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壽

謝德壽

謝德壽的篆刻以秦漢的古樸典雅、大氣磅礴為基本面貌,又熟溶楷書、隸書、並大膽以今體字、簡化字,參以六朝碑板風格入印。刀法嚴謹工穩、純熟老辣,章法端莊古樸而有新奇神趣之致,風格厚重奇崛,蒼勁古拙,情韻內含,不尚狂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謝德壽
  • 出生地:安徽省歙縣漕溪
  • 出生日期:1930年10月
  • 職業篆刻
簡介,作品,生平,成就,謝德壽原為,

簡介

謝德壽篆刻家,原名吉堯,字天都,安徽省歙縣漕溪人,漢族,生於1930年10月,1999年1月23日因病逝世。少年時期即勤學書法,後嗜刻印,學浙、皖諸派,皆有所得,受家鄉“ 徽派”諸前輩影響尤深,摹秦璽漢印幾可亂真。20歲時,得當地著名學者、收藏家鮑錫鬯、曹一塵兩先生賞識,遍讀他們珍藏的秦漢古璽印和皖浙名家印譜,視野大為開闊。1956年後,被揚州印壇名家蔡易庵收為弟子,又得著名金石書畫家孫龍父先生教益,技藝猛進。此後,於漢印苦下功夫,數十年不輟。

作品

1980年其作品《黃山名松》組印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1985年《衛夫人筆陣圖》組印入選鄭州國際書法展覽,此後於l987年至1993年作品多次被選送日本展出和在其他國家舉行的“中國書畫展",併入選刻入中國翰園碑林。在全國性書法篆刻大賽中屢獲一等獎、二等獎。近年篆刻作品在《書法》、《江蘇畫刊》等數十處刊物發表,並被收入多種作品集。中國書畫報社、揚州市文聯、暨南大學中國文化藝術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展覽館,江蘇海安縣博物館等均有其金石收藏。此外,他還應國內外知名書畫家、國際友人之約,鐫刻了大量的名章和閒文印。
謝德壽厚重博文,自強學養,他的書法功底甚深,對古文字學、古典詩詞、古漢語及中國儒學、道學甚有研究。藝術上在傳統與創新二者之間,主張相反相成,以為無深厚的傳統功力無法創新、無敏銳的創新意識也無法繼承傳統。並以為沒有相反相成、大反差中求平穩的觀點,無法從事篆刻藝術。篆刻紅白相間,陰陽成趣,無動則無靜,無曲則無直,無疏則無密,無張則無馳,無疾則無澀,無欹則無正,無聚則無散,無往則無復……謝德壽常對人言,此理看似平常,見諸藝術,絕非易事。因之,他雖然於漢印下了40多年功夫,卻又喜歡看現代青年作者的狂怪之作;雖然出自歙派,卻不願同仁稱之為“歙派傳人”。他治學嚴謹,為了印文中的一筆一划,常遍尋《說文》、《鐵雲藏龜》、《金文編》等。為了一方閒章,往往一次、二次、三次甚至數易其稿或重刻,直至滿意為止。國內書畫名家、國際友人請其刻印者甚多,而他從不敷衍塞責,總是力圖將得意之作贈人。

生平

謝德壽為人淡泊,於名利無爭。雖然與藝術打了一生交道,讚譽甚眾,卻也同時與枯燥無味的財會數字相對了40春秋。他與人相交,淡如清水,卻又濃似烈酒。不善言詞,特別是對自己的成就不願多談,更不嘩從取寵。他認為,要想在方寸天地騰挪變化,縱橫馳騁,必須先學會循規蹈矩,立定腳跟。對藝術上的後學者,則儘可能獎掖提攜。向他學習書法、篆刻的弟子遍及皖東、皖北、皖南以及閩滬,其中有十數人已成為省書法協會會員,有數人在國際、國內書法篆刻大賽中多次獲獎。謝德壽常說,一舉成名不是搞藝術的目的,追求藝術是為了提高藝術,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則更是莫大快慰。

成就

謝德壽原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港、澳、台)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常務理事,中國書協安徽分會理事,安徽省篆刻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徽州學會金石研究會副會長,書畫家東方聯誼中心顧問,鶴壁藝術家畫廊一級篆刻師,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滁州分校教授,政協安徽省天長市委員會副主席。他的名字已載入《中國現代書畫篆刻界名人錄》、《中國美術年鑑》和《中國古今書家辭典》、《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以及《歙縣地方志》、《天長地方志》、《黃山市近現代人物》、《安徽文藝家名錄》等典籍。

謝德壽原為

1981年中國書法協會會員
1981年10月書協安徽分會會員、理事
1981年10月省書協篆刻研究會常務理事
1985年5月23日安徽省徽州學會金石研究會在省城成立,當選為副會長
1986年7月安徽省交通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協會常務理事
1986年9月受聘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滁州分校教授
1990年8月受聘為“書畫家東方聯誼中心"顧問
1993年10月任中(港、澳、台)日韓新書畫家友好聯盟常務理事
1994年10月受聘為鶴塑藝術家畫廊一級篆刻師
原天長市書畫協會名譽主席
原胭山詩詞學會會長
原第三、四、五屆政協安徽省天長市委員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