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這是一篇遊記,記敘了作者葉聖陶遊覽金華雙龍洞的情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 創作年代:1957
  • 作品出處:中國青年
  • 作者:葉聖陶
原文,作者簡介,

原文

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華,游北山的兩個岩洞,雙龍洞和冰壺洞。洞有三個,最高的一個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上下相貫通,我因為足力不濟,沒有到。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那裡的農業社兼種花,種的是茉莉、白蘭、珠蘭之類,跟我們蘇州虎丘一帶相類,但是種花的規模不及虎丘大。又種佛手,那是虎丘所沒有的。據說佛手要那裡的土培植,要雙龍泉水灌溉,才長得好,如果移到別處,結成的佛手就像拳頭那么一個,沒有長長的指頭,不成其為"手"了。
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培土,為鞏固路面加工。山上幾乎開滿映山紅,比較盆栽的杜鵑,無論花朵和葉子,都顯得特別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為是梨花,後來認葉子,才知道不是。叢山之中有幾脈,山上砂土作粉紅色,在他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到雙龍洞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地作穹形,很寬。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裡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因為那邊還有個洞口,洞中光線明亮。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著繩子,管理處的工友先進內洞,在裡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囑咐,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了額角,擦傷了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實在也說不準確),就登入了,那就到了內洞。要不是工友提著汽油燈,內洞真是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即使有了汽油燈,還只能照見小小的一搭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工友以導遊者的身份,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內洞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像成仙家、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是各處岩洞的通例,凡是岩洞都有相類的名目。我不感興趣,雖然聽了,一個也沒有記住。
有岩洞的山大多是石灰岩。石灰岩經地下水長時期的浸蝕,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鈣,碳酸鈣遇著水裡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鈣。酸性碳酸鈣是溶解於水的,這是岩洞形成和逐漸擴大的緣故。水漸漸乾的時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氣跑走,剩下的又是固體的碳酸鈣。從洞頂下垂,凝成固體的,就是石鐘乳,點滴積累,凝結在洞底的,就是石筍,道理是一樣的。惟其如此,凝成的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什麼,也就值得觀賞。
在洞裡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
查《徐霞客遊記》,霞客在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達夫也到過,查他的遊記,是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二日。達夫遊記說內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題名石刻很多,我所見到的,以慶曆四年的刻石為最古。……清人題壁,則自乾隆以後絕對沒有了,蓋因這裡洞,自那時候起,為泥沙淤塞了的緣故"。達夫去的時候,北山才經整理,舊洞新辟。到現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經整理,公路修起來了,休憩茶飯的所在布置起來了,外洞內洞收拾得乾乾淨淨。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遊人很不少,工人、農民、幹部、學生都有,外洞內洞鬧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隊等候好一會兒。這種景象,莫說徐霞客,假如達夫還在人世,也一定會說二十年前決想不到。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邊休息了一會兒,就往冰壺洞。根據剛才的經驗,知道洞裡潮濕,穿布鞋非但容易濕透,而且把不穩腳。我就買一雙草鞋,套在布鞋上。
從雙龍洞到冰壺洞有石級。平時沒有鍛鍊,爬了三五十級就氣呼呼的,兩條腿一步重一步了,兩旁的樹木山石也無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壺洞口,也沒有數一共多少級,大概有三四百級吧。洞口不過小縣城的城門那么大,進了洞就得往下走。沿著石壁鑿成石級,一邊架設木欄桿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兒的。工友提著汽油燈在前邊引導,我留心腳下,踩穩一腳再挪動一腳,覺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輕鬆。
忽然聽見水聲了,再往下沒有多少步,聲音就非常大,好像整個洞裡充滿了轟轟的聲音,真有逼人的氣勢。就看見一掛瀑布從石隙吐出來,吐出來的地方石勢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懸空,上狹下寬,高大約十丈。身在一個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裡,憑汽油燈的光平視這飛珠濺玉的形象,耳朵里只聽見它的轟轟,臉上手上一陣陣地沾著飛來的細水滴,這是平生從未經歷的境界,當時的感受實在難以描述。
再往下走幾十級,瀑布就在我們上頭,要抬頭看了。這時候看見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萬枝銀箭直射而下,天邊還留著幾點殘星。這個比擬是工友說給我聽的,聽了他說的,抬頭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這個比擬比較把石鐘乳比做獅子和象之類,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個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著洞口射進來的光,所以不須照燈,通體雪亮。所謂殘星,其實是白色石鐘乳的反光。
這個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沒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雙龍洞泉水的上源。
現在把徐霞客記冰壺洞的文句抄在這裡,以供參證。"洞門仰如張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滾滾不見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聞水聲轟轟,秉炬從之,則洞之中央,一瀑從空下墜,冰花玉屑,從黑暗處耀成潔彩。水穴石中,莫稔所去。乃依炬四窮,其深陷逾朝真,而屈曲少遜。"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葉紹鈞,漢族,字聖陶。江蘇蘇州市吳縣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曾擔任很多職位。解放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他同時也是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委員、民進中央主席。葉聖陶於1988年2月16日於北京逝世,享年94歲。
1912年,葉聖陶中學畢業後,因家境清貧即開始當國小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五四運動前參加了李大釗、魯迅支持的新潮社。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文學觀,並與朱自清等人一起創辦了中國新文壇上第一個詩刊《詩》。他發表了許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作品,出版了童話集《稻草人》以及小說集《隔膜》《火災》等。1923年,葉聖陶進入商務印書館,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
葉聖陶
並主編《小說月報》等雜誌,同時繼續文學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倪煥之》和大量短篇小說。1930年,他轉入開明書店。他主辦的《中學生》雜誌,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學生歡迎的讀物,在社會上有廣泛的影響。“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投身抗日救亡活動,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抗戰期間,他內遷四川,先在中學、大學執教,後繼續主持開明書店編輯工作,同時寫下了不少散文小說詩詞,從不同角度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慘生活,歌頌了在民族解放鬥爭中堅強不屈的普通民眾。在四川他還參加發起成立“文藝界抗敵後援會”,支援抗日前線的將士。抗戰勝利後,他參加反對國民黨政府壓制民主、爭取出版自由的鬥爭。1946年,葉聖陶回到上海後,積極投身愛國民主運動。他擔任了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的日常工作,還擔任了上海市國小教師聯合進修會和中學教育研究會的顧問。他編輯雜誌、撰寫文章、發表演講,揭露和抨擊當局內戰、獨裁、賣國的罪行,呼籲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愛,有所恨,有所為,有所不為;和廣大的人民,為同一目標而鬥爭”,“匯為巨力致民主”,“轉移風氣,挽回世運”,開創“為萬世開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葉聖陶應中共中央的邀請,由上海經香港到達北平,擔任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主任;6月,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7月,參加第一次文代會並當選為文聯全國委員;9月,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先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教育部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等職,並當選為全國人大第一屆至第四屆代表和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第五屆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重要職務。1962年,葉聖陶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在1979年民進四代大會上,當選為民進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進中央代主席。故居位於東城區東四八條7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