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吝嗇者

認知吝嗇者是指經常依賴簡單有效的策略評估信息並作出決策的個體,即利用直覺判斷系統,以減輕認知的負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吝嗇者
  • 外文名:cognitive miser
一、概念,二、產生原因,三、表現,

一、概念

“認知吝嗇者”是由社會心理學家麥圭爾(McGuire)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認為,人是一個認知的吝嗇者,在知覺他物時,常常試圖去掉瑣碎的信息以節省精力。人們並不去知覺或記下所有信息,而只是從發生的事件中選出對形成印象的必要信息。認知心理學家菲斯克和泰勒(S.T.Fiske & S.E. Taylor)認為,認知吝嗇就是個體經常依賴簡單有效的策略評估信息並作出決策。它的發生並非懶惰,而是出於必要性和簡單的有效性;它不是理性地、客觀地評估新的信息,而是非常簡單地對新信息進行評估。人的頭腦中原有的架構、腳本和其他知識結構,只需要從記憶當中提取出來就可對新信息進行評估,不需要耗費太多的認知能量。屬於一種認知策略

二、產生原因

認知吝嗇是在思維的過程中產生的。由於人們接受信息的有限性,感知覺並不是對感知對象作完全複製,它要進行加工,要對信息進行選擇與重構。認知主體在面對知覺對象時,會產生一種獨立於認知客體的主觀認知的組織結構,即對感知對象進行認知的解構與重構。儘管我們開始對事物的認識具有“目的性”,但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認識對象,並不能完全複製到人的大腦中,所以,也就不可能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原有狀態或面貌。而各種不同事物的信息通常按接收時的面貌,以表象的形式存在。表象被存入頭腦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受遺忘的剝蝕,某些細節越來越淡化,代表性的特點越來越突出,最後成為一種反映與主體某種關係的意識而存在,以朦朧的意象形式存儲在記憶之中。由於意象性的存在,使得人們已經先有了對某物或某件事情的判斷,並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它調出,作為一種思維的材料參與到思維加工過程之中,於是就會出現幾種人們意識不到的“系統性偏倚”。
總而言之,出現認知吝嗇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人們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面臨的信息往往是不確定的、不完全的、複雜的,在對它們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達到最滿意的合理性是困難的。
2、人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人在社會認知的過程中常常偏愛策略性捷徑,而不是採用精細的統計學的分析,以儘量節省時間和加工資源。
3、人偏愛用最小限度的觀察去產生社會判斷的策略加工,產生認知偏差

三、表現

認知吝嗇者是能夠很輕易被觸發的,吉斯斯坦維奇的《超越智商: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一書中的研究得出認知吝嗇者對信息的生動性和鮮活性異常的敏感,並容易進行情感性的屬性替換。一旦被觸發,認知吝嗇者容易陷入默認的啟發式加工和框架效應中。比較典型的有一下三個效應:
1、稟賦效應:人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估值更高,已經擁有的東西本身就成為了你的一個認知邊界。
2、錨定效應:當我們有一個錨點的時候,我們對它的判斷往往被錨點所影響。
3、框架效應:人們往往對本質相同但描述方式不同的問題,給出不同的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