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名著精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譯文名著精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譯文名著精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基本介紹

  • 書名:譯文名著精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 作者: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W.)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592頁
  • 開本:32
  • 外文名:William Shakespeare Four Tragedies of Shakespeare
  • 譯者:孫大雨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上海書店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英國文豪,以他的天才創作了三十七部詩劇,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收入莎翁四部最重要的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斯》,是我國著名教授孫大雨先生多年潛心於莎土比亞戲劇研究和翻譯的重要成果。孫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用詩體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的學者。他的譯本以他本人所創建的音組體制的五音組素體韻文移譯原文的五音步索體韻文,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莎士比亞(Shakespeare W.) 譯者:孫大雨
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英國文豪,以他的天才創作了三十七部詩劇,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本書收入莎翁四部最重要的悲劇《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麥克白斯》,是我國著名教授孫大雨先生多年潛心於莎士比亞戲劇研究和翻譯的重要成果。孫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用詩體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的學者。他的譯本以他本人所創建的音組體制的五音組素體韻文移譯原文的五音步素體韻文,具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圖書目錄

哈姆雷特
奧賽羅
李爾王
麥克白斯

序言

威廉·莎士比亞的傑作是公認的人類文化瑰寶,他是一位空前而且也可說絕後的偉大戲劇詩人。雖然較早也寫有兩首長詩和一部一百五十首的《商乃(Sonnet)詩集》等,但他的絕大部分作品卻是戲劇詩,或稱詩劇。莎翁一生中共寫了三十七部詩劇,他運用英文格律詩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八百多個性格各不相同的人物;把劇中眾多人物表現性格的言談、行動、衝突、和諧、悲歡、生死等情節譜寫成鴻篇巨製的大詩章,這在文化領域堪稱奇蹟!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孫大雨先生原譯名為(《罕秣萊德》)、《奧賽羅》、《李爾王》(原譯名為《黎琊王》)與《麥克白斯》——可說是莎翁全部戲劇創作中流傳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作品。
《哈姆雷特》這部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複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描繪了英明果斷、智勇雙全的王子哈姆雷特從其父王的鬼魂口中得知他叔父的惡行:謀害兄長,篡奪王位,奸騙嫂後。王子於不動聲色中,暗中調查一切屬實後,便不計自身榮辱安危,身入險境,在其叔父安排的一場比劍陰謀中,揭發其罪行。但在這過程中目的雖然成功,卻陰錯陽差於比劍中中毒身亡,釀成悲劇。劇中人物怯懦、狡詐有之,果決、機智有之,善與惡對立分明,然而卻遭命運之神無隋擺弄,令人徒呼奈何!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舉世聞名的獨白,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二的《奧賽羅》演繹的是:威尼斯城邦的將軍摩爾人奧賽羅,英武精壯,與公爵之女玳思狄莫娜相愛成婚。後奉命出征,遴選了凱昔歐當副將,為奸邪之徒伊耶戈所嫉妒。失意軍人伊耶戈為報復奧賽羅這一決定,竟處心積慮地設計出一連串陰謀,以誤導奧賽羅的視聽,最終導致其貶斥凱昔歐,並扼殺了妻子玳思狄莫娜。最後真相大白之際,奧賽羅以短劍自刺胸膛,悔恨以終。全劇貫串著忌惡與猜疑,巧計連環,將人性中的狡詐與昏愚一面,發揮殆盡。把伊耶戈這一人間惡魔的縮影昭然在劇院舞台上,在書齋卷帙間,飛揚跋扈、稱王稱霸地呈現在人們眼前。莎士比亞寫成的這部慘怛得晾人的悲劇,引起了人們哀痛的深思;提醒善良的人們,在生活中必須對伊耶戈這樣的惡魔提高應有的警惕!
《李爾王》這部氣沖斗牛的大悲劇,在莎士比亞不朽的創製中,是比較上最不通俗的一部。若說爐火純青,它要讓《暴風雨》,若求寫作技巧上的完美它不及《奧賽羅》,可是以偉大而言,得推這部動天地泣鬼神的傑作為第一。劇情梗概為:不列顛國王李爾分封國土初定,卻又突發奇想欲檢視三個女兒對父親之愛,有意據此重新調整分封比例。三女兒考黛蓮不加修飾的直率回答令李爾心中不快,最後竟寸土未得。可是,國土重新分配後的李爾遭受虛偽、言不由衷的大女兒、二女兒的冷酷對待,致使李爾傷痛懊悔,遂不得已轉投三女兒。考黛蓮不計前嫌,一如既往誠懇以待,並試圖為之復仇,但卻招致兵敗而雙雙身亡。全劇以慈愛與渴望為始,轉化出自私、敏感與猜疑,以罪惡戰勝善良告終,令人扼腕。該劇描寫情感細緻,氣勢磅礴,誠為莎翁登峰造極之作。
《麥克白斯》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最後、也是最短的一篇作品:蘇格蘭將軍麥克白斯與班軻蕩平叛亂班師回朝途中,經一森林,遇見三個女巫,獲知重大預言:麥克白斯因戰功封爵,終至身登大寶;班軻則身亡,其子孫卻世襲蘇格蘭王。兩人將信將疑,惟不久後,預言開始應驗,麥克白斯遂起篡弒之心。在其夫人的惡毒貪慾刺激下,終於刺殺國王鄧更一世。此後,鬼魂與陰謀迭出,暗殺與復仇交織,勾劃出一幕幕權欲與貪婪不斷的卑劣劇碼。全劇以貪慾始終,而這正是人性之大敵,尤以對權力為然。麥克白斯夫人慾念之熾遠勝過麥克白斯心中殘存的點滴靈明,而越過此線,墮落之路便再無回頭,終於走上自我毀滅的悲慘絕境。此足以令迷戀權勢者為戒。
莎劇原作,特別是中、晚期的作品,約百分之九十的文字是用素體韻文(blank verse)所寫。所謂素體韻文,是指不押腳韻而有輕重音格律的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詩行。換言之,莎劇基本上是用輕重格五音步寫的,每行均有規範嚴謹的五個音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絕不能將莎劇誤解為散文的話劇。
事實上,莎劇在英、美國家舞台上、銀幕上演出,是用比散文話劇稍慢的速度從容朗誦出來的,有聲調節奏諧和之美,並不讀若散文一般,因為有格律、有規律節奏的朗誦,跟念散文有微妙而顯著的差別。
莎劇是戲劇,同時又是詩,而且基本上是用有格律的韻文行所組成,所以古時叫做戲劇詩(dramatic poetry),近今叫做詩劇(poetic ctrama),是戲劇與詩渾然一體的一種文藝作品。這些戲劇詩既可供演出,又可在書齋里誦讀品味。
現在提供給廣大讀者閱讀欣賞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是由我國著名詩人、文學翻譯家、莎士比亞學者孫大雨先生用韻文適譯的作品。
孫大雨先生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已活躍於詩壇,當時被聞一多譽為“清華四子”之一,他與徐志摩、朱湘等有很深厚的友誼,他也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員。早年他創作的格律體新詩《愛》、《訣絕》、《回答》、《老話》以及長詩《自己的寫照》等得到文壇很高的評價。三十年代中期起,他開始致力於莎劇的研究與翻譯。他是我國第一位用詩體翻譯莎士比亞詩劇的學者。
孫大雨先生的莎譯,是基於他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所創建的新詩格律的“音組”理論,用漢字的音組對應莎劇原文中的音步這一格式適譯的;莎劇原作每行五個英文音步,他的譯文恰為五個漢字音組。詩行中的音步或音組,可使誦讀時具有節奏感。 這種用韻文體翻譯的莎劇比較符合莎劇原作的風貌神韻。希望這個本子能使讀者在較高層次匕欣賞莎士比亞的傑作。
在《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以下一段台詞:“……須知演戲的目的,當初和現在都一樣,是要仿佛端著鏡子照見人性的真實;使美德顯示它自己的本相,叫醜惡暴露它自己的原形,要時代和世人看到自己的形象和印記。”或許可以這么說,莎翁正是通過哈姆雷特之口道明了他寫作戲劇的宗旨。確乎如此,在莎翁的一個個戲劇作品中,無不充滿著豐富的人文主義精神。廣大讀者在細心閱讀莎翁作品時,當能在這方面有所領悟,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道德和人格的力量。
孫近仁
2010.5.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