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注參

清趙良猷。二卷。自稱“凡古注與先儒之有異說者,無不萃於其中”。如注“學而時習之”,謂邢員《疏》引皇侃疏以為凡學有三時,一身中時,《學記》雲:“發然後禁,則扦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故《內則》雲:“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十五成童,舞象是也。”年中時,《王制》雲:“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鄭氏曰:“春、夏,陽也。《詩》、《樂》者聲,聲亦陽也。秋冬者,陰。《書》、《禮》者,事。事亦陰也。互言之者,皆以其術相反。”又《文王世子》雲:“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鄭氏曰:“陽用事,則學之以聲,陰用事,則學之以事。因時順氣,於功易成也。”三日中時,《學記》雲:“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是日日所習也。認為皇氏“學有三時”之說頗備。“雖未可以此概諸大學成學,其義要可參用。”後收入《涇川叢書》、《叢書集成初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