2.26
5.73248 d
大陵五變星(EA/DM)
獵戶座R
Hind, 1848
9.05
13.4
377 d
獵戶座U
4.8
13.0
368 d
獵戶座W
8.2 (p)
12.4 (p)
212 d
獵戶座VV
5.31
5.66
1.48538 d
大陵五變星(EA/KE)
獵戶座CK
5.9
7.1
~120 d
孔雀座κ
3.91
4.78
9.09423 d
造父變星(CEP)
孔雀座S
6.6
10.4
381 d
飛馬座β室宿二
Schmidt, 1847
2.31
2.74
-
飛馬座R Peg
Hind, 1848
6.9
13.8
378 d
飛馬座X
8.8
14.4
201 d
英仙座β (大陵五)
英仙座
Geminiano Montanari, 1669
2.12
3.39
2.86730 d
大陵五變星(EA/SD)
惡魔之星
英仙座φ
英仙座
3.96
4.11
19.5 d
仙后座γ變星(GCAS)
英仙座ρ
英仙座
3.30
4.0
~50 d
英仙座X
英仙座
6.03
7.0
-
仙后座γ變星(GCAS+XP)
鳳凰座ζ
3.91
4.42
1.66977 d
大陵五變星(EA/DM)
繪架座R
6.35
10.1
171 d
雙魚座R
Hind, 1850
7.0
14.8
345 d
雙魚座TX
4.79
5.20
-
船尾座L2
2.6
6.2
141 d
6.52
7.67
41.3876 d
造父變星(DCEP)
7.0 (B)
15.77 (B)
(20 years)
反覆新星(NR)
玉夫座S
5.5
13.6
363 d
天蠍座RR
5.0
12.4
281 d
天蠍座RS
6.2
13.0
320 d
天蠍座RT
7.0
15.2
449 d
盾牌座R
Pigott, 1795
4.2
8.6
146.5 d
金牛座RV變星(RVA)
巨蛇座R
Harding, 1826
5.16
14.4
356 d
巨蛇座S
Harding, 1828
7.0
14.1
372 d
天箭座U
6.45
9.28
3.38062 d
大陵五變星(EA/SD)
天箭座WZ
7.0 (B)
15.53 (B)
(33 years)
矮新星(UGSU+E+ZZ)
人馬座RR
5.4
14.0
336 d
人馬座R
6.7
12.83
270 d
人馬座U
人馬座(在梅西爾M25)
6.28
7.15
6.74523 d
造變星父(DCEP)
人馬座RT
6.0
14.1
306 d
人馬座RU
6.0
13.8
240 d
人馬座RY
5.8
14.0
-
北冕座R變星(RCB)
6.52
14.0
732 d
金牛座λ
Baxendell, 1848
3.37
3.91
3.95295 d
大陵五變星(EA/DM)
金牛座R
Hind, 1849
7.6
15.8
321 d
金牛座T
9.3
13.5
-
原恆星(INT)
金牛座SU
9.1
16.86
-
北冕座R變星(RCB)
三角座R
5.4
12.6
267 d
大熊座R
6.5
13.7
302 d
大熊座T
6.6
13.5
257 d
大熊座U
6.20
6.25
-
-
大熊座Z
6.2
9.4
196 d
小熊座α (北極星)
1.86
2.13
3.9696 d
造父變星(DCEPS)
室女座R
Harding, 1809
6.1
12.1
146 d
室女座S
6.3
13.2
375 d
室女座T
Bogulawski, 1849
9.0
14.8
339 d
室女座U
Harding, 1831
7.4
13.5
207 d
室女座W
9.46
10.75
17.2736 d
CWA 原型 (造父變星
室女座SS
6.0
9.6
364 d
狐狸座R
7.0
14.3
137 d
狐狸座S
Rogerson, 1837
8.69
9.42
68.464 d
造父變星(DCEP)
狐狸座U
6.73
7.54
7.99068 d
造父變星(DCEP)
狐狸座Z
7.25
8.90
2.45493 d
大陵五變星(EA/SD)

食變星

食變星是一種雙星系統,兩顆恆星互相繞行的軌道幾乎在視線方向,這兩顆恆星會互動通過對方,造成雙星系統的光度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兩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圍繞公共質量中心運動,其軌道面差不多同我們的視線方向平行時,就能看到一星被另一星所遮掩(就象日食月食那樣)而發生星光變暗現象,Holland,這種星稱為食雙星或食變星。最早發現的食雙星是大陵五(英仙座β),它最亮時為2.13等(光電目視星等,下同),最暗時(稱為主極小食甚)為3.40等,這是甲星被乙星偏食所致。PergamonPress,乙星被甲星偏食,損光最多時整個雙星成為2.19等(稱為次極小食甚)。大陵五的軌道周期是2.8673075天。它由平時亮度降到最暗約需4.9小時,由最暗回到平時亮度也約需4.9小時。
變星軌跡變星軌跡

脈動變星

脈動變星是指由脈動引起亮度變化的恆星。這些變星亮度的變化,可能是由於恆星體內(自身的大氣層)一會兒膨脹,一會而收縮,這種周期性的變化而引起的。恆星周期性的膨脹與收縮,必然引起恆星半徑周期性的增大與減小,恆星的表面積也周期性的增加與減少,溫度和總輻射能量都發生變化,因而光度也周期性的增大與減小,看起來它的亮度也周期性的變亮與變暗。另外,其顏色,光譜型和視向速度,有時還有磁場,也都隨之發生變化。 在已發現的變星中,脈動變星占了一半以上,銀河系中約有200萬個。脈動變星的周期可以相差很大,短的在一小時以下,長至幾百天甚而10年以上。星等變化從大於10到小於千分之幾都有。根據亮度變化曲線的形狀,脈動變星可分為規則的,半規則的和不規則的三種不同的類型。規則的,按亮度變化周期長短分為短周期造父變星(如天琴座RR變星),長周期造父變星(如經典造父變星);半規則的,亮度變化有一定規律但周期不定,或者平均亮度不變,如金牛座RV變星。脈動變星的密度和絕對光度都與脈動周期有一定的關係,這些為研究恆星的物理本質和宇宙尺度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變星變星
在周期的脈動變星中,有一顆叫蒭藁增二(鯨魚座O星)的最著名。這顆星是在1596年,荷蘭的法布里修斯觀測鯨魚座時,發現了一顆從未見到過的星,而且亮度較大是顆1等星。可是過了幾個月,這顆星逐漸暗淡下來,最後消失不見了。他覺得奇怪,便稱其為“怪星”。這顆星最暗時的星等為10等,一般在6等以下的星星,肉眼很難看見。1638年霍耳沃達第一次確認它的亮度變化,它的亮度變化周期介於320—370天之間,平均為332天。這顆星亮度變化很大,從1等星降至10等之內。人們將這類變星稱為長周期變星。它們光變周期一般在90—700天之內。

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Cepheidvariablestar)一類高光度周期性脈動變星,也就是其亮度隨時間呈周期性變化。因典型星仙王座δ而得名。仙王座δ星最亮時為3.7星等,最暗時只有4.4星等,這種變化很有規律,周期為5天8小時47分28秒。這稱作光變周期。這類星的光變周期有長有短,但大多在1至50天之間,而且以5至6天為最多。由於我國古代將仙王座δ稱作“造父一”,所以天文學家便把此類星都叫做造父變星。人們熟悉的北極星也是一顆造父變星。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這些變星的亮度變化與它們變化的周期存在著一種確定的關係,光變周期越長,亮度變化越大。人們把這叫做周光關係,並得到了周光關係曲線。以後在測量不知距離的星團、星系時,只要能觀測到其中的造父變星,利用周光關係就可以將星團、星系的距離確定出來。因此,造父變星被人們譽為“量天尺”。
造父變星造父變星
1908-1912 年,美國天文學家勒維特(Leavitt)在研究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時,在小麥哲倫星雲中發現25顆變星,其亮度越大,光變周期越大,極有規律,稱為周光關係。由於小麥哲倫星雲距離我們很遠,而小麥哲倫星雲本身和距離相比很小,於是可以認為小麥哲倫星雲中的變星距離我們一樣遠。這樣,天文學家就找到了比較造父變星遠近的方法:如果兩顆造父變星的光變周期相同則認為它們的光度就相同。這樣只要用其他方法測量了較近造父變星的距離,就可以知道周光關係的參數,進而就可以測量遙遠天體的距離。 造父變星本身亮度雖然巨大,但是不足以測量極遙遠星系核天體,能]夠用來測量的河外星系較少,更遠的星系用1a型超新星測量,這類超新星是白矮星吸積伴星物質達到錢德拉錫卡極限後發生劇烈熱核反應爆炸形成,內稟廣度比較一致(但是仍有少量彌散,可用“菲利普斯關係”校正),成為造父變星的接力者。其他的測量遙遠天體的方法還有利用天琴座RR變星等方法,但是天琴座RR變星亮度遠小於造父變星,測量範圍比造父變星還小得多,精確性也不如造父變星,比較少用。
造父變星在可見光波段,光變幅度0.1~2等。光變周期大多在1~50天範圍內,也有長達一二百天的。
造父變星實際上包括兩種性質不同的類型:星族Ⅰ造父變星(或稱經典造父變星)和星族Ⅱ造父變星(或稱室女W型變星),它們有各自的周光關係和零點,對相同的周期,前者的光度比後者小1.4等左右。造父變星光譜由極大時的F型變到極小時的G~K型,譜線有周期性位移,視向速度曲線的形狀大致是光變曲線的鏡像反映。這意味著亮度極大出現在星體膨脹通過平衡半徑的時刻(膨脹速度最大)而不是按通常想像那樣發生在星體收縮到最小,因而有效溫度最高的時刻,位相差0.1~0.2個周期。這種極大亮度落後於最小半徑的位相滯後矛盾,被解釋為星面下薄薄的電離氫區在脈動過程中跟輻射進行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現象。

新星和超新星

新星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認為星空是永遠不變的。但是到了1572年,第古·布拉赫宣布在天上發現了一顆新星,這就是中國《明史稿》中的記載“明隆慶六年冬十月丙辰,彗星見於東北方,至萬曆二年四月乃沒”所指的那個天體。時隔三十餘年,克卜勒又於1604年在蛇夫座中發現了一顆新星,這就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出現在明朝萬曆三十二年的尾分客星。這樣,“星空不變”的古老觀念被打破了,實際上,公元前204年在牧夫座出現的一顆新星就被中國史書《漢書》記載了:“漢高帝三年七月有星孛於大角(牧夫座α),旬余乃入。”這是人類歷史上對新星最早的記載之一。 一顆典型的新星,起亮度在幾天之內可以增加一萬倍以上,亮度的最大值可以維持幾個小時,然後再逐漸轉暗。轉暗的速度比增亮時的速度要慢的多。新星最亮的時候,其絕對光度可達太陽光度的10萬倍。只不過它的距離太遙遠了,在地球上的人們看來還是一顆星。新星爆發時釋放出的能量可達10^38焦。這意味著,它在幾百天中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10萬年中所產生能量的總和。根據對新星光譜的研究,天文學家們知道了關於新星的一些細節。新星爆發時,半徑會增加到太陽半徑的100~300倍,而爆發結束後,體積卻又會縮小;爆發時,星殼無限制地向外膨脹,永遠離開星核而去,變成了稀薄的星際介質;爆發時恆星損失的質量可達10^26千克,這差不多相當於太陽質量的萬分之一。
新星是亮度在短時間內(幾小時至幾天)突然劇增,然後緩慢減弱的一類變星,星等增加的幅度多數在9等到14等之間。由於新星在發亮之前一般都很暗,甚至用大望遠鏡也看不到,而一旦發亮後,有的用肉眼就能看到,因此在歷史上被稱為“新星”。實際上,新星不是新產生的恆星。一般認為,新星產生在雙星系統中。這個雙星系統中的一顆子星是體積很小、密度很大的矮星,另一顆則是巨星。兩顆子星相距很近,巨星的物質受到白矮星的吸引,向白矮星流去。這些物質的主要成分是氫。落進白矮星的氫使得白矮星“死灰復燃”,在其外層發生核反應,從而使白矮星外層爆發,成為新星。新星爆發以後,所產生的氣殼被拋出。氣殼不斷膨脹,半徑增大,密度減弱,最後消散在恆星際空間中。隨著氣殼的膨脹和消散,新星的亮度也就緩慢減弱了下去。

超新星

當恆星爆發時的絕對光度超過太陽光度的100億倍、中心溫度可達100億攝氏度,新星爆發時光度的10萬倍時,就被天文學家稱為超新星爆發了。一顆超新星在爆發時輸出的能量可高達(10)^43焦,這幾乎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它長達100億年的主序星階段輸出能量的總和。超新星爆發時,拋射物質的速度可達10000千米/秒,光度最大時超新星的直徑可大到相當於太陽系的直徑。1970年觀測到的一顆超新星,在爆發後的30天中直徑以5000千米/秒的速度膨脹,最大時達到3倍太陽系直徑。在這之後直徑又開始收縮。超新星爆發事件就是一顆大質量恆星的“暴死”。對於大質量的恆星,如質量相當於太陽質量的8~20倍的恆星,由於質量的巨大,在它們演化的後期,星核和星殼徹底分離的時候,往往要伴隨著一次超級規模的大爆炸。這種爆炸就是超新星爆發。現已證明,1572年和1604年的新星都屬於超新星。在銀河系和許多河外星系中都已經觀測到了超新星,總數達到數百顆。可是在歷史上,人們用肉眼直接觀測到並記錄下來的超新星,卻只有6顆。
超新星是爆發規模更大的變星,亮度的增幅為新星的數百至數千倍(相當於再增加6至9個星等),拋出的氣殼速度可超過1萬千米。超新星是恆星所能經歷的規模最大的災難性爆發。超新星爆發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質量與太陽差不多的恆星,是雙星系統的成員,並且是一顆白矮星。這類爆發與新星的差別是核反應發生在核心,整個星體炸毀,變成氣體擴散到恆星際空間。還有一種超新星,原來的質量比太陽大很多倍,不一定是雙星系統成員。這類大質量恆星在核反應的最後階段會發生災難性的爆發,大部分物質成氣殼拋出,但中心附近的物質留下來,變成一顆中子星。

T型變星

金牛座T型變星是一種不規則變星,光譜型為G~M型﹐典型星是金牛座T,是喬伊於1945年首先發現的。金牛座T型變星瀰漫星雲密切成協,並成集團出現,常構成T星協主要成員。有人估計在太陽周圍一千秒差距內約有12,000個金牛座T型變星,整個銀河系內的總數達100萬個。這類變星都具有非周期的不規則光變,或快速的光變迭加在長期的緩慢光變上。最大變幅為5個星等,一般為1~2個星等。還發現在紅外波段上也有光變。它們的光譜都是在一晚型光球上迭加一系列發射線。最強的發射線是巴耳末線和電離鈣CaⅡ的H和K線。經常出現電離鐵FeⅡ﹑電離鈦TiⅡ﹑中性FeⅠ及中性鈣CaⅠ等發射線和低激發金屬原子譜線。在藍紫區都有一重疊的連續發射光譜區。在個別情況下,這一連續發射特彆強烈﹐致使光球吸收光譜全被淹沒,在一些亮的金牛座T型星的高色散光譜中,大多數吸收譜線都被加寬。說明它們有較大的自轉速度。有不少金牛座T型星具有天鵝座P型星光磚o也就是說,在強發射線輪廓偏短波一端出現吸收線﹐這說明它們向外拋射物質。質量損失率估計為每年10~10太陽質量。少數金牛座T型星有反天鵝座P型星光譜,說明有物質向內陷落的現象。某些金牛座T型星中有高達12%的偏振。金牛座T型星的鋰豐度比太陽大氣高出約2個數量級,並且有紅外色余。現已測得金牛座T星的射電輻射。話閎銜?o金牛座T型星是一種正處在引力收縮階段的主星序恆星
新華網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張建松)記者20日從“2009中國極地科學學術年會”上獲悉,中國在南極“冰蓋之巔”冰穹A地區安裝的“中國小望遠鏡陣”已發現數十顆變星。
據中國南極天文中心朱鎮熹介紹,在中國第24次、第25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中國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地區成功安裝了中國小望遠鏡陣、聲雷達、天光光譜儀、天光雲量測量儀和亞毫米波望遠鏡等多種天文觀測設備。這些設備運行正常,工作人員能實時監測南極的現場情況及設備工作狀態。
中國自主研製的“中國小望遠鏡陣”由4個145毫米口徑、反射式大視場的望遠鏡組成,可以連續135天不間斷地觀測南極天頂20平方度-25平方度的天區。通過觀測,已得到一批天體的完整光變曲線,發現了數十顆變星,天區內測光星表及變星星表已提供國家天文台數據中心供下載。
據介紹,變星是指亮度有起伏變化的恆星。引起恆星亮度變化的原因很多,因此變星的種類繁多,涉及恆星演化的各個階段,加強對變星的研究能促進恆星理論的發展。
南極的天文觀測還表明,南極冰穹A地區具備全球地面最好的天文觀測條件,安裝在冰穹A的4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將超過安裝在夏威夷的10米光學望遠鏡和30米紅外望遠鏡的能力;安裝在冰穹A的15米太赫茲望遠鏡,將超過安裝在智利的40米太赫茲望遠鏡的能力。
天文學家認為,南極冰穹A地區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絕佳的觀測視窗,為太陽系起源、早期宇宙結構和演化、宇宙暗物質與暗能量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帶來了嶄新的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