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變風變雅考論

詩經變風變雅考論

《詩經變風變雅考論》是2005年10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冬穎。本書主要論述了“變風變雅”與西周末、春秋社會的關係,體現了“史”的研究內涵,並發掘了《詩經》的史學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詩經變風變雅考論
  • 作者:劉冬穎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0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詩經變風變雅考論
平裝: 242頁
開本: 32開
ISBN: 7500455925
條形碼: 9787500455929
尺寸: 20.3 x 14 x 1.1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劉冬穎,女,1972年生,身份證用名:劉東影。曾獲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浙江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及黑龍江大學哲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曾經公開出版《與聖人對話——孔孟精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等兩部專著、譯著《放縱時刻》(北方文藝出版社2000)一部;主編兩套叢書;在《光明日報》(理論版)、《紅樓夢學刊》、《江海學刊》等雜誌公開發表論文二十餘篇,並多次被《人民大學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轉載或論點摘編;多次獲省級科研獎勵,並獨立承擔或主持完成四項省級科研項目;曾獲得“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及“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資助。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變風變雅”作為研究課題。全書開篇提出了“以詩說史”這一命題,以區別《毛詩序》的牽強附會、捕風捉影的“以詩證史”之弊,以歷史意識,儘量從《詩經》中發現“史”的元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參照其他歷史文獻和出土資料,用實證的方法,考實風雅“正變”產生的歷史土壤,及其反映出的時代特徵和社會風貌,乃至當時人們的心態和情緒。然後對《毛詩序》在中國經學史中的歷史地位作出了客觀的評價,對其風雅“正變”說在詩學理論上的貢獻及其缺陷做了具體分析,還對“變大雅”和“變小雅”的若干篇章作了斷代研究。

目錄

引言 文學的《詩》與史學的《詩》
一、《詩經》的史料價值
二、詩與史的關係
1.《生民》與周族的源起
2.《公劉》、《綿》與周民族大遷徙
3.周朝的建立——《皇矣》、《大明》
4.詩與史的距離
三、以《詩》說史的歷史
(一)傳統的以《詩》說史的歷史
1.孟子的《詩》學觀念
2.司馬遷的史學思想與《詩經》
3.古文《毛詩》解《詩》的歷史化傾向
4.清人的《詩經》史學研究成果
(二)近人以《詩》說史的貢獻
1.“古史辨”派對《詩經》的歷史考察
2.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對“以《詩》說史”的影響
(三)1949年以後以《詩》說史的成果
第一章 “正變”說:毛《序》的釋《詩》方式
一、“正變”說的提出
二、“變風變雅”詩篇斷代考
1.變《大雅》的創作年代
2.變《小雅》的創作年代
3.變《風》的創作年代
三、“正變”說辨正
1.“正變”說的貢獻
2.“正變”說的缺陷
第二章 從出土文獻看“正變”說的歷史淵源
一、先秦的用《詩》風氣與孔子的解《詩》方式
1.《詩》的音樂性的消失
2.用《詩》風氣之盛
3.孔子與《詩》的關係
二、《孔子論詩》與《毛詩序》解詩
1.漢儒的解《詩》方式
2.“詩可以怨”與“美刺”言詩
3.《毛詩序》歷史地位的再評價
第三章 “風雅正變”與禮樂文明
一、“變風變雅”與“禮崩樂壞”
二、雅詩“正變”與天命觀念的嬗變
1.“正雅”中的天、帝
2.“變雅”中“天命”觀念的變化
三、“風雅正變’’與音樂觀念的變化
1.“正”詩與“雅樂”
2.“變風變雅”與新樂流行
四、“風雅正變”的精神實質
1.“安以樂”的“正風正雅”傳統
2.“怨以怒”的“變風變雅”風貌
第四章 《風》詩“正變”的地域特徵
一、“二南”
二、通論十三《國風》
(一)衛地與衛詩
(二)平王東遷與《王風》
(四)齊地與《齊風》
(五)魏、唐之舌
1.唐地與<唐風》考
2.《魏風》與魏國
(六)陳、檜、曹三風
1.陳地風俗與<陳風》
2.檜地與《檜風》
3.曹國與《曹風》
(七)豳、秦之風
1.豳地與《豳風≯
2.秦地與《秦風》
第五章 “變風變雅”與春秋時代的城邑文明
一、城市的繁榮與《詩》的繁榮
1.《詩》中所見的城市歷史
2.城市的繁榮與《詩》
二、“變風變雅”詩篇對春秋城市生活的還原
1.《詩》中之“國”
2.說“國人”
3.衣飾風度
三、“君子”、“淑女”與《國風》作者身份辨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