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地

譙地

譙,歷史文化名城,又名亳州,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位於亳州市譙城區境內中北部,跨渦河兩岸,自“湯都亳”始,已有3700多年的歷史。上古時“亳”地屬古豫州,成湯為諸侯時即居於此。“亳”當時定做“薄”,《漢書·地理志》注云:“亳同薄”。“亳”字首見於《孟子》:“湯居亳”。《史記》說:“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商曾幾度遷都,人們將湯所都之地統稱為“亳”,包括南亳,北亳,西亳。現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城域。市內湯王陵公園中的“成湯故壘”,據說是商湯王衣冠冢,即《皇覽》所謂“渦北風頭村叢莽中有成湯考故壘”。

歷史,周代,春秋時期,漢代,

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譙一直是縣、郡、州的治所,也曾作為商成湯王之都、三國曹魏陪都、後元末小明王韓林兒國都,並以三朝古都,著稱於世。譙是當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皖西北的一座軍事重鎮,一向有中州門戶、徐兗咽喉之稱。但是亳州地勢平坦無險,歷代守御者皆築城垣作為屏障。

周代

周代,此地稱“譙”。“周初,武王克殷,封神家農之後於譙”。(《通典》)“譙”成了神農後人的領地。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譙屬陳國。陳於此營建“譙邑”,與譙邑毗連的是“夷邑”。譙、夷二邑是當時東南地區與中原腹地相溝通的交通要道。因而也是戰略重地,“南北分疆,此亦爭衡之所也”。公元前637年,楚將成得臣率師伐陳。奪取了譙、夷二邑,遂為楚地。爾後,楚平王築譙城,並派太子建駐守城父,使得當時的譙、夷地區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秦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在此置譙縣,隸屬碭郡。秦末陳勝、吳廣於大澤鄉起義後,由於一時難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據譙縣。

漢代

西漢,分國為十三個“刺史部”。譙縣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東漢時,刺史部由13個減為12個,沛郡改為沛國。同時豫州刺史部置於譙。這對於譙縣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建安末年,析沛國之一部署譙郡,譙的地位更顯重要。曹操以譙郡一帶為基地,不斷在軍事上和經濟上擴充自己的力量。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淝水,軍合肥。”(《魏志·卷一》)也就是在這次戰鬥中,發生了《三國演義》所描寫的“張遼威鎮逍遙津”的歷史故事。在經濟方面,曹操在譙郡等地衽屯田,大力開展“軍屯”、“民屯”,促進了譙城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魏文帝(曹丕)皇初二年(221年),鑒於譙在軍事、政治、經濟方面的重要地位,也由於它是皇族本籍(曹氏父子及他們一些重要的文臣武將是譙郡人),譙被封為“陪都”,與許昌、長安、洛陽、鄴並稱“五都”,其地位相當顯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