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多元宇宙

變形金剛多元宇宙

變形金剛多元宇宙是變形金剛系列各版本作品構建的虛擬世界觀,每一個平行宇宙都有獨立的編號,彼此之間或獨立或聯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形金剛多元宇宙
  • 類型:虛構世界觀
背景介紹,宇宙編號,宇宙劃分,

背景介紹

變形金剛自問世之日起,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出現了多部作品。這些作品或相對獨立或相互聯繫,成為變形金剛多元宇宙的組成部分。

宇宙編號

宇宙編號命名法則
變形金剛多元宇宙中的每一個平行世界都有一個固定的編號。每一個編號由“族系代碼”、“誕生時間”、“載體介質”三部分組成。如漫威美版G1變形金剛漫畫宇宙的編號是“Primax 984.0 Gamma”,“Primax”代表著族係為G1宇宙;“984.0”代表著該宇宙誕生(漫畫發售)於1984年9月(年、月連寫,與日之間以小數點隔開,若發售日期不明,則該位置用“0”填充);“Gamma“代表著載體介質為漫畫。少數平行宇宙的編碼在數字的前面還帶有一個負號,這表示該宇宙相對於正常宇宙設定來說,是完全顛倒的鏡像世界。
變形金剛多元宇宙
宇宙編號命名原則

宇宙劃分

族系劃分
之所以給平行宇宙劃分族系,是因為變形金剛的多元宇宙過於龐大,而一些平行宇宙是基於某部或某幾部作品衍生出的,這些平行宇宙之間有著高度類似設定和人物,將它們劃分族系便於歸類、整理和研究。
Primax – G1系列作品形成的宇宙族系。
Viron – 美版《汽車人戰記》等作品形成的宇宙族系。而日方將原版《汽車人戰記》視為日版G1宇宙的續作,歸入了Primax族系。
Aurex – 《宇宙大帝三部曲》等作品形成的宇宙族系。包括《雷霆艦隊》(Armada)、《超能量體》(Energon)和《塞伯坦傳奇》(Cybertron),以及三個系列對應的日版原版——《微型傳說》(Micron Legends)、《超能合體》(Superlink)和《銀河之力》(Galaxy Force)的各種相關作品。三部日版原作並不是處於同一世界觀之下,前兩作是連貫的,《銀河之力》則是獨立的一作,所謂三部曲實際上是美方硬將三作融合到了同一個世界觀。
Tyran – 變形金剛真人電影(Live Action Movie)以及相關周邊作品構建的宇宙族系。
Malgus – 《機甲英雄》(Animated)系列宇宙族系。代表作品為《變形金剛08動畫版》。
Uniend – 聯合宇宙(Align Continuity)系列宇宙族系。代表作品為動畫《領袖之證》、《領袖的挑戰》,遊戲《塞伯坦之戰》、《塞伯坦的殞落》,小說《普神聖約》、《征途》、《流亡》、《懲罰》等。
Nexus - 超變體(TransTech)宇宙公理天城(Nexus Axiom)所在的宇宙族系。
Fornax – 玩具酷壘(Kre-O)等各類周邊系列作品的宇宙族系。
Iocus – 包括玩具英雄合體(Hero Mashers)、碰碰小金剛(Bot Shots)、構築戰士(Construct-Bots)、戰棋(Attacktix)等各類周邊系列作品的宇宙族系。
Yayayarst – 玩具Go-Bots等各類周邊系列作品的宇宙族系。
Quadwal – 指的是“真實世界”(real world)宇宙族系。題材往往涉及“第四面”牆,變形金剛往往是這些宇宙中作家筆下的虛構事物。
載體介質劃分
Alpha – 表示介質載體為動畫系列。
Be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人物卡上的技能檔案(Tech Spec)、玩具或是玩具附帶漫畫中。
Gamma – 表示介質載體為漫畫系列。
Del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電影或真人電影。
Epsilon – 表示介質載體為官方俱樂部/年會相關作品。
Ze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純文字故事、故事書,以及其他的文字作品(印刷出版過的)等。
E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音頻類的書籍或者磁帶等。
The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現場表演/朗讀的文字。
Iota – 表示介質載體為網路獨有內容(不包括官方俱樂部和年會的相關內容)。
Kappa - 表示介質載體為遊戲(電視遊戲及其他等等)。
Lambda –表示介質載體為封面、靜態圖片以及廣告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