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疏

《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疏》是唐代魏徵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疏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魏徵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諫詔免租賦又令輸納疏
臣伏見八月九日詔書,率土皆給復一年。老幼相歡,式歌且舞。在路又聞有敕,丁巳配役,即令役滿,折造餘物,亦遣輸了,待至明年,總為準折。道路之人,鹹失所望。此誠平分萬姓,均同七子,然下民難與圖始,日用不知,皆謂以國家追悔前言,二三其德。臣竊聞之,天之所輔者仁,人之所助者信。今陛下初膺大寶,億兆觀德,始發大號,便有二言,生八表之疑心,失四時之大信。縱國家有倒懸之急,猶必不可為,況以泰山之安,而輒行此事。為陛下為此計者,於財利則小益,於德義則大損。臣誠智識淺短,竊為陛下惜之。伏願少覽臣言,詳擇利益,冒昧之罪,臣所甘心。

作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征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群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