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西文化交流史

《談中西文化交流史》是由何兆武教授在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舉辦的講座。講座時長130 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談中西文化交流史
  • 主講人:何兆武
  • 講座地點: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 講座時長:130 分鐘
基本信息,主講人簡介,內容摘要,

基本信息

主講人:何兆武
講座地點:北京市西城區文津街7號
講座時間:20038.31
講座時長:130 分鐘
講座類別:文化
關鍵字:文化 中西文化
組織單位: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原國家圖書館分館)

主講人簡介

何兆武 1921年生於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聯合大學畢業,清華大學研究生。曾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現任清華大學教授。著有:《歷史與歷史學》、《中國思想史》等,譯有巴思迦《思想錄》、盧梭《社會契約論》、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論優美感與崇高感》、孔多賽《人類精神進步史表》、帕克《法國革命論》、柯林武德《歷史的觀念》、李約瑟《中國科學思想史》等。論文及雜文若干。

內容摘要

十七世紀的西方已已經開始大步踏上其近代化的征程,至十九世紀已基本完成了這項歷史任務。這一時期正是明清之際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傳來西方文化之際,接踵而來的便是為目前諸多媒體所艷稱的“康乾盛世”。正是這一歷史階段,乃是中國加速度地落後於世界主潮的時期。中國人在她被洋槍洋炮打開了大門之後,才自覺地孕育了近代化的意識。要到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一批思想敏銳的先進知識分子才從思想深處萌發了系統地學習“西學”的自覺。“西學”是一個並不恰當的名詞。嚴格地說,中國方面所要求的乃是學術與思想的近代化,或者說是近代的科學與思想。近代科學與近代思想意識並非是西方所特有的專利品,只不過是由於某種具體的歷史條件的 因緣而最初出現於西歐而已,故簡稱之為“西學”。所以中國人也可能而且也應該學到手。但是有的人把它絕對化了,把中學、西學當成了為兩種先天所注定的不同實體。這應該說是一種根本性的誤讀或誤解,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亂。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應該解放思想,不宜畫地為牢。各民族各有不同的道路,但全人類又有共同的道路。普遍的共同道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科學與思想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本質上並無所謂中、西之分。摘自何先生“讀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書感”一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