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城鄉社區銜接

論城鄉社區銜接

《論城鄉社區銜接》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丹、 陳建勝、 彭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城鄉社區銜接
  • 作者:毛丹、陳建勝、彭兵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8月
  • 頁數:18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8214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和論證城鄉社區銜接是加速村莊轉型,解決城鄉二元化的基本選擇。本書重點探討了村莊共同體的當代處境,城鄉社區銜接的涵義、影響因素與主要困難,已開發國家處理農村社區和城鄉關係的政策選擇與實踐,中國改革以來的農村社區變遷進程、特徵、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呼籲國家在推動城鄉社區銜接方面正確使用“看得見的手”。

作者簡介

毛丹,男,1963年生,博士,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求是特聘教授,兼任民政部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農村社會學研究和社區研究。陳建勝,男,1980年生,浙江衢州人,浙江財經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社會學博士,浙江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後,浙江省之江青年學者。主持過國家社科課題、教育部課題、省規劃課題等多項,在C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0多篇。主要研究領域為社區社會學、農村社會學、社會建設。彭兵,男,1974年生,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麗水學院社會學教授,兼任浙江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之江青年學者。主要研究社區社會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城鄉社區銜接的前景與問題
一 何謂城鄉社區銜接
二 不確定性:不利於“三農”的商品定價系統
三 政府在農村社區問題上的困難選擇
四 發展主義選擇的巨大慣性
五 國家與社會關係框架的影響
第二章 村落共同體的當代命運:四個觀察維度
第一節 為什麼要關心村莊轉型與村落共同體的命運:批判社會學的意識
第二節 村落共同體作為小型地方性共同體的現代命運:專業社會學的維度
第三節 村落共同體與公民社會:公共社會學的關心
第四節 十字路口的中國村落共同體與城鄉銜接:政策社會學的論題
第三章 已開發國家的城鄉社區銜接的實踐和研究
第一節 走向城鄉社區銜接的鄉村
一 農業工廠化與生產主義鄉村危機
二 城市化進程中鄉村未必終結
三 作為鄉村生產和生活單位的社區存續
四 新鄉村運動帶來的新鄉村
第二節 國家對待鄉村的態度
一 國家與鄉村關係類型
二 政府對農業的保護
三 政府對待鄉村態度的變化
第三節 研究範式的變化
一 現代主義鄉村研究模式的流變
二 鄉村轉型討論
三 對鄉村轉型論的反批評
第四章 中國農村社區建設與城鄉社區銜接初步
第一節 中國社區建設的新傳統
一 社區內涵與特徵:社會學的發現
二 作為政治單元的社區:政府的發現
三 作為“類社會化”的社區:大眾社會的社區服務需求
四 中國在社區價值定位上的選擇和影響
第二節 農村社區建設初步
第三節 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五章 競爭中的兩種城鄉社區銜接模式:案例研究
第一節 分利型農村社區制度
一 問題背景
二 “兩分兩換”:J市的案例
三 討論
第二節 哺農型農村社區制度建設
一 農村社區基礎性制度供給
二 社區規模的設定
三 社區重構:組織設定與運行機制
四 討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