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緣情

詩緣情:出自陸機的《文賦》“詩緣情而綺靡”,這是陸機對於文學體式風格而提出的文學批評理論,一是指詩歌因情感激動而作,二是強調詩歌整體上的美好。魏晉時期,隨著人的意識的全面覺醒,隨著對個性的極力張揚,“人的覺醒”帶來了“文的自覺”,陸機終於大膽否定了漢儒關於詩歌觀念中的理念化傾向,破天荒地提出“詩緣情”,並成為了文壇共識。在《文賦》中,陸機不僅提出了這一具有開創意義的觀點,而且還對詩應反映的“情”作了規範,既要求它必須是真情實感,他說“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也就是要求“情”是真情,外在的所有表現,都是真情外化的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緣情
  • 作者陸機
  • 原文:詩緣情而綺靡
  • 出處:《文賦》
意義,背景,解釋,

意義

“詩緣情”與《詩大序》中“吟詠情性”之說一脈相承,又拋開了儒家的詩歌政教作用,只強調詩歌的審美特徵。講求詩歌發乎內心情感,追求詩歌的美好動人的作用。這是文學獨立性的表現。這一主張具有開一代風氣的重大意義,它使詩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禮儀”束縛的巨大作用,詩因情而產生的提出是中國詩學的重要理論之一。

背景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因此從起源上講,就應該是“詩緣情”。然而由於社會功利或者追求格律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許多詩歌已經逐漸偏離了詩之精義。例如太多的宮廷應制詩,親朋應和詩詞等(當然其中也多有感情充盈者)。針對此文人不良風氣,於是便有人提出了“詩緣情”之說。

解釋

“詩緣情”是從詩的特徵上強調了詩的藝術本質 ,此語出於西晉陸機《文賦》。
魏晉時期,隨著人的意識的全面覺醒,隨著對個性的極力張揚,“人的覺醒”帶來了“文的自覺”,陸機終於大膽否定了漢儒關於詩歌觀念中的理念化傾向,破天荒地提出“詩緣情”,並成為了文壇共識。這對歷來以“言志”、“美刺”為規範的儒家正統文學觀,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力,同時也反映了魏晉文學想要擺脫經學附庸地位的潮流。在《文賦》中,陸機不僅提出了這一具有開創意義的觀點,而且還對詩應反映的“情”作了規範,既要求它必須是真情實感,他說“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顏”,也就是要求“情”是真情,外在的所有表現,都是真情外化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