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九溪十八澗

《記九溪十八澗》是近代文學家林紓創作的一篇散文,記述了作者遊覽杭州九溪十八澗的情景。全文以遊蹤為線索,沿溪而行,緊扣九溪十八澗自然景觀的奇絕特徵,通過對奇山怪石等自然景物的描摹,再現了九溪十八澗溪澗交錯、山石巧怪、樹動花搖的怡人景色。文章從細處著筆,動靜結合,景物描寫生動有致;寓情於景,趣意盎然,語言洗鍊,清新脫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記九溪十八澗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林紓
  • 作品出處:《畏廬文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記九溪十八澗1
過龍井山數里2,溪色澄然迎面3,九溪之北流也。溪發源於楊梅塢4。余之溯溪,則自龍井始。
溪流道萬山中,山不峭而塹5,踵趾錯互6,蒼碧莫辨途徑。沿溪取道,東瞥西匿7,前若有阻而旋得路。水之未入溪號皆曰澗。澗以十八,數倍於九也。
余遇澗即止。過澗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8。水石衝激,蒲藻交舞9。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洳10,由草中行;其稍深者,雖渟蓄猶見沙石11
其山多茶樹,多楓葉,多松。過小石橋,向安理寺路,石猶詭異。春籜始解12,攢動岩頂,如老人晞髮13。怪石折迭14,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狀15。即林表望之,滃然帶雲氣16。杜鵑作花,點綴山路;岩日翳吐17。出山已亭午矣18
時光緒己亥三月六日19。同游者達縣吳小村、長樂高鳳岐、錢塘邵伯絅20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九溪十八澗:在杭州龍井南,距西湖約十餘公里。溪流呈“丫”字形,東支匯九條溪水,故名九溪。西支匯流成澗,以倍於“九”稱十八澗,合稱九溪十八澗。注入錢塘江。
  2. 龍井山: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出產名茶龍井茶。
  3. 澄然:清亮的樣子。
  4. 楊梅塢:在白鶴峰下,九溪東支發源地。
  5. 塹:低下。
  6. 踵(zhǒng)趾錯互:指山腳交錯。踵趾,腳後跟、腳趾。錯互,猶交錯。
  7. 瞥:瞥現,很快地發現一下。匿:隱沒,隱藏。
  8. 亘(gèn):橫貫。
  9. 蒲藻:水草。蒲,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藻,水草總稱。
  10. 沮洳(jù rù):地低濕。
  11. 渟(tíng)蓄:匯聚。
  12. 春籜(tuò)始解:春天新竹生長,筍殼開始脫落。籜,竹筍殼。解,脫落。
  13. 晞(xī)發:曬發使乾。晞,乾。
  14. 折迭:重疊。
  15. 函書:一匣子書。
  16. 林表:林梢;林牆。滃(wěng)然:雲氣湧起貌。
  17. 翳(yì)吐:或隱或現;時而遮隱,時而吐現。
  18. 亭午:正午。
  19. 光緒己亥:光緒二十五年(1899)。
  20. 達縣:清縣名。今屬四川省達川市。吳小村,作者友人,生平不詳。長樂:清縣名,即今福建省長樂市。高鳳岐:福建長樂人,字嘯桐,號媿室主人。光緒舉人,官至梧州知府。錢塘:清縣名,今屬浙江杭州市。邵伯絅(jiǒng):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白話譯文

過了龍井山再走幾里路,一股清涼澄澈的溪流進入了視野,這是九溪往北去的支流,這溪水發源於楊梅塢。我沿這條溪流往上走,就是從龍井山開始的。
溪流是流經萬山之中而來的。這些山並不陡峭,但是卻有很多的溝壑,山腳相互交叉,樹木蓊蓊鬱郁,茂盛蒼翠,不能分辨出上山的路途。沿著溪流找山路,看得見東邊又看不見西邊;前面的路似乎有阻礙,等我們走過去卻又發現有路。
所有水沒有流進溪的都叫作澗,總共有十八條澗,恰是九條溪的一倍。我碰到澗就停下來,發現流過山澗的溪水,一定有大石塊橫阻在溪流里。流水和石塊撞擊,使水面的水草來往舞動。溪流寬有四五尺,水淺的地方是淺灘,水從草叢中流過去。那些稍深一點的地方,縱使積下了很深的水,也還是看得清水下的石子和沙子。
山上有很多的茶樹、楓樹、松樹。走過了小石橋,在通向安理寺的路上,岩石更加地怪異。春筍開始脫殼,在岩頂上聚集並隨風擺動,就像是老人稀疏的頭髮。怪石重重疊疊,在山腰隱現,有的像櫥櫃,有的像桌子,有的像一匣子一匣子書的形狀。向樹林頂上望去,雲氣四起。杜鶥花正盛開,點綴著山路。太陽一時被岩石遮住,一時又露面。當我們走出山坳時,都已經是中午了。
這次遊覽是在光緒二十五年三月初六。和我一起出遊的,是達縣人吳小村,長樂人高風歧、錢塘人邵伯絅。

創作背景

九溪十八澗在杭州市西湖龍井南,流水潺潺,萬壑爭流,峰巒疊翠,山色蔥蘢,為西湖名景之一。當時作者屢次上京應禮部試,均不第,因此到杭州任東城講舍講席。文章為作者光緒二十五年(1899)與友人同游後所記。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語言雋秀,意境清新明麗的遊記散文,作者僅用二百餘字,就把九溪十八潤的峰迴路轉、溪澗交錯的山水形勢,以及“水石衝激”“春籜始解”的川流景物,都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
這篇文章共分五個自然段,除卻開頭和結尾兩段,真正的記游文字只有三段。第二段是寫九溪十八澗的地理形勢,這裡的山是“不峭而塹,踵趾錯互”;這裡的水是“道萬山中”“東瞥西匿”;這裡的游徑是“蒼碧莫辨途徑,沿溪取道”,“前若有阻而旋得路”。這是從總的形勢上來寫九溪十八澗,作者只淡淡幾筆,就把九溪十八澗的“山重水複”的形勢表現了出來。宋代詩人陸游有詩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跟這裡寫的是相仿佛的意境。
第三段、四段是具體描寫景物的文字。第三段是寫水,第四段是寫山。寫水是寫的近觀景物,“水石衝激,蒲藻交舞。溪身廣四五尺,淺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雖渟蓄猶見沙石”。好像作者俯身觀流,水濕麻履一般,描寫細膩入微,身入其境。而寫山是寫遠觀景物,“春始解,動岩頂”,“怪石摺疊,隱起山腹,若櫥、若幾、若函書”,“林表望之,滃然帶雲氣。作者是拄杖跳望,秀麗景色乃在視野之中。近水與遠山配合,水作近景,山作村托,因而組成一幅山水佳麗的優美風景畫面。作者筆墨的成功,由此可見。
作者的選詞鍊字的功夫也很深。在全篇的景物記述中,作者是一直把自己的身形擺入中間的,他記敘了他游這些景物的全過程。但是,他卻沒有花費更多筆墨記述行止、跋涉,而是選擇了一些很恰當的辭彙,在描繪景物之中,竟把遊人的行影蹤跡帶了出來。如文章一開始,“余之溯溪”,一“溯”字,交待了逆流而尋的情況。進山之後,沒寫跋涉曲折,而描繪溪流時以一“瞥”一“匿”,這就既寫出溪流的掩映彎流情形,也寫出遊人不斷地行程變化。遊覽山景時,沒寫遊人如何過能越林,而只用“岩日翳吐”四字,就把人物活動表現出來。山岩是不會移動的,午日雖然飄移而人們難以在瞬間覺察。作者在這裡利用對客觀景物描繪,而絕妙地帶出來了遊人的身影行蹤,這種駕馭語言的能力,十分精到。

名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鵬:林紓這篇文章,構思精巧,想像豐富,狀景生動,色彩鮮明,語言精煉,構成了詩情與畫意交融的意境,把九溪十八澗這一風景名勝的深邃秀麗風采再現了出來,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與作者同享尋幽攬勝之樂,儼如一首美妙的山水散文詩。(《中國遊記鑑賞辭典》)
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修齡:林紓作畫重視象形基礎上的傳神,主心要活潑,貴筆有物外之思,這篇小品文正像一幅他繪的山水畫。對溪澗、山石、草木的描摹是寫實的,同時又神趣俱出,興會淋漓。客觀的景物被人格化了,外在的自然界波人情化了,這是作者主觀神思的外移,也是他想像豐富、觀察精細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林紓寫此遊記,正是客居杭州,難圖仕進之際,他沒有借題發揮,一舒抑鬱之氣。或許是他太愛此時此景了,實在不忍心破壞九溪十八澗的幽美。(《歷代小品大觀》)

作者簡介

林紓(1852~1924),近代文學家,原名群玉,字琴南,號長廬,福建閩縣(今福建省閩侯)人。清光緒時舉人,任教於京師大學堂。早年參加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政治活動。曾依靠旁人口述,用古文翻譯歐美等國小說一百七十餘種,其中不少是外國名著,文筆也很流暢,在當時影響頗大。晚年極力反對新文化運動,是守舊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能詩工畫,並曾從事小說戲曲創作。著有《畏廬文集》《畏廬詩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