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人民幣

人民幣是中國當代流通貨幣,被喻為“國家名片”,至今已發行六十餘年,其中流通貨幣、流通紀念幣、流通紀念鈔、金銀紀念幣,裝幀幣等系列,內涵豐富。使用人民幣,認識人民幣,收藏人民幣反假幣已在民間形成熱潮。本書上溯歷史,下陳現狀,融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實用性於一體,是一本具有研究價值與文化認知價值的書籍。本書部分內容已在《錢幣博覽》雜誌刊載,頗得好評。

基本介紹

  • 書名:話說人民幣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作者:於英輝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話說人民幣》內容源於已公開發表的著作報刊、文獻資料及部分檔案,引用史籍真實可信。《話說人民幣》披露了人民幣的眾多史料與基本常識,臻品典籍薈萃,逸聞趣事良多,涉及人民幣的誕生髮展、防偽反假、收藏投資、藝術欣賞等內容。

作者簡介

於英輝,畢業於四川財經學院(現為西南財經大學)金融系,高級經濟師。1981年進入中國人民銀行系統工作,從事過工商信貸、資金計畫、金融研究、金銀管理、人民幣發行與現金管理等多項基礎業務,曾任科長、處長、副行長、副主任等行政職務,2008年底從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退休。現為中國錢幣學會理事,上海市社科聯委員,上海市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擔任上海農商銀行獨立董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圖書目錄

序一
一冊文史並茂、雅俗共賞的讀物
序二
錦上添花之貨幣力作
前言
一例氤氳入詩囊
——我寫《話說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一
橫空出世莽崑崙
——中國人民銀行誕生記
話說人民幣之二
蒼茫大地主沉浮
——人民幣誕生記
話說人民幣之三
莫道昆明池水淺
——瑕不掩瑜的第一套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四
又踏層峰望眼開
——主輔幣分明、寓意深遠的第二套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五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流通時間最長的第三套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六
天若有情天亦老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第四套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七
而今一掃紀新元
——跨世紀的第五套人民幣
話說人民幣之八
風物長宜放眼量
——人民幣現行版評價及未來版臆測
話說人民幣之九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人民幣上的毛澤東圖像
話說人民幣之十
萬方樂奏有于闐
——人民幣上的少數民族文字及人物
話說人民幣之十一
江山如此多嬌
——人民幣上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
話說人民幣之十二
人世難逢開口笑
——人民幣上的盲文故事
話說人民幣之十三
纖筆一枝誰與似
——人民幣上的書法大家及書法藝術賞析
話說人民幣之十四
風景這邊獨好
——人民幣精緻券別主景圖的藝術賞析
話說人民幣之十五
猶有花枝俏
——人民幣的花卉圖案賞析
話說人民幣之十六
江草江花處處鮮
——人民幣的紋飾藝術賞析
話說人民幣之十七
江天水一泓
——人民幣上的水印
話說人民幣之十八
彩雲長在有新天
——人民幣流通硬幣瑣談
話說人民幣之十九
紅霞萬朵百重衣
——林林總總的人民幣普通紀念幣
話說人民幣之二十
帝子乘風下翠微
——美不勝收的人民幣貴金屬幣
話說人民幣之廿一
金猴奮起千鈞棒
——人民幣的防偽與反假(上)
話說人民幣之廿二
玉宇澄清萬里埃
——人民幣的防偽與反假(下)
話說人民幣之廿三
人山紛贊陣容闊
——人民幣收藏芻議
話說人民幣之廿四
鯤鵬展翅九萬里
——人民幣國際化與幣製革新問題的思索
結束語

序言

一冊文史並茂、雅俗共賞的讀物
貨幣是人類進化的推動機。在長期的貨幣史演變中,19、20世紀是變化特大的兩個世紀。19世紀是各主要國家金本位制的形成時期,只有中國是例外。20世紀是各國金本位制走向崩潰的時期,最後確立了不以金銀為基礎的紙幣流通制度。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宋、金、元紙幣都由兌現走向不兌現,明朝紙幣大明寶鈔一開始就是不兌現紙幣。但那時的紙幣實際上仍以金屬貨幣為基礎,民間仍在使用金屬貨幣。大明寶鈔敵不過銀兩和銅錢,明英宗正統時(1436—1449)時開放用銀,終於形成了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的貨幣流通局面。宋、金、元、明的紙幣流通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們不必拿它來同現代的紙幣制度相提並論。
1816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制。19世紀70年代開始,資本主義國家陸續向金本位制過度,其後印度等殖民地國家則隨之而實行金匯兌本位制,形成了金本位制貨幣制度的一統天下,只有中國是例外。中國用銀的歷史很久,但銀兩是稱量貨幣,不能算作銀本位制。銀兩使用時,經稱量以後還要按照各地的習慣折合成虛銀兩,如紋銀、上海規元、漢口洋例、天津行化以及各地區的本地通用折算標準等,非常複雜。針對這種情況,梁啓超甚至說中國是沒有貨幣的國家,這自然是矯枉過正之論,但中國確實是長期沒有本位制度的國家。中國真正實行銀本位制的時間是在1933年4月,而這也是美國放棄金本位制的年月。美國放棄金本位制後,從1934年8月起,以高價向國外購銀,導致中國白銀的大量外流,促成了中國1934至1935年問的嚴重金融危機。由此之故,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實行了法幣政策,以中央、中國、交通三家銀行(次年2月加中國農民銀行)的紙幣為法幣,從此中國也實行了紙幣制度。中國真正的的銀本位制只有兩年零七個月的歷史。在抗日戰爭和以後的國內戰爭期間,法幣不斷貶值,1948年8月又以金圓券取代法幣,貶值更快,終於成為廢紙。 資本主義世界的金本位制將金屬貨幣流通制度發展到了頂峰,但很快就走向了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除美國外,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停止了金本位制。美國雖然沒有放棄,但一度實行了禁金出口的政策。戰爭結束後,又過了幾年,原來停止金本位制的國家才逐步恢復金本位制,有些國家只能實行金塊本位制(沒有達到規定數量的紙幣不能兌換黃金)或金匯兌本位制(紙幣只能在外國兌換黃金或外匯)。恢復沒有幾年,就發生了1929年開始的世界經濟危機。金本位制又維持不住了,各國再次走上了放棄金本位制之路,這次連金元帝國美國也不能倖免,其放棄金本位的時間已見上述。
世界信用制度的高度發展,使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流通成為可能,也是必然的趨勢。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絕大部分貨幣支付已由可兌現的紙幣(銀行券、支票等)擔當。在金本位制垮台後,金幣的代表——紙幣變成了主人,而且不一定要以原來的主人——金幣為自己的後盾。由於思維的慣性,有些人總想著恢復金本位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1944年7月,美國總統羅斯福邀請聯合國的44個會員國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討論戰後幣制問題,會議決定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各國貨幣的價值以黃金或美元表示,35美元兌換一盎斯黃金,其他國家和美國實行固定匯率,間接地使各國貨幣和黃金髮生某些聯繫。這決定的實施勉強延續到1971年8月15日,美國通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將不再讓美元兌換成黃金和其他儲備財產,這種迴光返照式的金本位制終於完全退出了歷史舞台。
從貨幣流通的實際來看,雖然1944年各與會國可以將本國的貨幣間接地同黃金掛上鉤,但對國內的貨幣流通來說,包括美國在內,貨幣同黃金已經沒有真正的聯繫了,即國內的物價同黃金的價值變動已經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各國的物價同本國的紙幣發行量、商品供應量及貨幣流通速度等因素有關,而同黃金的價值變動無關。黃金只是一種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樣,都同紙幣購買力的變動成反比。從國內貨幣流通的實際看,這種紙幣已經不代表黃金了。
在金本位制已經趨於消亡的時代,中國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的貨幣異軍突起。在戰爭期間,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貨幣也難免有貶值現象,但在中國共產黨和革命政府的領導下,注意控制紙幣的發行數量,用生活必需品供應來保證貨幣的購買力,儘量使物價保持穩定。到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在望,於是決定在12月1日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人民幣。解放區的貨幣根本不以黃金為價值基礎,人民幣從一開始就不規定含金量。這雖然有當時的歷史原因,卻完全符合貨幣制度發展的世界潮流,即已經到了實行不以黃金為價值基礎的純紙幣流通制度的時代。紙幣制度排除了受黃金數量限制和各國黃金存有量不平衡的桎梏,大大加快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其主要缺點是易於造成通貨膨脹,這是各國金融管理當局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從人民幣的開始發行,到現在已經有60餘年的歷史。它從一國的貨幣逐步向國際化貨幣發展,從製造技術落後到紙幣質量的漸臻上乘,從缺乏防偽技術到居於世界防偽技術的領先地位,由流通人民幣再發展出各種系列具有世界影響的紀念幣(鈔),等等。
關於人民幣的種種知識,並不是盡人皆知。原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現為上海市錢幣學會領導成員的於英輝先生,長期注意收集、積累、分析有關人民幣的豐碩史料,撰成《話說人民幣》一書。全書共24講,每講談一個專題,內容充實,涉及面廣,而且寫得引人人勝,很有文采。我們天天接觸人民幣,對人民幣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就筆者個人而言,從本書稿中也學到了不少相關知識。《話說人民幣》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書,值得一讀,特別是對人民幣的收藏愛好者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在此書即將出版之際,欣然為序,既表示祝賀,亦藉此向讀者們作一誠摯的推薦。
2012年8月於復旦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