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苾

詹苾

詹苾是我國著名詩人。主要詩作有《追逐——跋涉以及嚮往》、《風雨雷電》、《打倒的年代》、《絕望的○》等,出版有詩集《我是繆斯的孩子》、《生活意義上的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詹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祁陽
  • 出生日期:1974年
  • 職業:詩人
  • 代表作品:《追逐——跋涉以及嚮往》、《風雨雷電》、《打倒的年代》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個人作品,成就及榮譽,評價,少年詩人,成長,內心的堅持,良知與責任,創作特點,

人物簡介

詹苾,男,1974年出生於湖南祁陽,現居北京
詹苾

個人作品

主要詩歌作品有《追逐——跋涉以及嚮往》、《風雨雷電》、《打倒的年代》、《絕望的0》等;
出版詩集有《我是繆斯的孩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生活意義上的人》(中國文聯出版社)等。

成就及榮譽

曾獲“華夏青少年寫作獎”、“路遙青年文學獎” 等文學獎項;

評價

詹苾:直面童話世界漸行漸遠(蔣青林)

少年詩人

詹苾曾是少年詩人中一顆耀眼的明星:6歲開始寫詩,11歲開始在全國發表作品,16歲被評為“中國十大少年詩人”第一位,17歲被大學中文系免試特招,18歲獲得“路遙青年文學獎”……,其由冰心先生題寫書名的第一本詩集《我是繆斯的孩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收錄了他6歲到18歲的詩作,出版後得到了評論界的廣泛好評。之後,詹苾經歷了一段較長的沉思期,岩漿在地殼裡積蓄,野火在地表下奔突,他的第二本詩集《生活意義上的人》(中國文聯出版社)收錄他1992年至2001年的詩作出版了,這本厚重的詩集給了所有愛護和期待詹苾的人們滿意的回答。這位“童話詩人”沒有沉醉在自己的童話世界裡不願醒來,也未曾放棄那少年時的夢想,他以驚人的毅力與過人的勇氣,直面他的童話世界漸行漸遠,詩人在感悟、思考、掙扎、書寫、交流、呼籲……,在義無反顧地“生活著”。
讀詹苾的詩集《我是繆斯的孩子》,我們會發現,像許多其他詩人一樣,詹苾是在母愛、童真和自然的薰陶和感染下與詩結下不解之緣的。他寫於六歲時候的第一首詩,是獻給母親的至真的童心:媽媽回來了/給我買了很多好吃的糖果/我想長大了/也買很多糖果給媽媽吃。(《媽媽》)第一首詩隱約地標明了詩人以後的詩風與思維的特性,詹苾後來就是一直沿著這條至真至純的道路走下來的。例如,面對自然的美麗與恩賜,詩人表達了童稚的感恩:我也在努力——/把小河小溪的水/捧給小花小草喝。(《春天》)正因為是發自內心的至誠,這種努力被蒙上了固執乃至殉道的色彩。在《下圍棋》一詩中,詹苾寫道:縱然道路太多/也只沿著自己的思維/走自己的路。讀懂詹苾的人都知道,這不是年少輕狂,而是時至今日仍被詩人無悔實踐著的諾言。
博大深沉的愛心與積極健康的個性讓他獲得了“陽光少年詩人”的稱號。的確,在詹苾早期的詩歌創作中,我們難以聽到與生活不和諧的聲音;即便有小小的苦惱與淡淡的憂愁,那也是滲透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甜蜜與喜悅。《秋天的童話》、《多想再次迷路》、《星·星》、《走向太陽》、《十五六歲,我們的年齡就是詩》等等,都是少年情懷的詩性書寫。詩的語言與詩人的心靈顯得特別的親和,二者自然地達到了水乳交融的狀態。當然,時光的流逝與環境的變遷也促使詩人去思考隱藏在其後的生活哲理,但是這種思考不可避免地帶上了少年的天真與懵懂,如《問天》、《去遠方》、《老師·老農》、《歷史》、《過關》等等。少年詩人是這樣的認真地求索和追問,我們在閱讀中就得了本真的感動;如明淨的溪水滑過光潔的鵝卵石,並無半點澀滯,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責備小溪的清淺呢!

成長

到後來,詹苾這位“陽光少年”的視野逐漸開闊,他的“詩歌陽光”照進更深的思想隧道和灑向更廣的關注領域。同樣是關於母愛,詩人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如何歌頌母親/在思想遠行的坎坷/歷盡生命之燈/母親是力量的發源地。(《如何歌頌母親》)將母愛置於一個“力量的發源地”的地位,不僅來自詩人的本能直覺,也出於他的理性思考。在《追逐——跋涉以及嚮往(組詩)》中,詩人從“大瀑布”、“大沙漠”和“大森林”當中汲取力量和獲得靈感。他稱“大瀑布”是“是一條站立起來的河”,並表示了永遠追逐的決心:我追出高山追過江河追向海洋/我是在追逐你的誕生你的成長你的歸宿;詩人在尋找“大沙漠”里的孤獨的生命的時候,堅定地說:而我不會動搖不會後悔我選擇的孤寂之行;在與“大森林”的對白中,他甚至驕傲地宣布:我是大森林演繹五千年的詩魂。雖然無以數計的詩人都向大自然尋求創作源泉與生命頓悟,但是詹苾的話語方式畢竟是獨特的“這個”,自有其存在的意義。除了向“深”的維度發展之外,詩人的“陽光”也向“廣”的維度照射。在《友誼》和《我們是朋友(二首)》這些詩中,少年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博大的人文關懷胸襟。“我們或是藍眼睛黑眼睛/我們或是白皮膚黃皮膚/只要我們相會/我們便是真誠的朋友。”(《友誼》)“喔,小小的米拉/他少年的臉龐緊緊依著我/我看到他一雙明淨的眼睛/撲閃著一串淚珠滑落了/他說世界就是你和我。”(《我們是朋友·流浪的米拉》)人與人之間因為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而應該彼此關愛;因為有了友誼有了愛,人與人之間就能形成一個和諧的世界。詹苾在這裡已經走出了童話的範疇,進而賦予了詩歌深廣的內涵。
值得指出的是,《我是繆斯的孩子》這本詩集在時間跨度上較大,一部分詩歌已經走出“童話世界”很遠了。凌鷹先生在後記《一個永遠的童話》中說:“我疑心這是一個虛幻的童話。”這疑心並非空穴來風。《死亡的感覺(組詩)》、《一切從一開始(組詩)》和《風雨雷電(組詩)》這三組詩已經在詩集中奏響不太協調的聲音,顯現出詩人未來去向的端倪。對現實存在的思考與感悟,以及思想明晰後產生的困惑、厭倦與憤怒,成為詩人踽踽前行時無從擺脫的負累。在《死亡的感覺(組詩)》中,詩人嘗試用語言去描繪人臨死時的思維活動,但是其重心依然置於鳳凰涅盤後的“明天”:閉上眼睛吧/堅信明天/在睜開眼睛的一瞬間/會遭受陽光的強烈輻射。其格調還是明朗而清新的。到了《一切從一開始(組詩)》,詩人已經對歷史的循環往復產生深深的質疑。“我們在某一天出生/有母親幸福的微笑//我們在某一天死去/有孩子悲傷的哭聲//一天來到後又離去。”作為萬物之靈長,人類是否該在亘古不變中重複自身呢?少年詩人開始觸及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這一哲學難題。最後來看榮獲“路遙青年文學獎”的《風雨雷電(組詩)》,這組詩標誌著詹苾詩歌創作早期階段的一個高峰。他將四種自然現象分別對應四種類型的人物,即“朋友”、“愛人”、“母親”和“老師”,全方位展示了詩人對自然與人事的理悟。風的溫馨與來去匆匆恰似朋友之間的心理感覺與時間感覺;雨幻化成詩人糾纏不清的愛情意象;雷所擊打的避雷針與母親手中的針的對比映現出母愛的深沉與博大;電劃破黑暗與老師帶來心靈的光明存在著某些共同之處。溫馨、纏綿、感激、憤懣……,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詩的內涵呈現出“含混”的傾向,充分表現出詩歌語言的彈性與內質。

內心的堅持

讀詹苾的詩集《生活意義上的人》,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在詩歌處於尷尬境地之時,仍有像詹苾這樣的詩人堅守自己的精英立場,執著、迂迴地向時代中心挺進。他的詩作在保留了原有的“童話”本色之外,又增添了許多新的特質。詩集《生活意義上的人》沉積了詩人近十年的心血,真實地記錄了詩人一段人生歷程的個性體驗。“故有的世界蕩然無存/新的世界尚未建立。”(《怎么了?》)詩人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少年時代建構的童話世界在當今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已無奈地漸行漸遠。但他並沒有放棄這最後的精神庇護地,依然執著地淺吟低唱心中的田園牧歌;難能可貴的是,詩人在正直與良知的驅動下,對不合理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憤怒的追詰和責問;並進一步地思考了現象背後的潛因,從而試圖建立起新的價值、理想與秩序。
詹苾一以貫之地鐘情於對友誼、愛和親情的詩性敘述,情感趨向理性和深沉。《遺忘》、《那年夏天》、《溫暖》、《弟弟的歌謠》、《老屋往事》、《那時正年少》、《獻給愛人的詩》等等,都可以看作是詹苾原有風格的有機延續。世事變幻,桑海滄田,但是詹苾以真誠的信仰與頑強的韌性保持了他以往的純真與包容,所以他的這部分詩作就有一種特別感人的情愫。如《老屋往事》:老爺爺滄桑的眼睛望著我/講述發生在我出生以前的事/我聽到了牆外傳來久遠的曲子/是洞簫如泣似訴的低徊。詩中瀰漫著濃濃的懷舊氣息,低沉,從容,散淡,似深藏地窖多年的葡萄美酒,令人微醺。再如《獻給愛人的詩》,詩中虛構了一個“他們化成了泥土依然緊緊依偎”的愛情故事,並藉此向自己理想中的“愛人”進行了令人怦然心動的愛情表白:愛人啊:將來我們也合葬一起/生,我們共擔冷暖經歷世事/死,我們繼續相愛永不分離。傳誦千載的梁祝愛情故事也不過如此吧,其痴如斯!應該感謝詩人,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他的詩作仍給我們留下了一片情感的綠洲。

良知與責任

《生活意義上的人》還對不合理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憤怒的追詰和責問。詹苾既是一位真誠的詩人,又是一位有良知、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被誤解的兩個人》、《打倒的年代》、《我的祖國》、《賣藝人在歌唱》、《童工小小》、《哀悼一位農婦》、《偉大的農民》等等,都是針對不合理的歷史與現實的有感之作。長詩《打倒的年代(文化大革命‹1966-1976›)》是這類作品中的代表作,它具有史詩的風格與氣勢。詩作形象地描繪了在狂熱的時代氛圍中,失去了理智的人們怎樣地將無辜的“李黑幫”批鬥致死的經過。《打》巧妙地運用了超長句型進行敘述,對以往的文本符碼進行解碼,再進行全新編碼,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長詩基本上運用文革時的話語,如結尾一句“這個年代人們懷著三忠於四無限的心情雄赳赳氣昂昂正步走在東風勁吹的革命金光大道上就是這樣無比地精神抖擻鬥志昂揚”,這些文革時特有的話語方式經過詩人的重新編碼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反諷效果。同樣,那些反映現實問題的詩作也頗具特色,如《偉大的農民》一詩。詩人直稱農民“是這個社會真正偉大的人”,“您表情凝滯衣著落伍走過您餵養大的城市/望著您弱小的背影我淚流滿面激動不已”。透過感動的背後,我們不難看出它批判的鋒芒直指不合理的城鄉關係與城市人扭曲的心態。
詩集占最大比例的是哲理感悟詩,它們標示著詹苾的思考在向著無限延伸的縱深發展。筆者大致分三個層次進行論述:一是對醜陋的鞭撻。面對生活中的醜陋事物,往往導致“憤怒出詩人”的結果。詹苾正是在審“醜”的過程中,創作出許多可圈可點的哲理詩,譬如《世界》、《人類》、《人和人群》、《這是他們的世界》、《無恥者無畏》等等。在或是冷靜敘述或是憤怒譴責或是冷嘲熱諷的詩句後面,是批判的力透紙背。如《無恥者無畏》:他把無理的事情/做得引人注目並且有滋有味//他覺得自己不吃飯就能活著/還能不穿衣褲在大街上悠然漫步。詩人在這裡充當了安徒生《皇帝的新裝》里的“小孩”,大膽地說出了事實的真相;“無恥者”的令人生厭的面目便不揭自穿。二是恢復對常識的認識與理解。《1+1=2》、《金子的光芒》、《時間》、《兩半》、《人為什麼活著》、《人性》等作品是最好的佐證。我們因各種各樣的外力影響,往往會對最為一般的常識反而不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如果每一個個體都有認識常識的自覺與勇氣,那么歷史上的與現實中的許多悲劇就有可能避免。詹苾於此的努力是非常有意義的,他說:1+1=2是我們共同交流的基本原理/那些說1+1=其它的人值得懷疑。樸素得近乎寒磣的語言,其實隱含了多么深刻的用意!三是個體的總體感悟與重構努力。在前兩者的基礎上,詩人還進行了非常自覺的哲理概括,從《理解》、《生活自白》、《我和我》、《絕望的○》、《生活主義》、《相信愛》、《夜行者語錄》等詩篇中可以看出這一點。《絕望的○》這首詩是詹苾累積多年的情緒的一次總爆發,“○”的形象顯然是詩人自我寫照,其對歷史、現實及自我的反思與絕望令人觸目驚心,對生命的拷問也達到了殘酷的程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其它詩篇中,詩人則進行了重構的努力,他力圖找到一個根本性的答案,讓迷失的現代人得到精神的慰藉,這種上下求索的精神的本身就帶有某種殉道的色彩。

創作特點

縱觀詹苾的詩歌創作,以下三點是相當突出的:首先,詹苾詩歌中“童話世界”的建構。詩從本質上來說,是生命與世界的對話。詹苾的詩創作從書寫母愛、童真和自然開始,正是人類與外在世界對話的最佳方式。在詩歌童話世界的建構的過程中,詹苾走著一條非常純情的道路,他讓自己的心靈完全袒露,因而從他筆下流出的優美的詩句就沒有絲毫的矯情。更為可貴的是,詩人並未拘囿於個人的小天地而自戀自嘆,他將詩的陽光灑向他所能關注的廣闊世界,讓現代人疲憊而迷茫的心靈得到真誠的撫慰。進入詹苾的童話世界,我們能夠暫時遠離塵世的喧囂,切切實實地感覺到這世界的真善美的存在。這是純情的力量,不死的青春的力量,詹苾“童話世界”的力量。
其次,詩人以詩為利器,激烈地批判歷史與現實中的假、惡、醜。在這裡,詹苾似乎是以“陽光少年詩人”的對立面形象出現的;其實,這二者之間有著高度的內在一致性,熱愛真善美的人必然會對假惡醜嗤之以鼻。詩人直面他的童話世界在現實生活中離自己越來越遠,他沒有退卻,而是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一個公共知識分子應有的責任。於是,在詹苾的溫情的詩歌天地里,出現了“刑天舞乾戚,猛志固常在”的奇葩。當然,詩人對底層人們生活並不太熟悉,他的諷刺詩也略嫌直露與表面,但這並不妨礙他正義聲音的表達。我們最為可怕的是:“日常生活使我們對事物的感覺變得麻木了,我們只用簡便的認知來接受事物。事物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卻視而不見。”(什克洛夫斯基語)詹苾正是用什克洛夫斯基所謂的“陌生化”的手法,喚回了我們對事物的感知。
最後,是詹苾在生活哲理上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詩人在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也努力地跟隨生活亦步亦趨地進入新的境界。他在詩作中提出了“生活主義”:生活是活著的全部意義!/生活包容了一切!/生活是人追求的最終目的!/生活以幸福為中心!/生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當然,生活是一個現存的日常過程,不可能成為超越性的精神寄託。如前所述,詹苾竭力尋找能夠成為現代人終極關懷的價值、理想與秩序,他的不息探索精神以及自我省視的勇氣,給他的詩作增添了熠熠光輝。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雖然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鬥者更勇猛,更悲壯。”年輕的詹苾在關係到當代人根本生存哲學上的探索是極有意義的,而我們則需要更多像詹苾這樣的精神家園守望者,而不是一味地解構與逃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