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可奕

譚可奕

譚可奕,字彥明,茶陵譚氏始祖,生於唐憲宗元和一年(公元806年)三月十八日子時,中和三年癸卯(公元883年)三月十三日歿,葬二十七都,地名竹子田。龍形。

配伍氏、李氏、左氏夫人,子三:守福,守祿,守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可奕
  • 別名:譚彥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唐憲宗元和一年(公元806年)三月十八日子時
  • 逝世日期:中和三年癸卯(公元883年)三月十三日
  • 主要成就光祿大夫
    茶陵譚氏始祖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簡介,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派下五代世系圖表,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派下五代世系,茶陵譚氏一世,茶陵譚氏二世,茶陵譚氏三世,茶陵譚氏四世,茶陵譚氏五世,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簡介

唐鹹通元年(公元860年)十二月,因江南人事多乖,天道不順,雪深七尺,黎庶僵仆,可奕公有亂邦不居之意,遂攜家由大平路徙居江西吉州泰和縣高行鄉早禾市烏龍山石壁下。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可奕公攜子守祿由江西遷入茶陵十五都鄧塘,又名上塘居住。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八月十三日復擇遷十三都(堯水),地名蕉坑葉吉,屬堯水神山嶺之近地。可奕公為追念先世,固金陵太平路人也,徙遷屢易,未有安處,於是將葉吉,改名為太平園,以示不忘本也。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像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像
以曾孫貴累贈光祿大夫,為 茶陵譚氏始祖。配伍氏、李氏、左氏夫人,子三:守福,守祿,守壽。
另,據《弘農世系引》記載,弘農郡主玉成公傳至唐代名士用之公生子書奇(字萬卷)、書禮(字卷達)。次子書禮公由弘農徙居金陵太平路。傳至可奕公時,可奕公攜子遷湖南茶陵,成為茶陵譚氏始祖。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派下五代世系圖表

譚可奕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派下五代世系圖表

茶陵譚氏始祖可奕公派下五代世系

茶陵譚氏一世

譚氏圖騰譚氏圖騰
譚可奕,字彥明, 茶陵譚氏始祖唐授宣議郎,以孫貴累贈光祿大夫,生於唐憲宗元和一年丙戌(806年)三月十八日,中和三年癸卯(883年)三月十三日歿,葬二十七都,地名竹子田。龍形。
配李氏,以孫貴累贈賢淑夫人,歿葬鄧塘(虎形),即十五都。子:守祿。

茶陵譚氏二世

譚氏會徽譚氏會徽
譚守祿,字德榮,唐武宗會昌四年甲子(844年)正月十八日午時生,以孫貴誥贈奉訓大夫,後梁貞明五年已卯(公元919年)四月初八日歿,葬湖頭虎陷山,改葬軍侯沖萬家山。坤山艮向,今馬蹄山。
配鄧氏,同葬軍侯萬家山。繼配:鄔氏,歿葬竹子田,可奕公墳下。子三:武平,武興,武河。

茶陵譚氏三世

湘鄉毛田花亭譚氏宗祠湘鄉毛田花亭譚氏宗祠
譚武興,字世泰,以子貴贈嘉儀大夫。三個兒子仕於梁楚王,功高位顯,例應誥贈三代,但武興公念始祖避地移遷之苦,積德累仁之厚,未生食子孫之報,命三子力奏於王,辭已所得封,追贈曾祖,以展孝恩,楚王允之,故公止嘉議大夫,二世祖亦止奉訓大夫,唯始祖可奕公贈光祿大夫。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875年)三月十二日丑時生,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943年)十月四日歿,葬於二十七都竹子田,子山午向,後改葬上塘太平園,現秩堂鄉錫湖村尖背山。
配徐氏,唐懿宗鹹通三年壬午(862年)生,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927年)歿,始葬竹子田,改葬焦坑太平園平洋落穴。現堯水鄉聯星村六組(塘頭),墓碑現存。子三:進峰、進鴻、進頗。

茶陵譚氏四世

湘鄉毛田花亭譚氏宗祠芳名錄湘鄉毛田花亭譚氏宗祠芳名錄
譚進峰,字文洪,號希峻,又號仰軒,具有文武才能,朝議大夫,兼管武庫,帑藏,與弟進鴻、進頗,忠勤有功,誥贈三代,後謚封端潔。生於唐昭宗乾寧三年丙辰(896年)四月六日卯時,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八月十一日歿,葬上塘棗子坳坊,現徐氏墓碑註明:進峰改葬於母徐氏右旁,地址堯水聯星村六組(塘頭),有碑。
配麻氏,恭人,歿葬堯水大陂頭龍珠坑。繼配王氏,恭人,歿葬火田下山田衝口將軍披甲形,未山醜向。子九:宏儉、宏賽、宏仁、宏福、宏亮、宏秀、宏智、宏政、宏韜。
譚進鴻,字文道,號希儀,又號雲達,乾化三年癸酉(913年)四月被梁楚王征入朝,賜統兵司馬,朝奉大夫,唐昭宗乾寧四年丁己(897年)生,後漢高祖乾佑元年(公元948年)歿,葬西鄉十九都,長分大壠塘側(大富源)。
配李氏,誥封淑人,歿葬大傅園。繼配左氏,葬十九都長汾,酉山卯向。子四:宏義、宏德、宏崇、宏廣。
譚進頗,字文雍,號希廉,又號古塘,別號東溪。乾化三年癸酉(913年)四月被梁楚王征入朝,賜典屬國左殿將軍,武功大夫,金吾左殿鎮國將軍,誥贈三代。生於唐昭宗光化二年己末(899年),後晉岀帝天福九年(943年)三月自刎,葬酃縣康樂鄉西江口,後改為九禾堂,又雲書堂沖。
配王氏:失考。繼配左氏,歿葬二十九都九禾堂,又雲書塘沖。繼配:麻氏,葬十八都大江邊麻子淮眠虎咬尾形午山子向。子五:宏肇、宏益、宏妙、宏伸、宏佐。

茶陵譚氏五世

進峰公長子:宏儉,字泰山,行一郎,貢員,其後裔居今炎陵縣羅家沖樓下酃邑,堯水、馬江等處,官拜御吏後,升吏部侍郎。
湘鄉湖山譚氏六修支譜湘鄉湖山譚氏六修支譜
配馬氏,繼配徐氏。
進峰公次子:宏賽,字嵩山,行二郎,後唐同光元年癸未(923年)生,原居大溪灣神山嶺,後徙水南、亘洲、小槎等處,其後裔居衡山、堯水、雅環、小田、攸縣、禮陵、江西的上栗山灣。
配陳氏,子七:全旺,全義,全廣,全德,全崇,全隘,全衡。
進峰公三子:譚宏仁,字名山,行三郎,後唐明宗元年丙戌(926年)生,居南岸。
配張氏
進峰公四子:譚宏福,字天山,行四郎,後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928年)生,居衡山樟塘,授廣東通判升貴州糧運。
配劉氏,四子六孫,俱登科甲。
進峰公五子:譚宏亮,字碧山,行十一郎,名熙載,任鴻臚寺少卿。後晉高祖六年辛丑(941年)生,居茶鄉白家沖,仕至鴻臚寺少卿。
配歐陽氏,失考。繼配李氏與亮公同葬白家沖。子三:仁京,仁裔,仁裕。
進峰公六子:宏秀,字華山,行十三郎,後晉天福八年癸卯(943年)生,其後裔居湘潭黃花莊白家沖等。
配陳氏,又配雷氏。生歿、葬均失考。子三:仁浩,仁程,仁善。
進峰公七子:宏智,字有山,行十五郎,名泰安,其後裔居衷鄉、堯水、衡山、西鄉、下塘丫沖、蓮荷塘、孟塘、湖口,明洪武年間徙居衡陽都清化五都。
配曾氏,繼配劉氏。子二:全湘,全文。
進峰公八子:宏政,字恆山,行十六郎,居酃縣安邑濠峽,仕國子監。
配段氏。子三:三綱,四益,五常。
進峰公九子:宏韜,字衍山,行十七郎,後漢乾祐二年己酉(949年)生,後裔居堯溪堯水蕉坑。由選貢授本省常府沅江縣訓導。
配趙氏
進鴻公長子:譚宏義,字崑山,行五郎,後唐明宗天成四年己丑(929年)生,其後裔居茶鄉周陂、攸縣、白蓮塘,鄧塘、石井,浙江提督。
配陳氏
進鴻公次子:譚宏德,字侖山,行六郎,後唐長興二年辛卯(931年)生,其後裔居衷鄉,大亨柑塘等處,任江西饒州府知府。
配張氏
進鴻公三子:譚宏崇,字時山,行八郎,後晉高祖元年丙申(936年)生,其後裔居西岸、松江、車浦、湖口、石井等處,江西省知府。
配周氏
進鴻公四子:譚宏廣,字禹山,行九郎,後晉高祖四年己亥(939年)生,其後裔居十五都,鄧塘,鼓角石、神山嶺、耒陽、長沙、雲南等處。登科第任儒學正堂。
配劉氏
進頗公長子:譚宏肇,字靜山,行七郎,後唐未閔帝清泰元年甲午(934年)生,其後裔居堯水神山嶺、茶城下市街、湘陰、湘潭昭港、常寧南木山、清水,徙廣東南海等處。
配張氏,生子:全福。
進頗公次子:譚宏益,字岩山,行十郎,後晉天福五年庚子(940年)生,其後裔居湘陰、湘潭昭港等處,登科第,官至糧運而終。
配龍氏,生子:全播。
進頗公三子:譚宏妙,官名丙,字離山,行十二郎,後晉天福七年壬寅(942年)九月初六日生,妣馬氏,生子:全祿;繼妣周氏,生子:全深。唐時居茶陵州城下市街,後徙湘鄉東鳳一都,葬今湘鄉市東郊鄉新研村沛霖塘山內壬山丙向。全祿子三:思成、思戎、思戒,其後裔有仍居茶陵者,有遷居湘潭者;全深子三:軼、輔、輻,其後裔居湘鄉者為多。
湘鄉譚氏第36世凱文在毛田花亭譚氏宗祠湘鄉譚氏第36世凱文在毛田花亭譚氏宗祠
進頗公四子:譚宏伸,字桂山。行十四郎,後晉開運元年甲辰(944年)生,其後裔居清水、大傅、茶鄉、毘塘、莊田、下市街,雲南總督。
配曾氏,繼配陳氏。子四:全仁,全忠,全學,全信。
進頗公五子:譚宏佐,字梅山,行十八郎,後唐明宗長興四年癸巳(933年)生,其後裔居吉川、芝水、常寧南木山、洮溪、長江等處。
配段氏,繼配曾氏。子四:仁春,仁玉,仁德,仁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