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溪村

談文溪村

談文溪村隸屬於湖南省永州市,地處新田縣三井鄉南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村耕地總面積178畝,擁有林地2855畝。

2016年11月,談文溪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談文溪村
  • 地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時期:清代
  • 類型:行政村
  • 耕地面積:178畝
  • 鄉村人口:150人
  • 農業人口:149人
  • 特色產業:種植、養殖業
  • 郵編:425704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 
風景名勝,經濟發展,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社會事業,地圖信息,

風景名勝

該村現存清代樓一座,清代公祠一座,黑瓦青牆的明清建築數棟,基本都保存完好,有青石板古官道穿村而過,古店鋪清晰可見,明清數十塊方石碑也散落村中各處。其中有塊嘉慶年間的古碑,上面刻著:“余族坊名談文喜(溪),自明初之際,始祖富公由深圳坊卜遷於茲地”。據考證,深圳“土著”中有鄭氏多個祠堂,尋源溯流,與談文溪村開基祖鄭氏確是一族。專家推斷,元末明初沿海深受倭寇海盜之苦,百姓內遷到這裡的可能性極大。 在村中最古老的一棟青磚房的堂屋裡,凸出兩塊大青石,主人並未將其平整或搬走,而是就地取材,將它們雕成一對石雕的龜鱉“對臥”。石龜似從東南潛游而來,土鱉則在東北方回首,與海龜相對望,當地人稱為“靈龜化石”,認為這裡頭隱藏著一個秘密。有人認為,海龜自東南潛游而來,是暗示房主的祖先來自東南沿海;鱉回首南望,則隱喻“回歸”故鄉。
談文溪村
在談文溪村的水田間,聳立著一根由十塊青石壘起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雅名“筍矗雲根”,是漢族地區唯一的生殖石雕。石柱下呈四方形,上呈圓柱形,村里人稱之為“生命之根”,並傳說村裡的新娘來摸一摸,可以子孫興旺;待產的孕婦來摸一摸,可以保佑生產順利。這裡面有個典故:據說鄭氏家族落腳這裡後人丁不旺,就找“地仙”來看風水。“地仙”說:這裡陰氣太重,是因為村後有一處貌似女性生殖器的帶洞岩堆——仙姑岩,稱之為“生命之門”的,破壞了陰陽平衡。“地仙”的破解之法就是:在岩洞對面造一個石陽具,以“生命之根”中和“生命之門”,才能和諧發展。後來村子果然開始人丁興旺,還出了貴州御史和廣東高州太守這樣的大官。
在村里,有一處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文溪家廟,內部為一個大戲台,戲台保存完好,台上雕龍刻鳳,均為透雕,其紋飾繁雜,極顯工藝之精美。在戲台屏風的背後,曾發現了清代在此演戲的劇目單,這些劇目單詳細的表明了清代至民國時期不同的劇團在此表演的曲目,有很多甚至排了十幾天的演出日程,反映出古代農村文化生活的繁榮。這個劇目單對於研究地方戲戲劇史意義重大。
同其他古村落相比,談文溪村的社會文化內涵更豐富,有關農耕文明的歷史遺存更多,更具研究價值。

經濟發展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54.86%;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36.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9頭,肉牛63頭,肉羊287頭,雞532隻);林業收入0.23萬元,占總收入的0.84%;第二、三產業收入2.27萬元,占總收入的8 %。農民人均純收1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交通不方便,基礎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鞏固種植業,大力發展養殖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8畝(其中:田70畝,地108畝),人均耕地1.15畝,主要種植糧食、經濟作物等作物;擁有林地285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3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92畝,其中養殖面積92畝;草地1900畝;荒山荒地1975畝,其他面積2000畝。

人口民族

該村現有農戶36戶,共鄉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77人,女性73人。其中農業人口149人,勞動力93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族居住地),其中彝族150人。

社會事業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6戶通自來水。有3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1.0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27.03%和27%)。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車4輛,拖拉機6輛,機車7輛。全村建有沼氣池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0畝,有效灌溉率為50.5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8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7戶居。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人,占人口總數的18.0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0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鄉衛生院40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6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該村小學生就讀鄉中心國小,中學生就讀到三井中學。該村距離國小14公里,距離中學44公里。目 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3人。
該村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花鼓、大娛樂各1)。

地圖信息

地址:永州市新田縣零四五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