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子(古譚國國君、譚氏開姓祖先)

譚子(古譚國國君、譚氏開姓祖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譚子(Tánzi),(約公元前740—660年),春秋時期譚國人(今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人),古譚國國君,姬姓、名賢禮,子爵、故名譚子。中國古代政治家、軍事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子
  • 別名:姬賢禮
  • 國籍:中國
  • 民族:華夏族
  • 出生地: 古譚國(今山東濟南)
  • 出生日期:約公元前740
  • 逝世日期:約公元前660
  • 職業:政治家、軍事家
  • 主要成就: 中華譚氏始祖
  • 性別:男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泛濫,堯派鯀治水,鯀採用堵的方法,結果失敗了。遞舜即位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據說鯀的妻子夢食薏苡,醒來後有了身孕,生下了禹。禹治水成功後,舜賜姒姓於禹。周初大封諸侯時,姒姓的一支被封於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史稱“譚子”。其分土在今濟南歷城之間,實為齊國的附庸,入春秋三十九年,周莊王之十四年、魯莊公之十年,見滅於齊桓公,而譚子投奔莒(周代諸侯國名),譚子為齊所滅,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譚子從此成為中國譚氏開族立姓的祖先。

軼事典故

在春秋時期,譚發揚光大了古譚國的制陶業、農業、制酒業和畜牧業;構造了譚國政權嚴密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使譚國都城的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東方的一顆明珠和古代東方的中心城市。在大國諸侯以強欺弱、爭奪霸主的春秋時代,首次提出了“尊王抑霸”的政治主張,得到了中小國家的一致回響和支持,周平王東遷後,譚子極力倡導“抑曲扶直,激濁揚清”的政治口號,不參與大國諸侯強加的聯盟。積極主張大小國家均應和平共處,睦鄰友好,平等互利,共謀發展。公元前684年,指揮了著名的反侵略戰爭—譚國都城保衛戰,使侵略者聞風喪膽。避莒後周王不去其爵, “蓋因譚無取滅之道,是為大國橫逆所加”。但譚子從此成為中國譚氏開族立姓的祖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