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壩中學

思南縣許家壩中學位於思南縣烏江西側重鎮——許家壩鎮政府駐地東側。自1958年創辦至今,也走過了50餘年的發展歷程。50餘年的齊心共進,已使許家壩中學初具規模和實力。學校占地90餘畝,現有教職工200餘人,45個教學班,在校生3500餘人,系銅仁地區大型高級中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許家壩中學
  • 創辦時間:1958年
  • 地理位置:思南縣烏江西側重鎮
  • 教職工:200餘人
所獲榮譽,教學理念,管理方式,教學條件,發展前景,

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銅仁地區“雙優文明學校”“德育先進學校”“先進職工之家”“實驗室達標單位”,多次被縣人民政府表彰,多次獲銅仁地區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比一、二、三等獎,其中2007年被正式授牌為“銅仁地區示範高級中學”。2007年被表彰為全國“師德建設示範學校”,2008年學校黨總支先後被思南縣委、中共銅仁地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被銅仁地委、行署表彰為“文明單位”,2009年被貴州省教育廳表彰為“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

教學理念

50餘年,半個世紀的豐厚歷史積澱給許家壩中學帶來了濃郁的人文基礎。在此之上,許中人更是緊緊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人為本,走特色發展之路,逐漸形成了先進的辦學理念。
在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全體許中人立足自身實際,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育改革,領導班子團結、廉潔、積極進取,帶領教職工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厚德至誠,篤學遠志”為校訓,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讓全體學生在全面、生動活潑、主動多樣的發展過程中張揚個性,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有特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素質基礎,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實踐型、創新型人才。

管理方式

學校積極推行“校長負責制、教職工崗位聘任制、結構工資制”“目標管理”三制一管理制度,制定落實了《許家壩中學內部體制改革方案》。
強化後勤管理,實行封閉教學,積極推行 “校園消費一卡通”。通過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激發了全校教職工的工作激情,調動了老師工作積極性,注入了辦學活力。

教學條件

歷史積澱了文化和傳統,發展造就了輝煌和成就。
近年來學校先後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加強校園硬體建設。新征土地40餘畝,完成了5個籃球場、田徑運動場(含足球場)等體育設施的改造工程。新建了集階梯教室、電子備課室、美術室、舞蹈練功房、微機室、語音室及辦公用房為一體的科技大樓,完成了男女生公寓樓圖書館工程建設。按要求標準配置了理化生實驗設備和教室多媒體設備。圖書館藏書63259冊,2007年學校獲“花園式學校”稱號。

發展前景

走過滄桑歲月,歷經世紀輝煌。五十餘載,是許家壩中學走過的曲折而又快速發展的風雨征程。其間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許中人,辛勤地耕耘著這塊沃土,傳承並發展著燦爛的思南文化,為許中寫下了五十餘年的輝煌歷史。五十餘年,讓許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桃李芬芳、碩果纍纍。恢復高考後,學校為國家輸送專科以上大學生近萬人,為社會各界培育了無數的優秀建設人才。
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大展雄風、事業煊赫的英才俊傑更是不勝枚舉。這五十餘年的辦學之路雖然是飽經滄桑,但其間也不乏數度輝煌。這對於許中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教育財富,也是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畢竟,五十餘年的辦學之路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讓同行投來了肯定的目光。
半個世紀,讓許中飽嘗了時代風雨,閱盡了歲月滄桑。正是這五十餘年的風雨征程,鑄就了許中人永不言敗的品質;正是這五十餘年的努力求索,賦予了許中深厚的文化底蘊 。辦學之路漫長修遠,矢志不移的許中人將繼續以教書育人為根本,憑著“艱苦創業,迎難而上,與時俱進”的拼搏精神和崇高的使命感、責任感跨過了創業路上一道又一道的坎,在困境中籌謀騰飛,在平凡中孕育輝煌,自信從容地站在了課程改革的風口浪尖,實踐著許中人對教育真諦的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